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遇春
(接上文)
在记述程本立的死节高行时,作者姜清还特别记了一笔:
“时同纂修者学士董伦、礼部郎中夏正善,史官钱塘高让、庐陵吴勤、赵友士、端孝思,同郡张秉彝、唐耕,侍讲王景、修撰李贯,编修吴溥、杨溥、杨子荣(即杨荣)、刘觐,侍书刘彦铭,皆不能死节,或见用新朝焉。”
虽然,姜清没有直接指斥这些不能死节的人、没有明确谴责其中见用新朝的人。
但是,从作者对程本立的褒扬之中,多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这些不能死节、其中还见用新朝的人中,就有杨溥。
关于建文文臣对朱棣的迎附一事,明人黄佐(公元1490年~公元1566年)在其所撰的《革除遗事》二中,也曾着墨,其内容与《姜氏秘史》所述相同(未知其间有无摘录、引述关系)。
另外,明末清初谷应泰(公元1620年~公元1690年)所著《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中,关于建文文臣对朱棣的迎附,亦有记载:
“帝左右唯数人,遂尽闭诸后妃宫内,纵火焚之,挈三子变服出走,仓皇复弃三子于宫门,被燕军执置师中,帝遂逊国去。是日,茹瑺先群臣叩头劝进,文臣迎附知名者:吏部右侍郎蹇义,户部右侍郎夏原吉,兵部侍郎刘俊,右侍郎古朴、刘季篪,大理寺少卿薛岩,翰林学士董伦,侍讲王景,修譔胡靖、李贯,编修吴溥、杨荣、杨溥,书黄淮、芮善,待诏解缙,给事中金幼孜、胡濙,吏部郎中方宾,礼部员外宋礼,国子助教王达、邹缉,吴府审理副杨士奇,桐城知县胡俨。”
据此可知,当日朱允炆失国时的仓惶、悲惨:
其时,面临失国的皇帝朱允炆,他的身边只有几个人而已;猜想,大家都各自逃命去了吧。
其时,后妃被关闭在宫内,纵火焚烧;猜想,这些无辜的女性,大概都葬身火海之中了吧。
其时,朱允炆改换衣服,带着三个皇子出逃,但情急之下,为了保命,他连亲子都丢弃宫门,结果,三个皇子被燕王的军队抓走;大概,生死之间,父子都不能相顾、无法相保了吧。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建文帝的一拨文臣,向朱棣叩头劝进、屈膝迎附。这些人中,就有“三杨”之翰林编修杨荣、杨溥,吴府审理副杨士奇。
关于此事,后来文字的写作者或者记述者,为什么要在历史的文档中记下这一笔,点出这些建文文臣呢?想来,他们自然是有其用意的。
关于这一点,上文已多少有所提及,此处不再展开。
下面,就根据本文的立意,通过读书一事,来说说杨溥的有关情况。
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农历闰九月,朱棣北征后,率师回京。
皇帝北征归来,接驾当然是必须的。
皇太子朱高炽遣使迎驾。
不知道什么环节出了差错、或者根本就是朱棣看皇太子不顺眼、或者就是朱棣在没事找茬。
最终,朱高炽的这次迎驾被认定为稍嫌迟缓(另外,朱棣还认为迎驾时书奏言辞不当)。
接驾稍嫌迟缓,在当权者的眼中,肯定是大事。
因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出了什么状况,对迎送迟缓的解读,都会认为有大大的不敬包含其中。
不要说接驾迟缓会被认定为不敬;就是接人迟缓、接车迟缓,都会被认定为是不尊重。
事件发生之后,汉王朱高煦马上伺机对太子进行谮毁。
为什么是朱高煦呢?
先看一看朱高煦的一些情况: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朱棣起兵靖难,命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由他携次子朱高煦亲自出征。
其间,朱高煦经常作为前锋征战沙场。
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在白沟河之战中,朱高煦率领精骑冲阵,斩杀都督瞿能父子。
后来,朱棣兵败东昌(今山东聊城)、大将张玉战死,是朱高煦率军赶至,击退朝廷军队,才将朱棣救出。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朱棣在浦子口被朝廷军队击败,朱高煦率众及时赶到,朱棣见此大喜道:“我已精疲力竭了,我儿应当奋勇再战。”据说,朱棣还抚摸着朱高煦的背部道:“努力罢!世子常常生病。(似乎有潜台词)”于是,朱高煦亲率军队力战,将朝廷军队击退。
靖难之役中,朱棣多次濒临危难,都是在朱高煦的力战下,转败为胜。因此,朱棣认为朱高煦很像自己。朱高煦也以此自负,并恃功骄纵,多行不法之事。
朱棣登位后,最初,储贰还未确定时,淇国公邱福【(公元1343年~公元1409年),凤阳(今安徽凤阳)人;行伍出身,原为燕山中护卫千户,靖难之役中屡立战功,累升至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淇国公,位居功臣之首,后又加太子太师;北伐鞑靼,轻敌冒进,中伏战死,全军覆没,被褫夺世爵。】就对朱棣说,汉王有功,适合立为太子。朱棣心下或也有此意,但是,出于种种考虑,他没有贸然确定。随后,朱棣私下里秘密征询解缙,解缙称:“皇长子(朱高炽)仁孝,天下归心。”朱棣听完,什么话都没说。
这事,大约也是从朱棣那里传到汉王朱高煦处。后来,朱高煦多次在朱棣处攻击解缙。结果,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解缙被朱棣下入锦衣卫大狱。
后来,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揣摩上意,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将解缙灌醉后,埋在积雪之中,活活冻死。
其实,朱棣和朱高煦的心思大约是一样的。
关于立储之事,朱棣怀恨在心,可以将解缙下狱、并委婉授意处死,看来,他对太子朱高炽也没有什么好感。
没有好感是事实;太子是自己的亲子,也是事实。
结果,朱棣将内心的不悦与愤怒,全都撒在了太子周边人的身上。
接驾迟缓,朱棣正好找到了一个可以宣泄的机会。
当日的事情,具体是这样的:
太子朱高炽派遣兵部尚书金忠等赍表,前往迎驾;迎驾人马到来之后,朱棣认为迎驾迟缓,而且书奏言辞不当,他大怒道:
“这全部都是辅导佐助太子的东宫官属的罪过!”
加之汉王朱高煦进言谮毁,又是火上浇油。
于是,朱棣先派人将吏部尚书蹇义、学士黄淮、谕德杨士奇、洗马杨溥、芮善及司经局正字金问等逮押过来问罪。
几人逮押途中,朱棣下旨,宽宥了蹇义,让他回去南京。
又命令将黄淮先关押进北京大狱。
次日,杨士奇及金问相继到达。
朱棣说道:
“杨士奇姑且宽宥他。我从来都不认识金问,他是怎么得以在东宫作侍从官的?”
然后,命令法司鞠讯金问。
很快,朱棣又招来杨士奇,讯问东宫之事。
杨士奇回答说:太子孝敬诚至,如果对陛下有所不是,都是臣等办事不周。
随后,杨士奇也被朱棣下入锦衣卫大狱。不过,没多久,杨士奇就被朱棣特别开恩宥赦,并准其复职。
在法司鞠询金问时,金问的供词之中提及杨溥。于是,杨溥等人也相继被逮押下狱。
朱棣这样做,的确是凸显了皇帝的威严;可是,这么做,对于未来执掌大宝的储贰而言,无疑是颜面扫地的事情。
这件事情,成为解缙入狱之后,永乐朝立储之争中的第二场大变。
当日,兵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金忠【朱棣起兵“靖难”,金忠以谋士随军征伐,屡献良策;朱棣称帝,金忠升工部右侍郎;后又升兵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朱棣在立储问题上犹豫不决时,金忠力推立储立长,后竭力保护太子及其他东宫官属。】因系朱棣“靖难”旧人,而幸未被祸。
下狱者中,如前所述,杨士奇比较幸运,没在狱中呆多久。
杨溥、黄淮、金问等人,就没有那么好运气。这次入狱,他们被送进大牢之后,一关,就是十年之久。
杨溥入狱之后,大概家里的情况也比较艰难,加之杨溥入狱时日长久,故而,家人对他的食物供应多次断绝。
这是杨溥当时在狱中生存条件的艰困。
杨溥入狱那些年,朱棣动不动就处置大臣。皇帝的心思叵测,不经意间,大臣就被下狱,甚至项上人头朝不保夕。那些身在牢狱的官员,性命更是岌岌可危。
这是杨溥当时在狱中政治氛围的肃杀。
监狱之中的条件,这个就更不用说了。
这是杨溥当时在狱中生活环境的恶劣
就是在这样艰困、肃杀、恶劣、随时都可能面临死亡的环境情况下,杨溥更加用功、更为勤奋。
十年诏狱,杨溥读书不辍。
史书记载,十年之间,杨溥将经、史、诸子等书籍,读过好几遍。(由此可见,杨溥所蹲的大牢,是可以读书的;他大约也没有被强制进行体力劳动。)
见到杨溥如此读书,一同在狱中受难的人劝阻他道:
“事已至此,还读书做什么呢?”
杨溥回答说:
“朝闻道,夕死可矣。”(按,此夫子语,见《论语·里仁第四》)
(未知,杨溥所读之书,所言之辞,他可曾细思?夫子之道,君臣之义,在靖难时节,他的所作所为可曾与道义相合?)
关于杨溥诏狱十年,读书不辍一事,明人吴应箕在其所辑《读书止观录》中记述时,曾经感叹道:
“古人著书读书,每发愤于穷苦患难之际,今人平时先自废弃,况患难时乎!若必待患难来而发愤,此其所以终身废弃也,此其所以终世偷生也。朝闻夕死,吾深有慕于杨公。读书者当观是。”
吴氏所云,辞义较为晓畅,不做赘释。
杨溥系狱十年,获释之后,在明初的政坛上也可以说是光彩夺目。其详细履历,见前文杨溥介绍。
就是因为杨溥有后来的通达,所以,世人在记述杨溥系狱读书一事时,还多记载:
杨溥得释之后,作为阁老,朝廷的大制作,多出其手笔;杨溥晚年的遭遇,当年他在狱中读书一事,其功不可没。
明人李贤(明代名臣)所著《古穰杂录摘抄》中,在述及杨溥狱中读书一事时,曾经说道:
“盖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必先苦其心志,而玉成之如此。”
李贤还说:
杨溥为人谦恭小心,对待吏卒时也从来不敢轻慢。
他又说:
当日,杨溥初入乡试,被取为首选。此次胡俨主掌文衡,在杨溥所刊之文上批语云:“初学小子,当退避三舍!老夫亦让一头地。”又曰:“他日立玉阶方寸地,必能为董子之正言,而不效公孙弘之阿曲。”时人多认为胡俨识人。后来,胡俨因病免归。明仁宗、明宣宗以来,杨溥位望益高,但是,对于胡俨,杨溥终身执门生礼,胡俨也自任而不辞,士论对两人都以高度的评价。
关于读书之事、关于杨溥诏狱十年苦读书之事,至此,已经大略讲说完毕。
读书的事情,感觉前文已经讲说清楚。
杨溥诏狱十年苦读书之事,再总结补充一下:
1、读书人,立身须正。所谓正,就是要有独立的人格、要有对道义价值的坚持。
2、杨溥诏狱十年苦读书的精神,是值得读书人学习的。如果没有身为建文文臣而迎附朱棣一事,杨溥真可以说是圣贤之人了。我们不需要去苛责杨溥,但是,历史会一直记载他的一切行事。
3、时空不断转换,历史持续变迁。道义价值的具体内容也会变化,我们不能食古不化、不能拘泥固执,但是,无论如何,读书人的独立人格一定要保持、对信仰价值的坚持一定不可以松动。
文末,再补充一点资料。
上文之中,那位朱棣自称不认识的金问,究竟是谁呢?
金问(公元1370年~公元1448年),字公素,别号耻庵,吴县人。金问自幼颖敏庄重,喜爱读书,他可以日记千言,知晓其中的大义。弱冠时,金问曾跟从兪贞水学习《易经》。因家贫无书,他曾经从别人那里借书,疾读暗记,书中内容,皆能通达。永乐初,金问被举荐为司经局正字。明仁宗在东宫,素来就知道金问其人。因太子迎驾迟缓一事,坐累,金问被朱棣逮系诏狱十年之久。狱中十年,资用或无以为继,但是,别人馈遗,如果不合道义,金问绝不接受。当时,学士永嘉黄准、洗马江陵杨溥,也都逮系在狱,他们三人意气相投、相处很好。三人省躬念咎之暇,各持一经,相互讲论。金问曾说:这就是我对待忧患之道。明仁宗即位,升金问为翰林修撰,以备顾问。金问论议时政得失,常得皇帝褒扬并嘉纳其言,还赐予他文绮米钞。明宣宗宣德乙卯(公元1435年),擢升金问为太常寺少卿兼侍读学士。明英宗正统癸亥(公元1443年),调金问至南京太常寺。乙丑(公元1445年)冬,进升金问为礼部右侍郎。戊辰(公元1448年)春,金问卒,赐祭葬。金问天性孝友,不以贫故俭。他的亲兄曾经患病,发热严重,医生说必须有螺方可医治,其时盛寒天气,金问解衣入水,找螺进之,其兄之病痊愈。同乡有丧不能安葬,有贫不能自养者,金问每每乘黑夜投钱给他们,并说,周济他们,我不是为了赢取名声。金问所作之诗,必根于理及达于情。作有《青杨集》、《桂坊集》、《耻庵集》藏于家。金问所业,最擅长书法,其书得魏晋人之法度;他还特别精通星历之学,但是,他从来都没对人说过这一点。(《王汝玉志略》)
参考资料:
1、(明)姜清《姜氏秘史》卷二《程本立》
2、(明)黄佐《革除遗事》二
3、(明末清初)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卷二十六
4、《明史》本纪第七《成祖三》(永乐十二年)
5、《明史》列传第三十五《黄淮传》
6、《明史》列传第三十六《杨溥传》
7、《明史》列传第三十八《金忠传》
8、(明)许浩《复斋日记》卷上
9、(明)王世贞科试考《科试考一》
10、(明)吴应箕《读书止观录》卷三
11、(清)监察御史姚之骃《元明事类钞》卷十五《人品门【一】方正》、卷十六《人品门【二】聪敏》
13、(明)李贤《古穰杂录摘抄》
(全文结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