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圣贤书友会
《论语•里仁篇》||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论语•里仁篇》||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作者: 唐古拉的呼唤 | 来源:发表于2022-08-06 21:50 被阅读0次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意:
孔子说:“财富和地位,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就不能真正的拥有它。贫穷与低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来摆脱它,宁可不摆脱。君子如果违背了仁德的准则,又怎么能是君子呢?君子不会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即使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一定要遵守仁的准则,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会按仁德的准则行事的。”

这一章前半部分是孔子关于财富的观点,后面是君子对于仁德的坚持与修炼是时时刻刻的毫不懈怠的,不因生活的改变而有所改变。说一下前半部分吧。

一个就是孔子以人为本的观念下的财富观念,孔子认为富与贵都是人之常情。财富是生存生活的基础,是人们衣食住行的来源所在,追求财富是人性在发展和享受上的基本要求,是正当的也是合乎人性要求的。任何人都不愿意过贫穷困顿的生活,希望有富裕的物质条件和生活保障,从而使生活达到美好的状态,这也是人们的正常的追求。

有条件有能力过上富足的生活,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结果,我们也都是奔着这样的目的努力地生活,以求改善眼前的现状,房子票子谁不喜爱呢?

第二就是可以追求富裕的生活,谋求财富,但是必须是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得的,不能为了追求富贵而丧失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也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无论身处困境或者顺境,这个原则是不能违背的,否则还不如贫困的生活令人心安。

而一些人为了达到自己富贵的目的,把仁义道德彻底放弃,贪污受贿,强夺豪取,如此得来的财富能长久吗?能心安吗?富贵不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它只是为人生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使得生命更完善生活更充实,如果没有底线地去夺取,违背道义与法律,终将走上不归的路途。

张居正的解说也非常之详尽,“人之所遇,有顺有逆,然取舍之间,贵于审择。且如富与贵这两件,是人人所愿欲,谁不要得而处之,然有义存焉。不可苟得,若是理上应得的,虽处之亦无不可。设使无功而受禄,无德而居位,不应得富贵而偶得之,这便是无故之获,有道者所深忧。君子见利思义,决然辞之而不处也,其能审富贵如此。贫与贱这两件,是人人所厌恶,谁不要避而去之,然有命存焉,不可苟免。若是理上该得的,其顺受固不待言。就是学成而人不见知,行修而人不我用,不应得贫贱而偶得之,这也是适然之数,于身心上无损。君子乐天知命,决然处之而不去也,其能安贫贱如此。”
“审富贵则可以处乐而不淫,安贫贱则可以处约而不滥。非修德体仁之君子,其孰能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里仁篇》||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he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