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齐帆齐微课散文读书
福建土楼之建造与演变

福建土楼之建造与演变

作者: 山水凡人 | 来源:发表于2023-10-17 03:05 被阅读0次

福建土楼是一种非常独特而神奇的建筑,有人说它像古堡一样巍峨壮丽;有人说它像现代体育场一样气势恢宏;从空中俯瞰时它时,有人说它好似大地上冒出来的一簇又一簇的大蘑菇;也有人形容它是从天而降的“飞碟”;美国人甚至把它当作中国的导弹发射基地!

从厦门旅行归来,一直还在回味旅行所见景物,其中神奇的土楼就是其一。通过网络、刊物和一些图书,我获得了更多的有关土楼的资料,了解到福建土楼的建造和演变方面的信息,并将它整理出来。

公元4世纪,西晋的永嘉之乱造成大量中原汉族南迁,从江淮来到福建的中原移民,成为闽南地区居民的先祖,而经江西赣州进入闽西的中原移民,则形成了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

到了明清时期,闽南人在面对倭寇侵扰和严厉海禁的双重压力下,开始向西部迁徙。与此同时,客家人由于人口激增,也逐步由内陆向东扩张。最终,两大族群在闽中的博平岭相遇。

这个直至明代中期还是蛮荒之地的山峦地带,野兽出没,更是畲族人的家乡。三个族群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冲突不断,加上倭寇和土匪不时侵扰,人们只能以各自的血缘为纽带聚族而居,同仇敌忾、保卫家园。

只是如此一来,四合院、水乡民居、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等传统中原腹地的民居不再适合作为族人的住所。为了满足聚居和防卫这两大需求,土楼出现了。

但从土楼出现伊始,到发展为二宜楼那样的圆形土楼,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从明代中叶开始,闽南人抵御寇就已开始建起土城和土楼,在防御的同时也兼了居住的舒适度诸多因素。

于是当地人先从北方的四合院入手利用本地材料将两侧厢房和中轴厅堂从前往后,用夯土逐渐加高。房屋层数的增多让每栋民居可以容纳更多人,而高低的楼层则方便家族成员按长幼尊卑分配房间,中堂还可举行家族聚会并招待宾客。

这类建筑高大巍峨,且左右对称,屋檐错落有致宛若展翅凤凰,因此得名为“五凤楼”。只是早期五凤楼的两侧横屋与厅堂仅以低矮的连廊相接,下堂和中堂都是单层的建筑,防御性不高。

所以人们又对此进行“升级”,取消连廊,增高下堂,延伸后堂,直抵两侧的横屋,进而变为防卫和华丽兼顾的土楼,比较经典的例子是洪坑的福裕楼。

可惜的是,华丽的五凤楼还是显得有些过于招摇,而且仅适合丘陵和斜坡地带。所以族人再次进行改造,将四周的楼房全部升至相同的高度,以保证从外部完全看不到里面的景象。

于是,方楼便出现了。虽然方楼牺牲了错落的美感,但防御能力却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它的占地更少,但楼层更高,得以容纳更多的人口,完美适应了闽西的山地条件。

最重要的是,人们不再按照社会地位分配房间,而是各门各户平均分配,有利于增强宗族内的凝聚力。不过,方楼四角的房间光线暗、通风差且噪声干扰大,依旧存在分配不公平的忧虑。

于是参照闽南人此前建于海岸的圆楼(早期圆楼基本毁于战火,漳浦的诒安堡是保存较完好的圆形城堡),圆形的土楼随之诞生了。

圆楼没有拐角,易守难攻,同等周长下的面积又是方楼的近1.3倍,这意味着使用相同数量的建筑材料,却能得到更宽敞的院内空间。加上风阻小、抗震能力强,圆楼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建筑形式。

不论是何种形式的土楼,它们的建造都可以简单分为三大过程:地基处理、外墙搭建和内部装修。

楼内的地基先挖到实土的地层后,再干砌(不采用任何粘连材料)石基。若遇烂泥或河边沙滩,则会在石基坑内打上密集的松木桩,云水谣的和贵楼就是以这种方法才得以屹立不倒的。

外墙地基通常由花岗岩石块和大粒河卵石垒成,之后才修筑土墙。夯筑土墙的材料被称为“三合土”,是用黄土或更好的农田之下的熟土(俗称“田骨泥”)与砂、石灰混合而成。

一些大型土楼的墙体还会加入大量鸡蛋清和红糖作为黏合剂,富裕的人家甚至在其中掺入了糯米浆。如此砌成的土墙连钉子都很难钉入。夯墙的同时,会加入杉木枝条以增强坚固性,即“墙骨”,相当于现代水泥建筑中的钢筋。

墙体一般厚度为1~2米,修筑至一层楼高后,便开始立柱架梁,顶层完工后架屋顶。待土墙干透后(通常需要1~3年)再进行内部装修。

如今,乱世已去,集体防卫的需求不再。而更小更独立的家庭单元也在不断挑战聚族而居的儒家传统观念。由于失去了社会基础,现代的土楼建设几近停滞。

老师傅的数量日渐凋零,剩下的个人也无法承接工程,徒弟又迫于生计纷纷转行。留下的古老土楼群虽然历经百年风雨屹立不倒,但若没有日常的维护保养,也容易损坏。土楼营造技艺的继承,成为博平岭山中下一个亟须面对的挑战。

土楼地区青山绿水间,一栋栋造型或圆或方或如宫殿的黄墙黛瓦建筑,散落在闽南粤北交界之处。从高处看,有人以为它是军事基地,有觉得它像是天上掉下来的飞碟。但如果看过照片再到现场,你会发现这神话般的山村建筑远比图片上看到的更震撼。

据了解,福建土楼自2008年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至今已有15年了,不过除了名气大的几个已划为景区外,大部分土楼建筑依旧藏在山坳中,因居民搬出无人照料,有些已经破败倾颓,令人感慨。

相关文章

  • 2019-10-09

    福建土楼 2009年8月,福建永定土楼。走到土楼,时常会听到当地老乡自豪的讲我们这栋楼风水好,土楼建造时的风水观念...

  • 2019-10-14

    福建土楼 2009年8月,福建永定土楼。走到土楼,时常会听到当地老乡自豪的讲我们这栋楼风水好,土楼建造时的风水观念...

  • 那些中国十大最美民居古建筑,你都去过哪里?

    福建土楼 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客家土楼,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 图文小编《杨浦、成毅》为你发布!秘密核基地的福建土楼

    令人称奇的民居建筑,是客家人智慧的结晶! 福建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主要分布在福建漳州南靖、华安,...

  • 福建土楼印象

    去福建,最值得一看的建筑就是福建土楼。福建土楼,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土楼产生于宋元...

  • 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 这个著名的景点有好多,也有更大的楼群,为了云水谣~留下了这些影像。

  • 福建土楼

    继续继续✌✌ 一、日常任务 1.早起 在7点前起床,并在营里打卡,完成。 2.阅读 听书,完成。 3.运动 小运动...

  • 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主要分布在闽西、闽南的永定、南靖一带。多年前,中原一带历经变乱,举族南迁的客家人几经辗转,来到闽西南一带的...

  • 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分布于福建和广东两省。有龙岩市境内的永定土楼,漳州市境内的南靖土楼、华安土楼、平和土楼、诏安土...

  • 福建土楼

    要是选一样最能代表中国的宗族关系的物件,我觉得一定是福建土楼了。 土楼的诞生就肩负着保护宗族关系,保护族人的使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福建土楼之建造与演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hi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