7.17子日:“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潘雨廷先生研究认为,孔子晚年整理“六经”是有顺序的,《诗》《书》《礼)《乐》为孔子五十岁前后就十分重视,而《春秋》与《易》受孔子重视的比较晚,可能是周游列国后始深入研究的。
孔子说:“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时去学习《易经》,就肯定不会犯大的过错了。”
为什么是“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呢?《周易·说卦传》云“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而五十岁是知天命之年。
学《易》何以能够“无大过”?《周易》的是善补过之书。孔子非常谦虚不言‘无过’,而曰‘无大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