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习想法简友广场
读《论语》学做人2·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读《论语》学做人2·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作者: 龙门村夫 | 来源:发表于2022-11-24 15:36 被阅读0次

“由”,是指孔子的弟子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地人,比孔子小9岁,生于公元前542年,死于公元前480年。《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把仲由(子路)列在第6位,除了采用《论语》的相关记载外,还有3段重要的记载,可以作为学习《论语》的参考资料: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

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於耳。”

以上记载,记录了仲由(子路)年少时的轻狂到拜孔子为师,任蒲地的大夫时孔子的教诲,以及卫国内乱时杀身成仁的详细经过。

《孔子家语》各篇对仲由(子路)的记载较多,而且单设《子路初见》一篇。《七十二弟子解》篇对仲由(子路)记载相对简单一些:

仲由,卞人,字子路,一字季路。少孔子九岁。有勇力才艺,以政事著名。为人果烈而刚直,性鄙而不达于变通。仕卫为大夫,蒯聩与其子辄争国,子路遂死辄难。孔子痛之,曰:“自吾有由,而恶言不入于耳。”

仲由(子路)成为孔子的弟子后,除学诗、礼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几乎一生都跟随着孔子,“孔子容而爱之”。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仲由(子路)任季孙氏的宰,是孔子堕三都的主力。孔子周游列国快结束时,出任卫国蒲邑宰,后来还当过卫国大夫孔悝的宰。

仲由(子路)事亲至孝,是《二十四孝》中的第五主角,有《为亲负米》故事。仲由(子路)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二十四孝》是这样记载的: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在《论语》中,记载仲由(子路)的有41章,占512章的8%。仲由(子路)伴随了孔子大半辈子,孔子对他既有喜爱,也有批评教育。仲由(子路)好勇,孔子认为他最终会“不得其死”,果然,孔子一语成谶。

仲由(子路)是政事科的高材生,冉求(子有)第一,仲由(子路)第二(《论语·先进》11·3)。仲由(子路)为人耿直、率真,好勇力,有点跋扈,也就是“由也喭”(《论语·先进》11·18)。“喭”读yàn,鲁莽、粗鲁、刚猛的意思。也许是因为仲由(子路)“喭”,因此孔子觉得教给他的知识他一时可能领会不了,但孔子考他时,他有可能会装着懂了的样子,因此,孔子对他单独教诲。

孔子说:由啊,我教给你的道理,你都懂了吗?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不要不懂装懂。能做到这一点,才算是真的懂了。

在本章里,孔子教给仲由(子路)的,不仅仅是各个学科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的道理。对于道理或者知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知道而肯去学习,便是真知道了。总之,要实事求是。

关于本章的内容,《荀子·子道》进行了扩展式描述:

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曰:“由,是裾裾何也?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非维下流水多邪?今女衣服既盛,颜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谏女矣?由!”子路趋而出,改服而入,盖犹若也。孔子曰:“志之!吾语女。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色知而有能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

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口头政治报告上引用《论语》中的这段话来强调要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他说:“什么是不装?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夫子的学生子路,那个人很爽直,孔夫子曾对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得就是不懂得,懂得一寸就讲懂得一寸,不讲多了。”毛泽东还是引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来要求各地要讲真话,打仗缴枪不报虚数,他说:“关于要讲真话,我们现在发了一个通令,要各地打仗缴枪,缴一支讲一支,不报虚数。我们曾经有个时期分对内对外,内报一支是一支,外报一支是两支。现在我们专门发了这个通令,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支为一支,两支为两支,是知也。这些问题解决了,我们党的作风就可以更切实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论语》学做人2·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mz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