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个想做产品经理的人,现在才读这本经典的书,似乎有点尴尬。
《结网》的名称太响,盛名之下,多少有些难副。它并没有行文十分严谨,逻辑调理清晰,甚至杂乱。就好像本没有路的地方,踩出了路。现在看来,之前凌乱的脚步,蜿蜒的道路,会产生一种失落,路明明那么明显,为何不走?
想来,我已经身在了互联网时代之中,站在了巨人肩之上。时间虽然过去了,但零散间也给我惊喜地发现。
途中,照例做下笔记若干,在此梳理成文。
产品经理的进阶难度:
日常工作
收集分析竞争情报:竞争对手动向、行业趋势与机会、产品运营数据、用户反馈信息。
这些工作不一定每天都要做,但一定是由相对规律的。对于容易忽略的工作和间隔时间长一点的工作,放到日历中,设置好重复的频率。
阶段工作:
预测竞争对手的行动,并制定相应的方案。
战略工作:
这是一个很大、很空的话题,但这是产品经理的天职。我认为可以通过下面几个话题,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如何审视?产品内部(模块之间)、公司内部、产业(链)布局。
如何发现新机会?业界动态。
达到的目的:为产品演变、增强、引进提供建议。
目标用户: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需求没有被满足。从什么地方入手,取决于目标用户。先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再满足“边缘”用户的需求。这其实是,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变简单的方式。
用户价值:
在做产品的路上,我们或许已经走的太远,而忘记出发时的目的。最近百度因为魏则西事件,正处于风口浪尖。在百度产品路上,他们或许因为商业价值,或许因为KPI,而跑得太远,反而忘记最初单纯的想法”做最好的中文搜索“。希望百度能牢记自己的用户价值,也希望每一位产品经理能时时刻刻不忘用户价值——少一份妥协,多一些价值。
产品在战略布局中的地位:
举一个俗气的例子:产品就好比中国古代的公主,她们身上从某个时刻起,就肩负起各种使命:比如说和亲、帮助颠覆朝政、为皇帝掌管私事。虽然每一个公主都有一个做最好的自己的梦,但在历史的大环境中,认清自己的地位,并且早做打算,还是有益的。通过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到,这种使命也非一成不变。
产品在战略布局中有两种地位:
现金牛;
平台产品;它的特征是:强需求+频发需求
成本:
除却研发成本,请对非研发成本保持重视。
非研发成本包括:推广成本;教育用户成本。
闭环:
一系列帮助用户完成的环节,这些环节可以对应任务可能出现得各种情况。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的作用在于,让我设计产品时,脑子中有一根弦始终绷劲。
书中例子如下:
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来思考问题。把网站中一些基础失误抽象成对象,只提供一些访问他们的方法。臭事百科中,臭事可以抽象为对象,操作这个对象的方法有列出最新臭事、列出最臭臭事、查看某条臭事、通过标签列出臭事、发表臭事、审核臭事等。另一个重要的对象是审核人员,操作这个对象的方法是创建、删除、列出审核人员。登录状态也是一个对象,当用户登录时,它才被创建出来,所以对它的操作是创建和删除。
不知道大家明白这种意思了吗?
推广的效率:
朋友在用>广告>朋友告诉我
项目管理:
在将产品设计文档转化成真是的产品,这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大量的资源会被投入进来,没错产品经理会成为团队的灵魂人物,这大概就是所谓的leadership,虽然产品经理没有头衔,但当之无愧。
竞争情报要研究那些?
竞争对手信息:他们的创始人背景、公司沿革、财务状况、用户规模、组织结构、激励体系等。
研究竞争对手产品:可以知道他们做到了什么,也可以猜到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可能的核心概念是什么,但是无法知道他们是如何做到的,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挖人来完整地复制这款产品背后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流程。
用户信息:用户的性别、年龄、地域、兴趣爱好等。
市场信息:某个市场目前的规模有多大,发展趋势是怎样、份额是如何划分的、我们占到多少份额。
技术信息:竞争对手运用了什么新技术来提升用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产品经理需要把竞争情报有意识的传递给技术团队。
产品信息:竞争对手的核心概念是什么,流量分布是怎样,体验上有什么细节,我们和竞争对手比,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环境信息:多维度看。
社会环境:政策法规、经济状况、城市化进程、家庭结构、工作模式等。这些因素对产品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产品使用环境是微观的环境,观察用户具体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可以为用户想得更多。
SMART原则:
S:具体。“优化注册流程”这句话显然不够具体,为什么优化,优化哪里,怎么优化?
M:可衡量。
A:可实现。
R:相关性。确保当前目标与整体目标一致,不要做不必要的事。
T:时限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