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薛兆丰老师的经济学,关于稀缺与短缺的。
以下为节选:
稀缺跟短缺之间的关系。稀缺不是什么新闻,这个世界基本的事实是好的东西不够,好的东西别人也要,咱们在抢,这叫稀缺。实际上,经济学对短缺有它独特的定义,它是根据不同的竞争方式这个角度,来给短缺做定义的。
你记得吗?我们前面讲过,我们竞争一个稀缺产品,有各种各样的竞争方式,其中有一种很独特,就是按出价的高低来竞争。如果一种商品,用出价的高低来竞争,而且只用出价的高低来竞争的话,这种商品就永远不会短缺,而只会稀缺。
短缺是因为价格受到了抑制。
短缺的意思是,它的价格受到了抑制,人们仅仅用出价的办法买不到这样的商品,人们不得不采取其他的竞争方式才能得到这种商品。这时候,我们就称这种商品处于短缺的状态。
出租车短缺了,什么意思?出钱打不到出租车,你得站在那,等上20分钟30分钟才打到车,你得付出时间的竞争才能打到车,这叫短缺。
春节期间买不到火车票了,你得找黄牛党才能买到火车票,这叫短缺。
过去在计划经济年代,你有钱买不到吃的,买不到穿的,买不到用的。你得有粮票,你得有布票,你得有电灯泡票,才能买到你要的东西,这叫短缺。
所以短缺不是供应的减少,而是商品的价格受到抑制,人们不仅仅要通过出价的方式去竞争,还得依靠其他非价格的方式去竞争的一种特殊的现象。
所以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为什么那些产品根据排队来分配的国家很穷,这一点我们就能够得到很好的解释,因为每一个人排队所耗散的资源对其他人没有用。人们都很忙,人们每天为了争取到一点物资所花的时间都很多,但整个社会是低效的,因为他们排队所耗费的资源不能让社会其他人得益。
北京有多少间总统套房,我想不超过60间,但是我们听说过有人抱怨北京的总统套房短缺吗?没有。人们不知道总统套房好吗?不想住总统套房吗?不对。人们都知道它好,但是为什么它不出现短缺的现象呢?很简单,因为总统套房的标价足够高。
所以你只要根据价格就能得到,这时候就不叫短缺。
市场是一只无形手,一切交给市场决定。
比方说在美国,就曾经有过针对石油价格的价格管制。在1971年8月15日,当时的尼克松总统发表全国电视讲话,他说:“我今天下命令冻结整个美国的所有工资和所有的价格。”而从那天以后,石油产品的价格就被他摁住了。在这过程中,短缺的现象就从来没有消失过。就这么一种短缺现象,大家会以为短缺只不过是短期发生的,但它维持了十年。直到有一天,里根总统上台。但确实是他上台的那个礼拜——他签署了一份命令,这可能是他签署的最早的命令之一。他说:“从现在开始,我要解除一切针对石油产品的价格管制。” 就这么一句命令,一夜之间,前面说的“石油短缺”的现象消失了。油价上涨了,涨到恰如其分的价位。人们开始节省使用各种各样的石油产品了,当然最主要的就是汽油。——薛兆丰,经济学
(节选结束)
以我工作的公司与门店来说:人资说招不到人,实际上每年毕业几百万人,就业形式也不好,但是就是招人难,而且一直是这样。
店里人员工作也不是不努力,员工、主管天天都很忙,每天加班,但是业绩依然不好,各项指标也还是不好。
今天端午节加班,员工加班是要给3倍工资的,但是要控管费用,加班人力有限,所有经副理,课长全部只留值班的,早晚各一人。
但是今天端午节啊,活动力度大,卖场来客高,线上的订单预估达到1500单,平时1000单。临时领导叫所有经副理全部去义务加班。
我在想这个是不是就是短缺呢?人为制造的短缺。这是不符合经济学原理的。最终就是又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得快。给员工吃草,还能指望员工创造奇迹吗?
公司的条条框框太多,是不是意味着计划经济呢?这些问题是否可以得到解决?如何用经济学解决这些问题呢?
我想,如果公司只用个别指标来考核门店,就是业绩啊,就是赚钱啊,其余的门店自己根据情况进行管理调控,门店对于部门也是一样,各部门主管自己调控,类似分包到人,你的地盘你做主,最终结果要好,当然跟收益(个人薪资)要挂钩。充分发挥个人的能量与积极性。又会如何呢?
这些也只是我目前的拙见。经营与管理这是一个值得研究与学习的大课题,我要为之努力不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