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145437/7271bbc77751f0ba.jpeg)
一直在路上,却很少写到路。
路有多种,家乡路,心路,但分支的路有千万种,而我只记只认这二条路,别的都在忽略中,或许有的未想到,起码暂且这么说。
没有家乡路在先,心路无从说起。
清晰的弯弯曲曲的路,先是尘土飞扬的,即使那时没什么单车,只有木制的推车,也会扬起纷纷尘土,一路上那些人的衣服无不满身是灰。那时的灰,常是用手巾来甩打衣服,一通甩打下来,衣服又新色了,虽然不能完全打干净,也算干净了,起码人们习惯了那种带有灰尘气味的净。
那时的日杂店,开在多年前地主留下的一个大户里,大户中又住了多户人家。每每去南杂店,除了买东西,几乎都是到那儿守着,守什么也不记得了,说不清了,只记得出出进进的都是拿着用纸包着的货,从乡路来,回乡路去,都被我认出了是谁谁谁,也许来这是守闲的吧,闲得有点滋味。
说这个,其实是记得去这南杂店的路,因为这条路上住着熟悉的人,他们曾是南杂店的常客,直至多年后,他们的命运就被这路迎来送往了。
这路,聚集着上下左右屋子里那群小孩,当时没任何买来的玩具,却玩得不亦乐乎,兴味十足。
他们玩泥巴,玩棒子,玩弹弓,玩爬树,玩躲猫猫,玩……数来应该有十多种游戏,这些都是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和谐共处。
除了这些玩,另种高雅的,便是在这条路上,常常聚在一起,听乡村说书人有声有色地说传,比如罗通扫北,水浒传,三国演义,封神榜……人们围坐一块,聚精会神地听,听得入神了,总是要求说书人多讲讲,再讲讲,弄得说书人老婆来了几路催回家吃饭,或催回家睡觉,都在一拖再拖中,最后被他老婆来个警告,明天不许讲书了,这才罢休。
这一路除了灰尘土味,就是书味。
自从说书人讲了几大名著,讲了各种名人传说,挑起了小孩们的读书兴趣后,这路又变得不一样了。因为这说书人是个名落孙山的有学识的人,被出身不好给影响了,但并没影响他的求知欲,自学了一肚子文化,所以他说书,也同时育人,这样的一带一路,在当时可是挺让人敬仰的,不用请师,小孩们就已入门了,懂一些课本知识,如天才般懂了。
一路上,读书朗朗,因为当时排队放学,有路队长维护路队纪律……
(再续)
![](https://img.haomeiwen.com/i6145437/62dfd891435af0f5.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