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将人类缔造的文明比作一条奔腾长河,河里流淌的鲜血是人们掠夺与厮杀的结果;而历史学家大多会忽略在河两岸的高地上,人们在那里其乐融融地生活,他们筑屋繁衍,高声歌唱,甚至建造雕塑。
生活,是人类最永恒也是最无敌的命题。她的外现是安稳平和的,相对静止的,让你联想到夏日午后的熏风或者是雨后泥土的气息之类的存在,似乎毫无杀伤力;但是她所向披靡,战争、疾病、情感气势汹汹地袭来,无一例外地分崩离析,分解成一块块闪耀着遗泽的碎片或自愿或被动地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生活场景
是枝裕和是擅长表现生活的艺术家,《步履不停》讲述的即是职场失意、多年不归的儿子携新妇夏日回家探望两亲的生活小事,其中穿插着过去的回忆。整部电影的时间跨度只有两天,镜头捕捉的尽是日本小镇平凡的夏日生活,古典吉他弹奏的主题曲统共在影片中出现了五次,与情节相契合,首尾呼应,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的配乐。
整部影片被夏日的蝉鸣与人物状似无心的絮语浸润,外现是一部温馨的生活剧,然而其平静的外观下暗藏波澜,从饭桌上比较死去的大哥纯平与主人公亮开始涌现紧张的氛围;随后当年被纯平救下一命的良雄来祭拜为他而死的纯平后,亮和父亲辩论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可替代都有其意义的时候达到影片矛盾的最高峰;祭拜哥哥的坟墓是影片中重要的节点;然后随着姐姐千波一家的离去,亮一家在度过了一个相对温馨的夜晚后整个探亲之旅划上句号。
电影主题的触角延伸得很远,除了包含日本文学中主要探讨的生死命题之外,生命生活的意义、人性阴暗隐藏的无可奈何也囊括其中,同时影片也影射了日本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子女与父亲相处存在情感隔阂的情况,日本社会外表热闹但实际人际冷漠的情况,也探讨了重组家庭如何相处融合的现实问题。
重组家庭的融合趋势
我很喜欢是枝裕和将人性的真相掩藏在生活的细水长流下的手法,包括《步履不停》的原书我第一遍看过去真的是和水流过去一样好像什么也不曾留下,看电影版之后再将原书掠影一遍又多了一些“啊,原来是这样啊”的感悟。
影片中的父亲代表的是人性中的傲慢固执,他完全不可能认同“人生不是只有在事业上追逐成功而已”的观念,他认为持有这种观念的人如同乱吠的丧家之犬。因此他刻薄而近似恶毒地评判事业上无成的良雄,同时不待见难以继承自己医生身份的儿子亮。然而他的这种顽固的刻薄又被他最后面对救护车却无力维护自己曾经医生的尊严时那无力的低头所软化中和。
没有完完本本的善恶,只有完完本本的真实,这就是生活。
母亲是本部影片中对逝去的大儿子纯平偏爱最多的一位,也是令人思量颇深的角色。她如初恋少女般化妆去祭拜自己儿子墓的举措让人毛骨悚然;她将女儿千波拒收的和服送给新妇由香里并之前委婉地提醒亮与其离婚;影片最后她近似失心地追逐黄蝶将其认作儿子的灵魂;其“罪大恶极”的一件事是要求良雄每年都来家中祭拜纯平,让他一遍又一遍地感受被嘲讽的屈辱,被提醒自己是生活的失败者的身份,以此来满足自己失去大儿子悲伤扭曲的心灵。
在刻画这一段的时候,母亲的脸一半被隐藏在阴影之下,眼神幽深难测而又可怖。是本片中人性阴暗难得的正面体现。
大多数的时候,是枝裕和还是采用相当平和的场景来表现人性的莫测变化,最典型的场景我觉得是由香里与亮夫妇间的随意调笑,亮戏谑地说:“女人非常可怕。”,由香里一面笑一面整理鬓发回答大家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很可怕。生活的光与影此刻交融。
相较之下本作中亮的姐姐千波是一个相对轻松明快的角色,她凭借清秀的外表,轻柔的嗓音在摩擦暗生的局势中充当缓和者的身份,但她终究无法避免生活中赤裸的冲突,她没有力量去直面这种冲突,所以她选择了自己理想的丈夫,选择了自己理想的生活,当起全职太太。当然……关于她对于分家的情节并没太懂,等下一轮再揣摩。
重新看完整部影片,内心是有一点压抑的,大概是日式叙述方式给人的普遍感觉。但是呢,同时又觉得生活就是生活,好的坏的不那么分明,善的恶的交融在一起,光与影你能区分但没有边界。那么就好好地活着吧,没有人可以取代一个人,生命的意义始终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