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
2016年
下半年
开始啦
这两天,我看到朋友圈很多伙伴都在告别上半年。
上半年,再见!是的,告别过去,也意味着新生。
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也没必要懊恼。
你说,你要新生了
你说,你制定了新目标
你说,你开始行动了
很好,有新生的样子。
只是,我们的目标、行动能坚持多久?
最后,还会不会像以前一样,不了了之呢?
之前的我一定会是最后不了了之的那个。
一开始我一定会制定一个看似完美的计划,然后“虎头”式地开始,然后就没然后了。
我败给了完美的计划,后来,但凡我有想法,开始回归自己的现实,制定适合自己的最小行动清单。包括还在进行中的100天个人成长主题写作。
最近,我们开始带着更多伙伴制定适合自己的最小行动清单,把想法行动化。正式开启了下半年的新生成长之旅!
如果你也有想法,有新目标,也正在行动,不妨看看下面我们成果派的伙伴们是如何把想法变成行动的。
如何把想法行动化,离不开成果派的核心理念及成长路径:
- 想法行动化
- 行动成果化
- 成果品牌化
今天我们重点聊聊第一步:想法行动化
在我们制定行动计划时,就会要求大家至少回答21个问题,最终制定出来的21天最小行动清单,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都还一些疑问,我们进行一对一进行辅导。
今天,也把如何一步步制定最小行动清单系统地分享给大家。
最小行动制定最小行动清单,离不开三个要素:
- 1.目标
- 2.合理
- 3.可视
一、目标
目标当我们有想要改变、成长的想法时,看到更多的是那个美好的成果,那个想要呈现的成果。
为了实现所制定的成果,就需要有系列行动、就要有行动目标。
关于行动目标需要考虑3个方面:
-
1.清晰:明确、可视
我们的要对每个行动都有清晰的目标,还要让目标可见。比如,我最早制定的21天成长计划并不是跑步,是知识体系管理。对于这个知识体系管理我是不明确的,没有概念,也还没时间去做系统化地了解,到底我要学习什么?有什么书本、课程?和谁学?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模糊、不清晰的。我随后就先放弃了。
也有伙伴制定的是运营主题学习,我会和他沟通确认是否有清晰明确的课程、学习书本等?如果不清晰,21天后,也不会有太多的成果。
还有伙伴制定的是21天写作,对于写作这个目标,我们要有确认,写什么主题,要写多少?等。
如果目标不明确,看不见,就很难制定最小行动计划。
-
2.心动:喜欢 or 痛点
心动有两个方面:
一是真的喜欢,兴趣爱好,不管如何,就是喜欢,就是想做;
二是真的痛点,与生活、职业相关,不做会死;喜欢自然就会心动。
喜欢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平时说的兴趣爱好,只要是我们真的兴趣爱好,会排除一切,乐此不疲地做着。比如,写作的伙伴都不是因为职业要求,都是兴趣爱好,喜欢做。如果痛了也会心动(一下)。
我的21天成长行动是早起跑步。相比先前的知识体系管理,健康问题更让我痛。自从写作以来,就很少跑步锻炼,身体也经常发出警报信号,我明白,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免谈了。这也是我为什么心动(痛)。 -
3.聚焦:多选一、专注
我们伙伴中有制定早起,早起后安排了很多事情:运动+阅读+记录);还有伙伴制定英语学习计划,里面有好多项目;还有学习形象课堂的,也有很多小项目,计划。
在一对一沟通确认的时候我会建议,选择一项参加21天的行动打卡,其他小项也在打卡之外持续做着,聚焦专注一项。我们常常会“贪”,我想到之前败给完美的行动计划,都有一个共同点是:多。因为我要完美,就什么都要计划进去,越完美就越多,越多就败得越惨。
二、合理
合理有了明确目标之后,就要将行动合理化。
- 1.盘点:能力和资源
关于合理化,第一个就是盘点。
我们要盘点一下现在的能力跟资源,如果制定的行动,超出了现在有能力、资源太多,会很容易就挂掉了。你说超出说明是挑战啊,这没错。但是,我想说,如果超出太多,可能第一天没问题,第二天咬咬牙也完成了,第三天、第四天呢?很有可能因为超出太多,计划目标太高,就放弃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之前会出现那么多“虎头蛇尾”的失败的完美计划。
比如:有伙伴的早起,早起后安排了运动、阅读、输出等,这时就得评估一下,我有早起的习惯吗?如果要完成这些,需要多早起来?为了早起晚上得多早睡觉?早睡能做到吗?等等一系列问题,我们都要盘点清楚。如果现在能力还达不到给我们想要做那些事儿,就要做减法了,降低目标。我是不是可以先培养早起的习惯,如果之前是7点起的,在没办法提前早睡的情况我是否可以尝试先提前是点起10分钟,慢慢地往前推进,当我能较之前早起30分钟时,我可以安排这30分钟要做什么事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2.时间:预估时间、合理安排
如何安排每天的行动时间,不是安排了就可以的。
在安排时间之前,一定要先评估每天完成所制定的行动需要多少时间?
比如,我是每天5点起来,运动3公里,我安排的时间是一个小时。有伙伴说,按你6分钟/公里的速度,20分钟内就可以完成了呀,用不了一个小时。没错,如果只算跑步过程的绝对时间,确实是20分钟以内就搞定了。但是,为了这3公里,我从起来-简单洗漱-下楼-跑步-完成-回来洗漱,前前后后对整个项目需要花费就要一个小时,20分钟肯定搞不定。
所以我们要评估的是完成所制定行动,整个项目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如果之前没有做过,就要从头开始做几遍,就能评估每天需要花多少时间了。
在评估好时间后,就要合理安排每天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最好是要可控的。
原来我把跑步安排在了晚上,后来有伙伴提醒我说,你确定要晚上吗?晚上你经常加班、又要写文章、有时还要应酬什么的,晚上时间是你可控的吗?我一想,是啊,这个时间是我不可控的,经常有冲突,这样安排是不合理的。我能自己自主掌控的时间是早上8点前了,8点前不会被干扰。为什么定5点,因为怕太晒了;当然了,平时也是有早起习惯,不然也是要跪下的。
-
3.拆分:拆分成最小行动
有时候我们定制行动计划会感觉好多,项目好大,不知道如何下手。这时就需要我们根据的能力,把项目任务拆分成最小行动。
比如,有伙伴说要每周看一本书,我就会建议,先把书本的目录和页数看一遍,在了解书本的框架及总页数后,就可以按章节或页数,拆成7份,每天完成一份即可,这样就能明确每天要完成多少量了。
三、可视
可视在制定行动计划的时候,我们要做到可量化和可视化。
-
1.量化:行动计划可量化
在制定行动计划时,一定要是可量化,可衡量的。
比如我跑步,就可以按里程或是时间维度来量化;有伙伴制定学习运营或是PPT课程,有明确的课程体系,就可以安排每天一个课时了;阅读的伙伴,会明确每天阅读多少页数,或是阅读多少时间;写作的伙伴,我会和他们确认每天写多少字。量化的好处是,能明确知道自己每天做什么,具体要做多少,就会提前安排好其他事情,能合理安排出时间来完成。
-
2.可视:行动结果可视化
行动结果可视化,和量化有所不同。
比如,写作计划,每天写1000字,每周发表5篇。其中,每天写1000字,是量化行动计划;而每周发表5篇,是可见的行动结果。可视化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自己能看得见行动结果。再比如,有伙伴是每天一篇总结工作笔记,每天一篇是量化的行动计划;那可视的结果呢?我们最终确认的是至少300字,这300字是可视的行动结果。
如何制定最小行动清单,就可以从以上三大方面,明确目标、合理安排、量化来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最小行动计划。
有了最小行动计划,又如何才能保证行动计划落实、实施呢?
这就离不开可靠的支持系统。
可靠的支持系统
支持系统支持系统有三个方面:
- 1.同行者:有21天成长训练营伙伴;
-
2.监督:痛点+意义
-
3.奖励:心动+一定要
- 1.同行者
我们经常做计划,然后行动,只是常常是一个人在默默地做着,做着做着就不了了之了。一个人是最容易放弃的,反正也没有知道,也感受不到成长的变化及收获。离不放弃就差成果派的同行伙伴啦。
当然了,同行者里有相同行动主题的伙伴,有榜样,有导师等。一个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 2.监督:痛点+意义
监督机制也很好玩,没有监督体系,也很难持续。
第一个是痛点问题,我在确认行动计划的时候,我都会问一个共同的问题:“每天10元的成长基金,够痛吗?要不要加码?”
每个人对10元的感知是不一样的,比如我可能觉得10元无所谓,哪天任性了,不做就不做了呗,反正又不痛不痒,如果是加码,加到50、100呢,我可能就会痛了。逼着自己会去完成。第二个是给成长监督基金赋予一个意义。比如,每天10元的成长基金,我附加的意义是每天的午餐钱,如果没完成,第二天就吃不了午餐了,这是惩罚性的意义;还有一个是奖励性的意义:每天10元是我想要买心仪很久的运动智能手表的,如果一天没完成,那就要更久时间才能买到了。你看,只要我们对金额、数字附加一个意义,就更能促成我们持续的行动。
-
3.奖励:心动+一定要
奖励机制也能让我们的行动计划变好玩。
首先,奖励是能让自己心动的,有足够的诱惑性。
比如我在完成21天跑步运动之后,我要奖励自己一块运动智能手表,这是我想了很久,诱惑特别大。其次,奖励的是一定要,同时,也是没完成,就不能要的。
比如,有伙伴说奖励一次旅游,我会确认去哪里旅游?如果没有完成,是不是就不去了。如果不是,那这个奖励的诱惑就会失效;或是有伙伴说,完成后,奖励自己一台平板,如果完不成,至少半年内不能买,这样奖励,才会有足够的魔力。所以,以后如果大家有心仪的东西,可以选择逼自己完成某一个行动之后再入手,既能成长,又能收获,何乐不为呢!
经过这样一系列动作,我们就能建立一个较系统、完善的,适合自己的最小行动了。找到同行伙伴,加之有监督和奖励双系统,21天下来一定能收获专属自己的成果。
最后,纵使我们有完美的计划,还不如不完美的行动。
行动大于计划不完美的行动永远大于完美计划!
期待大家的行动与成果!
[84/100]
如果喜欢本文,欢迎转发分享!
如需转载联系授权并注明出处:
来源:简书,作者:陈sir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