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一下,我今天写下的文字,绝对没有任何歧视的主观故意——我写的是事实。
我今天下午出门的时候,正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38°C,无风,天地之间,笼罩着呛人口鼻的烧烤模式。我坐在有空调的公交车里,百无聊赖地浏览着街景。
公交车缓缓停在一道白线之内,等着绿灯的到来。机动车道上,轿车们,全都车窗紧闭,多数的车内,只有司机一个人,一边驾驶着爱车,一边欣赏着悦耳的乐曲,一边享受着冷气拂面。非机动车道内,挤满了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车手们的头部、颈部,全都汗水直流,背后的衣服,也都暗了颜色。人行通道里,有人淡然,有人木然,有人茫然,也有人欣欣然。
绿灯亮起。送外卖的,冲锋速度最快。送快递的,也在不甘示弱。最悠闲的,倒是那众多的小轿车,不紧不慢,鱼贯前行。至于公交车,仍在继续着循规蹈矩,仍在履行着按部就班。
我在想,如果那些最先冲出停车线的人,当初在那些一套又一套的试卷、模拟卷面前,能够轻松应对,或者,能够再努一把力,估计此时此刻,应该坐在小轿车后座上,至少坐在驾驶员座位上,或者,根本用不着东奔西走,而只需在写字楼里,一边踱着步子,一边调兵遣将、指点江山、决胜千里。
课堂上,一堂课的时间是平等的,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话语是平等的,一套一套又一套的试卷,更是平等的。唯独学生们付出的努力,千差万别,参差不齐。量变的积累,终究是要导致质的飞跃的。
改写学生们人生轨迹的,把学生们分成三六九等的,恰恰是一套一套又一套试卷。一套一套又一套试卷,决定了您在酷暑严寒中,以怎样的方式谋生。
这个操蛋的氛围中,总会弥漫着层层虚幻,把不一样说成一样,把一样又说成不一样。然而现实一直骨感着,不一样还在不一样,一样还在一样,没有发生过一丝一毫的改变。如果您想知道,请您撩开层层虚幻。
曾经有一位浙江老板,发现自己的儿子沉溺于游戏无法自拔,便命儿子请假三天,跟着自己屁股后面去向客户讨要余款。亲眼见证父亲谋生的艰难之后,那个儿子知耻而后勇。
曾经有一个上海菜贩子,发现自己女儿学习不肯用功,便叫女儿告假一周,让她陪伴自己奔波于批发市场与零售菜场之间,每天凌晨一点前必须到达批发市场,每天早晨五点前必须到达零售菜场,并且风雨无阻。仅仅体会了两个来回之后,那个女儿便深有感触地说,相比母亲挣钱的苦楚,自己在学习上的付出,真得连毛毛雨都算不上呃。
诸如此类的身教重于言教的事例,简直浩若烟海,有的取得了预期效果,也有的终究还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于是,上一辈人把没有实现的愿望和梦想,一厢情愿地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残酷的事实,不断地告诫人们,不要试图用自己的一生去证明父辈谆谆教导、耳提面命的重要意义。然而非常遗憾,这类的证明,一直在进行着,一直在重复着。
所以,停车线里的风景,一直都在,变幻的,只是不同的季节。所以,最先冲出停车线的,一直都是那些争分夺秒的人,只是换了不一样的面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