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莱娜和莉拉一起长大,莉拉在十六岁嫁给了斯特凡诺,那些埃莱娜还在读书的日子里,莉拉经历了出轨和背叛,从阔太太到肉肠厂女工,她似乎过早地得到又失去;而埃莱娜有一个出身世家的男朋友,并且刚刚出版了第一本书,她的人生似乎才要开始。
在那不勒斯四部曲NO.3《离开的,留下的》中,情况发生了一些改变。
莉拉身陷贫困而卑贱的工厂,她被动地参与到阶级斗争中并成了一个主要人物。
埃莱娜在未婚夫彼得罗一家人的帮助下,出版了第一本书,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她像个骑士一样,动用未婚夫一家人的关系,帮莉拉离开肉肠厂并要回工资。
莉拉和恩佐成了那不勒斯地区最早学习、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人,他们顽强、坚韧的学习能力让他们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婚后的埃莱娜面临创作危机,平静的、中产阶级式的婚姻也令她疲惫,丈夫希望她放弃作家的身份,而她作为妻子、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无法抑制自己内心的分裂和躁动,她渴望成为独立的自己。
直到有一天,彼得罗将尼诺带回了家,埃莱娜内心的激情又燃烧起来,她渴望得到尼诺。终于,她还是进了尼诺的房间……埃莱娜离家出走了,她第一次坐上飞机,和尼诺。
小说在埃莱娜和尼诺的“私奔”中戛然而止,终究,埃莱娜还是步入了莉拉的后尘。对于这个结局,我有些惊异,但是细想又不觉得意外了,似乎冥冥之中蕴含着一种“必然性”。
她依然是莉拉的附庸
在读第二部的时候,我觉得莉拉真的好能作,她在婚姻里来来回回,似乎并不想过安宁的日子。而从衣食无忧的阔绰生活到难以自处的困窘,我都觉得这是莉拉的咎由自取。
可现在我明白了,莉拉始终有很明确的方向,她一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且不会被轻易改变。
从结婚到出轨,到回归,再到出走,莉拉确实做过错误的选择,可是有很多东西是身不由己的,她想要过理想的生活,但她没有选择,就像她想上学,因此我渐渐能够理解她的这份倔强。
图片来自网络大学毕业的埃莱娜过上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在第一本书出版后,她获得大量读者,谁都知道她的名字。嫁给世家子弟,温文儒雅的丈夫,通情达理的婆婆,她衣食无忧。但问题依然存在——她从来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之前我在任何事情上都很自律,我享受不到那种放浪形骸的快乐。那些和我年纪相仿的,和我生活环境相似的女人,她们都展示出的很享受当下,也让别人很享受的状态。
埃莱娜没有过真正的激情,没有一种自发的野心,她一直都是被选择。所以即使她取得了世俗成功,她也依然只是莉拉的附庸。那些年轻时未解的心结,漫长岁月里积攒的不满、嫉妒、得志、较劲终于在中年时期爆发了。
其实想到这里,我会很容易想到身边的好些人,名校毕业的硕士博士,一路以来顺风顺水,却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人,这个祸根会一直伴随着他们,直到他们在人生的关键选择上做出愚蠢的决定。
我想起一位高中同学在我的同学录上提醒我:方向比速度更重要。或许我在那个时候就已经表现出了对生活的茫然。我也想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方向和目的永远比效率和控制更重要。这一次我更加记住了。
图片来自网络话说回来,谁还没有辜负几段昂贵的时光。或许“人一定要在年轻的时候用过剩的生命力去不顾一切干一件毁灭的事情,然后从其中恢复秩序,才能得到成熟的智慧,避免后半生不断犯愚蠢的错误。”这样想便有些释然了……
(荐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她们互为另一个自己
事实上,莉拉是个人主义,埃莱娜是集体主义。她们在人生的岔道上渐行渐远,结果莉拉成了极端的个人主义,埃莱娜失去了自我,她活成了自己心目中莉拉想要的样子。
那么,如果小说中的“我”是莉拉,用莉拉的口吻来讲述这些故事,恐怕那些犹疑和猜忌都不存在——莉拉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这也是为什么她会不近人情地把儿子托付给埃莱娜照看。
图片来自网络她们互相影响、互相激励却不诚恳以待,莉拉问埃莱娜:假如你不是很棒的话,那我是谁?我是谁呢?这句话间接认可了埃莱娜的成功,也击碎了埃莱娜的虚辞。
而埃莱娜目睹莉拉的生活出现了转机,看见她成为阶级斗争的关键人物,凭借计算机方面的出色才能得到重用,她怅然若失。面对莉拉的刻薄,有好几次,她恨不得莉拉死去。
想来这两个女人果然是双生花——对方的另一个自己。这种丑陋是如此真实,我们有谁不是一边爱一边嫉妒,一边施以援手一边盼其毁灭?
独立不是放纵
现在有一种趋势,似乎女性书读得多了,就会强调女权。想起那句话“读书越多越反动”,但是前面还有一句“方向错了”,所以问题在于人运用知识的方式。
埃莱娜从小到大努力读书,她不愿意像那不勒斯的“庶民”一样生活,可婚后她发现自己还是要承担起母亲、妻子的责任,她依然是那个为家庭所困的女人。心有不甘,在女权主义盛行的时期,她也冲破了婚姻的牢笼。
图片来自网络“知识是一种权力,因此女性一旦触碰,就立刻有其他尘埃裹挟而来。”我们的教育从来没有教会我们如何独立,所以很多人误假独立之名尽情放纵。
人到中年会面临种种诱惑,如果为了追求独立,忘了自己的初心,忘了最终的目的,忘了责任和担当,都是会付出代价的。自由和独立需要有所敬畏,需要守住道德的底线。
我不太相信“纯属虚构”,因为这份丑陋刻画得太过真实。写作是一个自我撕裂的过程,佩服作者用如此真实的笔触呈现了一个失去自己的埃莱娜!
打算写这一篇的时候,我觉得第三部只是还好。至此,我发现自己思考得越来越多,这部小说带给我的感受也愈加深刻,写作——还真是个自我发现的利器。
I hope I'm not just touching myself.
关注微信公众号:小爷不看书
回复“那不勒斯四部曲+邮箱”,送给你4本电子书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