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参杀人

作者: 甘草国老 | 来源:发表于2024-08-20 21:28 被阅读0次

上次曾经讲过曾子换席的故事,今天讲一则“曾子杀人”的典故。

曾子的家乡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之人,此人在外杀了人。

曾参是儒学大家,是孔子最重要的学生,那个时候已经大名在外。于是,众乡人开始疯传,说“曾参杀人了。”却不知此曾子非彼曾子。

曾子家的一个邻居,并没有亲眼看见杀人凶手,不知道杀人者长了一张怎样的脸,只是听别人说凶手名叫曾参。于是,这位好心邻居赶紧来告诉曾子的母亲:“曾参杀了人。”曾子的母亲知书识礼,教子有方,她正在织布,听了邻人的话,继续不紧不慢,有条不紊地织着布,同时,斩钉截铁地对那个邻人说:“我的儿子是不会去杀人的。”心中暗想:“我儿是大圣人孔子的好学生,一向良善谦恭,奉儒尊礼,怎么会杀人?”那些人不知,曾母一向以这个儿子为骄傲。

没过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子的母亲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面不改色,镇定自如、并没有停下手中的活,不慌不忙继续穿梭引线,织着自己的布。

外面的留言越来越盛,越过院墙,隐隐约约传来。一会儿,又有一个人跑来对曾母说:“现在外面议论纷纷,大家都说曾参的确杀了人。”曾母听到这里,手里拿着的梭子停在半空,久久未穿入线中。这时,她突然就害怕起来。曾参确实有段时间没有来消息,这许多人都说他杀了人,她心中没底了。想着,她急忙扔掉手中织布的梭子,关紧院门,端起梯子,越墙从僻静的地方逃走了。

以曾子的贤德和慈母对儿子的信任来说,曾母是不会相信“曾参杀了人”,这样的说法,但是,即使是一些不确切的说法,如果说的人多了,也会动摇一个慈母对自己儿子的信任。由此可见,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是可怕的。

众口铄金。

这冤该怎么申,硬堆叠成曾参杀人。

相关文章

  • “曾参杀人”典故中的统计学原理和应用

    战国策之秦策中讲了一个曾参杀人的故事。有个与曾子同名的人杀人,好心者告诉曾母“曾参杀人”。曾母说“吾子不杀人”,继...

  • 中华古文故事 | 曾参杀人

    出自:《战国策·秦策二》 原文: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

  • 曾参杀人(成语故事二)

    曾参杀人(成语故事二) 文:豪杰翼 春秋末期的时候,当时鲁国南武城(今天山东临沂的平邑县)出了一个叫曾参的人(别称...

  • “瓜田李下”与“曾参杀人”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没错,这个典故概括起来就是“瓜田李下”,引起嫌疑的事就不要做。 可是嘴上说的容易,身体...

  • 52.曾母投杼

    曾母投杼,汉语成语,拼音是zēng mǔ tóu zhù,意思是指曾参的母亲接连三次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便信以...

  • 古文笔记之《曾母投杼》

    昔者曾子处费[bì],费人有与曾子同名姓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

  • 曾母投杼

    鲁人有与曾参同姓名者杀人,人奔告其母曰:“曾参杀人!”其母方织,应曰:“吾子不杀人。”织如故。未几,又一人奔告曰:...

  • 你,相信他们所说的吗?

    《战国策•秦策二》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

  • 借你一双看清真相的“慧眼”

    成语是中国璀璨文化中的瑰宝之一,许多成语都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比如“三人成虎”“曾参杀人”。 “三人成虎”出自《韩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参杀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pcb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