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渐长,感动变得越来越难得了。因而每次受到感动后,都自觉得写下点什么,不然枉费了心和眼睛一起又变回湿润柔软的短暂时刻。
《雪路》剧照
天空飘着鹅毛大雪,大地一片茫茫,身着粗布韩服的短发少女和一身红色考究大衣的高个少女,并肩立在风雪旷野中。这就是《雪路》剧照首先传达给我们的。这部作品,首先是2015年韩国KBS电视台纪念韩国光复70周年拍摄的独幕剧,2017年又作为电影在大荧幕公映。由女导演李娜静执导,两位女主角都是2000年出生的,当时正是十四五岁的豆蔻年华。
电影叙事在现实和回忆之间来回穿插,现实部分还有另一个当代女高中生的重要角色,但这里我主要关注回忆的那条线。
年近花甲却孤身一人的老奶奶崔钟芬,幻想着和那位永远停留在少女时期的朋友姜英爱生活在一起,不时与她聊天对谈,想起1944年冬天发生的事。一个活着的人与一个早已死去的人像现实一样对谈,这类情节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如果和妈妈一起生活》中出现过。有点讽刺的是,那正是一部日本电影,也是2015年上映,讲述了原子弹轰炸广岛后母亲和死去的儿子之间的故事。但与《如果和妈妈一起生活》中将母子谈话本身作为情节主干不同,这部电影中老去的钟芬与年轻的英爱谈心多半是做了回忆部分的引子。
进入回忆中的冬天,画面从一朵雪白的棉花开始:在“梦孟轩”的牌匾下,穿着精致韩服的妇人们边摘棉花絮、轧棉花,边悠悠说着“初冬天气,最适合晒棉花”。年轻的钟芬把妈妈织好的布送来给这家的夫人,眼睛却不住地向里张望。被夫人夸奖“笑得很甜,会嫁个好人家”,她羞涩地低头却掩不住开心。这时一身藏蓝色长大衣的英爱从里屋走来,她是这家的女儿,被妈妈说着极不情愿地回去舀了米给钟芬——作为买布的报酬。镜头无情地对比着钟芬的粗布鞋和英爱闪亮的黑皮鞋。这时一个年轻男子温柔的声音响起——英爱的哥哥英柱回来了。钟芬听到他和自己打招呼后连忙理了理头发,笑得很甜又瞬间地下了头——出门时甚至还跑错了方向,英爱见她这样表情更不耐烦了。几十秒之内,基本把两位女主角的身份、个性以及人物关系交代清楚了,也奠定了记忆中“故乡”鸡犬相闻的淳朴宁静。
英爱剧照当然艺术作品中,开头出现的美好——无一例外是用来打破的。随后,贫穷、重男轻女、日本人的残酷掳掠将一一上演。前半段英爱总是冷着一张脸,算不上多讨喜。而钟芬却惹人怜爱的多,她的贫穷无助,英柱把封面写着“小公女”(意为小公主)的书送给她时的欢喜,洗衣服时鞋子掉进河里英柱又下河帮她捡起来的惊喜感动······1944年的冬天,在母亲一声声“我们钟芬要嫁个好人家”的念叨中,她的初恋来的委婉而甜蜜。而从日本兵闯进来强行把英柱带上奔赴战场的卡车起,钟芬和英爱的命运都发生了变化,甜蜜和安稳戛然而止。
英爱是被学校的日本老师们骗上那辆火车的,而钟芬则是极不走运地被强行抓上了火车。车窗外是茫茫的白雪,火车一路北上驶向中国东北。在那里她们被关进一间间极小极封闭的屋子,而每天要经历些什么——我们应该都已经知道了。感谢导演没有把那么残酷的画面直接呈现出来,《雪路》依然保有着远离现实的那种雪一样的美丽。历经百般磨耐,英爱几次寻死,她们也多次看着别人死在自己面前——两个人终于达成了和解,或者说英爱终于放下了原先对钟芬的优越感。好不容易等到了机会,她们逃出了日本兵的看守,在茫茫雪原中一步一步向故乡走去。
回故乡的路上结尾时,年老的钟芬又看到下大雪了,她总觉得飘下来的像是一朵朵棉花,柔软洁白——凝望着雪的时候仿佛在故乡,那些织布纺棉的妇人们还在劳作着,妈妈还在等她回家。一个老人,经历了生死和无数磨难,她所受的伤痕有的来自敌寇,也有的来自同胞。她已经平静了,宁愿向一个高中生倾诉也无意向媒体宣讲。
对于“过往痛苦的回忆”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呢?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对于中韩两国来说,“慰安妇”无疑是一个包含了太多屈辱和悲痛的词。而《雪路》所传达的,比控诉、谴责更多,更温柔 ,更有尊严。
另外,结尾处钟芬收到了英柱来自远方的信,然后她换上最好看的衣服和鞋子,写了回信:“谢谢你还记得我,我会好好地生活,哥哥也要好好地生活”。即使头发花白,半生未见,她还是会甜甜地叫一声“欧巴”(哥哥)。不得不说,韩国不愧为生产了无数经典爱情剧作的国家,我甚至有种臆想:韩国人会永远相信初恋,相信爱情的力量——至少在影视作品中是这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