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的话语纷落在耳际,
你我沉默不回应。
牵你的手,你却哭红了眼睛,
路途漫长无止尽。
多想提起勇气,好好地呵护你,
不让你受委屈,苦也愿意。
那些痛的记忆,落在春的泥土里,
滋养了大地,开出下一个花季。
风中你的泪滴,滴滴落在回忆里。
——庾澄庆《春泥》
1
每当听着这首歌,心中的忧伤便难以抑止,幸福为什么总是如此短暂?说好的海枯石烂为何转眼就化为云烟?恋爱的生离死别为何要不断的上演?
“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若非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扑鼻香。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世间真情,惟有风月最销魂。
时光真是无情的爱人,再美的时光,都不是现在时,是分手的回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回首往事如烟,情人渐行渐远,孤单依旧如影随形,客居的异乡没有慰藉。
2
夜幕降临,江城的风又开始肆虐,将夜空吹的鬼哭狼嚎,这样的夜晚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开窗望远,远处虽然还亮着稀疏的灯光,但是夜的沉黑从高空铺天盖地下来,仿佛将人压在一个窄逼的空间里,压抑的透不过气来。风仍旧是呼号不停,一上身来,便觉浑身的毛孔都被冻住了,牙齿颤抖,浑身哆嗦。风吹着细雨,窸窸窣窣的在树叶上回响,那醉入愁肠的桂花的清芬便在空气里渐渐散去,直到凋零。
这些年,人世沉浮,悲欢笑哭,在经历了繁花似锦之后,孤单竟然一如既往,如影随风,仿佛一切还没开始,细想竟是人到中年。季节交替轮回,荒废了旧时光。此时,忽然忆起六年前的一个愿望,是想为《红楼梦》中的女儿写书立传,当时提了笔,终于又搁下了,那时的欢乐,是用幸福去丈量她人的悲伤,漂亮的辞藻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于是,丢下便是六年,光阴真是不舍昼夜呀。今夜此时,望着镜中的自己,已然两鬓斑白。这夜的凄凉和着痛苦的记忆,恰如曹雪芹著书黄叶村的窘迫和绝望,仿佛让我看到了贾府被抄,满天风雪里,众人哀声号哭的悲恸与无助。
怡红院、绛芸轩、潇湘馆、蘅芜院、藕香榭的梦幻之美还历历在目;起诗社,联诗韵,才情纵放,推杯把盏,女儿们的笑声、歌声、打闹声还在耳畔回响。而今,大观园早已是人去楼空,“蛛丝儿结满雕梁”。美好真是永恒的短时光吗?美丽的事物也终归只是昙花一现吗?想着大观园已秋风瑟瑟,万物萧萧,进出的大门紧锁,青苔满了门楣,荣国府也不知几易其手了。当百花凋零,繁华散去,人们早已忘却了那些繁华与凄凉的故事,慢慢忘记了《红楼梦》中那些可爱的女儿,那些鲜活生命和她们的青春飞扬。
于是,我沉下心来,觉得是时候了,真的,是时候为这些死去的女儿写书立传了。她们不只是在小说中栩栩如生,在现实生活中,她们一样真实灵动,仿佛就在我的生命里活过一样。惟有孤独才能体验痛苦,惟有经历痛苦才能体验人生。像曹雪芹一样,只有经历了人事沉浮,世间沧桑的人,才能进入人物,才能更加用心去体验和触摸那些心灵的柔软。
3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当我再次念及“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时,便觉热泪滚烫,彷佛在心灵深处摸到了她们的灵魂,心中的思绪滚滚而来,从春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来,从三国“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愁思中而来,从唐诗“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叩问与无奈中来。一声喟叹,生命不过是流光容易把人抛,悲欢离合总无情,这或许是我多年放不下红楼女儿的原因吧,纵然时间荒芜,纵使化为尘埃,也忘不掉她们的灿烂笑容。
2015年10月31日初稿
2016年6月4日修改。
有温暖,有快乐!有传说!更多精彩尽在微信公众号:百万传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