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不喜看游记,尤其是只记录着路线,食宿,各色已经商业化了的景点介绍的游记,因为始终觉得它生硬不堪。可是《万水千山走遍》也是游记,我却读过了不止一遍。
“我们曾经飞过千山万水,飞越过成千上万各有悲欢离合的芸芸众生。”是的,这是这本书封面上印着的字,如此便知晓了,三毛走遍万水千山看得是什么?她看的是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她悲天悯人的胸怀让她总能看到风景之外小人物真实的生活和情感。
墨西哥,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三毛走过美洲这些国家,跟随着她的脚步,我们看到了异国的风情和流淌在时间长河中的故事。
“虽是游客的节目,只因长篙在自己的手中,身份转变成了船家,那份生涯之感便是很不同了。”三毛便是这样,无论她走到何处身在何方,总能反客为主,仿若自己便是在那里生活了许久的人。在墨西哥,她不要约根的安排,走街串巷,不避讳贫穷和脏乱,用自己的眼睛和脚步去领略这个国家,她看风情,看风俗,看人,如生活在那里的人般体会,又保持着身外人的清醒,清醒地思考。
在那个把巴士叫做青鸟的地方,三毛不看它的工业城镇住宅区,不看它尽现的繁华,因为她最爱的始终是最基层的大众,所以她不避艰苦去的也都是穷乡僻地。她坐在城内的广场上看形形色色在忙碌生活的人,她去青鸟都不到的村落,她敏感似小兽,总能发现一个地方的美和它独特的气质,洪都拉斯,那里有很多青鸟不到的地方。
“谁喜欢做一个永远漂泊的旅人呢?如果手里有一天捏着属于自己的泥土,看见青禾在晴空下微风里缓缓生长,算计着一年的收获,那份踏实的心情,对我,便是余生最好的答案了。”在哥斯达黎加三毛见到了她梦中的相思农场,她不描景不画物,她写人,写的是中国移民,是背井离乡却依然爱国爱家的“中国农夫”。他们在异国他乡开设农场,活得也是风生水起。哥斯达黎加是个没有离情的异乡。
巴拿马虽又是陌生的一站却有家人在等待着她,家族聚会能让她暂时忘却身在他乡,载不动的同胞爱又使她临行流泪。
至此三毛的行程完成了一半,而接下来的目的地哥伦比亚,显然相比较而言这个国家没有给到三毛很好的印象,开篇便被她称作“一个不按牌理出牌的地方”。这个国家也被旅游参考书上称作“强盗国家”,是一个把“欺生”演绎到极致的地方。三毛在这里也毫不例外的被欺了一把,她被出租车欺诈,被租住的旅馆随意涨价,就连卖食物的小商贩也是收了钱却不给食物,就连警察也是粗暴的,离开哥伦比亚后的纪念却是她的行李被割开了口子翻得乱七八糟。三毛说,那是哥伦比亚,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
而在哥伦比亚纪行的最后三毛却又加了一篇附记:一封给邓念慈神父的信。在这封信里她向神父道歉,“我的心里非常的难过与不安,在我的文字中,无意间伤害到了您的情感和国家,虽然并不是故意的,可是这件事情的确是我个人在处置上的粗心和大意。”即便在哥伦比亚的旅行中碰到的这些不诚实的事情是真的,她还是愿意放低姿态来道歉,她尊重神父并诚恳的请求神父原谅宽容。这便是三毛,敢写敢说敢爱敢恨又勇于承担并设身处地能体会到他人情感的三毛。
在这本游记中,真的,我最喜欢的便是“厄瓜多尔纪行”,因为始终觉得这才是三毛,才是真性情的她应该生活的地方--哈娃哥恰--心湖。
这一篇讲了两个故事,三毛的前世--药师的孙女--哈娃--一个在十九岁时离世的被现今世界统称为南美印第安人的女子平凡的一生。和外祖父相依为命,和英俊的打猎青年结婚成家,她善良勤劳,最后却难产而亡。她沉静平凡的生活是三毛一直所向往的,可三毛却给了她一个悲伤的结局。
而今生,在银湖之滨,三毛告别米夏,不顾马各(她的朋友)的劝阻,坚持来到了封闭的印第安人村落,她觉得归乡了,一个人在这里住了下来,和印第安人生活在一起,她的心思,在这儿,“简化成零”,再没有尘世的喧嚣。可是最终还是要离开,告别了那青草连天的乐园,或许只有来世才能再见。
也终于到了最后一站“秘鲁”,在那里三毛的高原病--索诺奇也发挥到了极致,几乎打垮了三毛的身体。在路上,其实真的不是他人眼中的浪漫,身体不佳,住宿条件差,让三毛多了落魄的阴霾,可是她永远没有被打倒,反而随遇而安,还在对抗索诺奇的时候认识了安妮,并且拖着被折磨的身体来照顾同样犯了高原病的安妮。安妮是个有故事的女子,而三毛却从未问起,她一直都是极其尊重别人尊重生命的人。
在看完废墟玛丘毕丘回程的时候他们却遭遇了大水,被困。而三毛有多次的机会可以和米夏乘上车先行离开,可是她却选择了帮助老人孩子妇女,她强拦旅行社的车,她和警察对抗,和导游对抗,为不相干的人争取乘车回去的机会,这样善良而强悍的三毛,让人敬佩油然而生。终于到达了古斯各,她依然不肯休息,去警察局迫他们派车去接余下的人,而那些人和三毛毫不相干,并不相识,到这却是她悲天悯人的真性情。
旅行结束了,万水千山走过了,三毛描绘给我们一个宽阔的世界,可在那个世界里是否也有她所追寻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