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心里,还刻着家乡的名字

作者: 赵可爸爸 | 来源:发表于2022-04-21 20:25 被阅读0次

    记得女儿高中填表时问过我是不是出生在东北。

    我说不是啊,我出生在新疆,你也出生在新疆。

    女儿又问,那东北的这个城市你熟悉吗?

    我说一点都不熟悉,除了很小时回去过一次,后面再也没去过。

    那我们的籍贯为什么要写东北呢?籍贯不应该是我们自己的家乡吗?女儿问的很执着,而我对这个问题,到现在都感觉没什么合适的答案。

    籍贯不一定是家乡,所有人都知道。但家乡到底怎么确定,却很难表达。

    出生地所在?

    一定有很多人不认可,因为太多的人从出生地离开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离开的,搬走的,再没有任何痕迹的,甚至荒废的,在这个世上,每天都在发生。

    父母的所在?

    父母在的地方,确实就是一个家完整的样子。但有多少人,在父母都离去之后,就此在心里把那个地方深埋,从不再想起。

    生活的所在?

    这个我更不能确定,有多少人在城市里生活,工作打拼成家立业甚至老去,心里就会完全对这个城市有彻底的归属?

    情感的所在?

    又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有多少人就算情感万千,也难以安放一生。因为每个人不到最后,都无法确定自己的感情到底何去何从。

    家乡,说着极其简单,但在如今,也许成了众多人都无法回答的问题。

    怎么回答呢?

    有多少人还会对家乡刻骨铭心,念念不忘?

    有多少人会在某些时候,控制不住的想要回归?

    有多少人其实已经和家乡毫无了瓜葛?

    有多少人只是把家乡当做了不想提起的来处?

    又有多少人费尽心思,和家乡保持遥不可及的距离?

    父母的东北家乡,在他们的心里,是融在血脉里的。

    我的家乡,在离开三十年后,那个南疆的小城说起来已经没有了任何波澜。反而乌鲁木齐生活三十年,更在我心里有重量。

    至于女儿,她说她是新疆人,但离开十年后,我也慢慢看不到她身上家乡的影子。

    家乡,慢慢的不再成为一个地域的概念,不再被一代代的人坚守,慢慢的成为了无数个体情感的无数个体需求。

    我心安处是家乡,家乡,完完全全的成了用自我情感来界定的地方。

    一个朋友,十年前,从工作从城市从原有生活脱离,去了一个江南小小的村落定居,过着她理想的安居田园生活。她说,一生足矣,就这么落定。

    一个朋友,大学毕业就在一线城市打拼,也算功成名就,接来了所有的家人。他说,这不是家乡哪里是呢?

    一个朋友,从小城到了省城,从省城到了沿海,从沿海到了一线,这些年来,开始越来越频繁的回到最初的小城,每年待两三个月时间。他说,正在找家乡。

    家乡,以后就成了这样吧。不论认还是不认,找还是不找,只要一颗心无法安放,那我们就一生都在路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的心里,还刻着家乡的名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psw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