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我来这里已经三年多了,每一年有每一天的收获,每一年的心境都有所不同。
最近班里的孩子们又给了我很多的感触,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突然想到初中时候的曹老师。初中时我的成绩十来名,努力一点会冲进前几名,但我很少努力。
初三年底期末考,我的数理化发挥很好,冲到年级前几名,其他班老师说我是一匹黑马。接下来就没有然后了,我的情绪起起伏伏成绩也起起伏伏,有天早上自习时,曹老师把我喊到教室门口,一只手扶着我的肩膀问我:“我该怎么做才能帮到你呢?”听了这话,我的心里既温暖又感动。
有些人就像一道光,在你的人生能够照亮你。
到了高中,一开始我的成绩还可以,慢慢变得不理想,所以高中时受了很多打击。其实时过境迁,有些事不必重提。但是有些人带给我的影响是,我警醒着不必成为那样的老师。
我想成为那种温暖孩子照亮孩子的人,但是我有没有做到呢?
扪心自问,对于工作,我自认为自己兢兢业业、认真负责、问心无愧。可是对于孩子,我会觉得心里有愧,有些孩子很调皮,我总想着要包容一些耐心一些,但是看到孩子犯错,又忍不住要说两句。
明明告诉自己再顽皮的孩子也要去看他的优点,可是出现状况时又会抛之脑后。
虽然有些孩子并不会因为几句温暖和鼓励而有所改变,但我还是要去多加尝试,给予孩子爱和关注。
其实想想孩子的抗压能力和恢复能力比我们要好,如果角色互换一下,老师是他的“领导”,同学是他的“同事”,他每天来到学校,“领导”跟他说:“你怎么又犯什么什么错了?”“同事”跟他说:“你一点也不乖,我们不跟你玩。”你说他的压力大不大?
换做是我们的话,每天来上班,领导跟你说:“你什么什么地方不好,哪里哪里没做好。”同事也说:“你做的最差了,怎么样怎么样?”想想我们是什么心情。
孩子什么都不懂吗?不是的,孩子心里什么都知道。当他犯了错之后,被批评之后,还能恢复好来到你面前冲你喊:“老师,我今天怎么样了,老师,我……,老师……”他已经很棒了,不是吗?
教育是什么呢?教育不是说老师准备好了来上课了,而是“当你站在孩子面前,教育就开始了。”你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带来影响。
每个孩子身上都是有光芒的,老师的一句话就可以决定孩子的情绪。老师的温暖和鼓励会让孩子绽放光彩,而老师的批评和责备也会让孩子垂头丧气无精打采。
作为老师,多多付出关爱,给予肯定,才能点亮孩子的生活。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说过一段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愿我们都能成为温暖的人,温暖的老师,点亮孩子们人生之路的起点,唤醒他的灵魂,成就他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