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1、产品人需要理解用户的两种情绪:愉悦和不爽
慢慢有一个发现:很多课程刚开始都要讲心理学的东西,比如情绪,比如同理心,比如人性,可见心理学还真是个基础学科。
梁老师的产品思维课也在刚开始时,讲如何训练同理心,“同理心”这个概念,最早还是起源于心理学,是心理咨询中的一个非常基础的技术“共情”,就是站在别人立场上理解TA的想法、情绪和行为,简单说就是“善解人意”。
产品人要有同理心,因为他们要理解用户的情绪,用户无法像专业的产品经理那样,分层次说出他的体验,他能展现的就是情绪。
用户常见的两种情绪是:愉悦和不爽。
需求被满足,这种感觉叫“愉悦”;需求没有被满足,这种感觉就叫“不爽”。
比如生存条件被满足(吃好吃的、住得舒适)、精神上的满足(读喜欢的书、有可交心的好友)、在社会关系中的满足(被理解、接纳、尊重等),这些需求被满足后,就会产生“愉悦”的感觉。
比如2016年春节,支付宝集五福活动,是花了5亿,让96%的人不爽,因为他们无法集齐。需求没有被满足,就会产生“不爽”的感觉。
2、理解愉悦和不爽,有什么用处?
做产品,是通过产品建立与人的关系,通过产品来服务人,本质就是用户是否通过你的服务得到了满足。你的产品满足到了用户的需求吗?如果满足了,就是个好产品,如果没有被满足,就是个勉强的产品。
其实满足也可以用来度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探索认识自己:
(1)度量你和一个人的关系
对方是不是懂得你的满足与不爽,你是不是懂得对方的满足与不爽。
如果彼此都不懂,又无法给与对方满足和不爽,其实,这就是一段勉强的关系。
(3)探索和认知自己
在同一件事情、同一个点上,有人痛苦,有人愉悦,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觉察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一件事,你可以不厌其烦地一直做下去?这就是上帝给你初始化的操作系统的密码,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持续的满足和愉悦,才是支持你一直做下去的驱动力。
而再进一步去理解,什么东西持续满足你,什么东西永远让你不爽,这就是你的命运。
感
“命运”这个东西,在产品人的视角来看,是如此简单,无可辩驳。
于混沌中开出一条通往澄明的路,需要认知框架和大量实践,方能生出清晰透彻的理解,或许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从混沌到澄明,从“不爽”到“愉悦”吧。
思
我们在与人关系、与己关系中的愉悦和不爽,还跟一个动力有关:理想化
人们往往喜欢构建理想化的自己或他人,在这样基础上产生的需求,不被满足时,就会产生不爽,这样的不爽就来自于初始需求的不切实际。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如此喜欢理想化呢?只是为了得到一种安全感,为了让自己感到有力量,越是现实生活中不如意,越容易把一些东西理想化,比如现实生活越糟糕,越想中彩票。金庸作品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容易把自己代入进去,把自己理想化了,在一种无所无能的感觉中逃离痛苦。
理想化会带来什么影响?对他人理想化的直接行为就是改造和雕塑对方,如果不能,就会指责;对自己理想化,会让自己经常体验到一种恼羞成怒的感觉。就像一个父亲对对抗的孩子说:“我还不相信我治不了你,这是父亲感觉到孩子在打破理想化的自己,所以很生气”。
你是不是经常会考虑别人会怎么看?因为我们一直在讨好他人,扮演那个别人理想化的你,这很累。
哲学家周国平说,人的成长有三次:一是接受这个世界不围着我转;二是,接受有些事,我们怎么努力都达不到;三是发现我们平凡并接受平凡的自己。
为什么我们要做真实的自己?因为不做真实的自己我们会很痛苦,会活在假象中,而且我们和别人之间的互动是假的互动,假的人际关系,就像一个假体,当然会令我们产生一种特别空虚的感觉。
在冷库严苛的环境中,做一个他人想要的人,比较安全。
很多年前,有个朋友出家了,而在这之前,她一直是父母口中的好孩子,一个人好股弟弟妹妹和付,但是她一直有个压力,就是如果自己没有能力照顾他们了,她将如何面对家人,在这个例子里,就是家人把她理想化了,直到和男友分开,男友留给她一句话:你在做个救世主,这或许是你被逼无奈,又或者是你追求他人认同的方式,我知道,你希望我成为那个救你的人,很遗憾我做不到。失恋后的她,告诉父母自己在外面其实很辛苦,没有你们想象中那么能干,她做不到了,也不想做了,然后甚至根本没有给父母判断的机会,就拉黑微信,直接消失。
如何打破这个心理怪圈?做个小练习,想象你的父母或伴侣就在你面前,对他们说:“爸爸妈妈(老公/老婆),我已经做到了我能做的,我做得足够好了。”同时把这句话对着自己说。这样的话清说三遍,或者你会难过流泪,但这就是打破的开始,也是脱离理想化,接受真相的开始。
如果你发现你的父母或者伴侣对你有理想化,那么,请温柔、坚定、真诚地告诉对方,抱歉,我做不到。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行
我想我能践行的是,觉察自己对自己、对他人是否有理想化,然后打破这个心理怪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