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悦
人们总是说乡下的人文盲,意思里面总会有种贬义的意思。暗含着对乡下人愚蠢的一种不屑。但实际上乡下人不识字,不代表着愚蠢。他们只不过是不需要。乡土社会中的人们生于斯,死于斯,生活在一个满是熟人的社会中,他们认识每一个周围的人,认识这狭小的地方的每一条路。他们把要传达的信息通过口语表达出来,文字的重要性比较小。在乡土社会中,一个人没有了记忆便很难在社会中立足。因为每一个人的记忆中都蕴含着一整套系统的生活方法,是祖祖辈辈通过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安身立命的方式。记忆是一个民族所传承下来的文化,是世世代代沟通的桥梁,是先人们踏出来的路。人们通过口口相传,把自己积攒的经验传给下一代,打破了今昔之隔,世代之隔。人们依靠前人的经验安心的生活着,走着前任固有的生活道路,也许中国人侵略他人的思想薄弱,就是因为乡土社会的本质吧。
既然人们生活在一个熟人社会中,必然有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于是就有差序格局,与西方的团体格局不一样。差序格局是犹如你抛出一个小石子,调入湖中引起的一道道波纹,自己是波纹的中心,由中心向外,越推越远,越推越薄,推己及人,这就是基本的差序格局。在这中格局下,人的个人主义就尤为明显,越靠近圆心的人越重要。每个人都会以自己为中心,把道德范围依着需要推广缩小。不同于西方社会,西方社会中人人都是平等的。于是就有了克己复礼的说法。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会把国家看做高于任何小团体的团体。然而在乡土社会中,人们可以为自己牺牲家,为家牺牲族。
传统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中为了维系这个团体的正常运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有条文明确写着的社会规则,即为法律。然而在一个没有共同的神的信念的乡土社会,人们靠传统,靠道德来维系社会发展。然而者之间的准绳道德却是与个人的私直接挂钩的,是与差序格局关系挂钩的。由此被人的父亲贪污被制裁了,自己的父亲贪污却纵容着,于是乡土社会便更加不公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