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能经常会问: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为什么还要读书呢?想要什么,上网搜一下不就都有了吗,既便捷又高效?你读得过电脑吗?
我都毕业了,读了那些多年书,现在终于不用读书了,现在有工作,有钱赚,过得还不错,为什么还要看书呢?
说得好有道理,竟然无言以对…
王烁先生新书《我们为什么总是看错人》,王烁先生是财新网总主编,10多年来,只看英文书。起初看不懂的,但也绝对不糊弄,一个个单词查过去,又擅长总结。一直特别喜欢王烁先生的文章和观点,特别通透。
只读英文书.jpg关于读书,他提出了 六个问题:
Q1:读书了不起吗?
读书只是一个分配时间的决策,只存在适合不适合的问题,不存在读书比不读书更高贵的问题。
是的,读书只是我们时间分配的问题,也只有自己知道适不适合的问题,没有什么你读书你就更高贵。所以,不要以为我读书多,我就傲娇(可以装X),也不用认为我没读什么书,就自卑了。
读书是认识自己,理解社会的一个途径,有的人从来不读书,但是对人对事判断极具穿透力,经常我们会遇到和一些没读过书的老者聊天,发现他们总是那么智慧,这种不学而知,是不是更牛?另外,也不要以为我读书多,就起傲娇范,或许只是你适合通过读书来理解社会,有可能是捷径,但有时候可能是最笨的方法。
所以,读书是一种时间分配问题,结果也是不同,无需拿来比较,也不是什么了不了不起的事儿。
Q2:读什么书?
这个问题既无答案又有答案:一方面,读书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不可能有普适答案。另一方面,近代以来的中文著作,难以与西文著作相比。中国如果能像现在这样再走20年,世界一流的学问和学问家会在中国大量出现,但那时我就老了。
现在读什么书,是有答案的:要读西文书,首先是英文书。如果想读书,首先就要达到能英文阅读。
所以,我们不要经常问别人要书单了。你开的书单,不一定适合我,不一定就能治得了我,就像我不能拿着别人的药方,给自己抓药吃吧?
先了解弄清楚自己要解决什么问题,就着问题,再找到相应的书本,那么,这些书就是我们要看的书,最适合自己的。如果是英文书,对英文能力是有要求的,也算是一种门槛。(可以开始学习英文了)
Q3:为什么读书?
小时候,读书是为读而读;
大学时代,读书是为了做学问,也是为了打发时间;
工作以后,才是真正为兴趣读书;
为认识自己,为理解社会,为解决问题,而读有用之书。终生学习,学以致用,这个用是什么,是最私人的题。
不要以为毕业了工作了,就不用读书。我们大多数人都被“读书”二字虐过,在我们经验中,读书是严肃的、痛苦的,读书是为了各个考试而读的,大多数人都停留这个体验,你说,好不容易毕业了,终于可以不用读书了,还想让对读书产生兴趣,基本无望。
所以我们要改变自己的读书观念、升级读书系统。
Q4:为什么互联网时代还要读书?
时代不同了。有互联网+Google+Wikipedia,极而言之,可以不读书,等问题产生再按图索骥。这样做的前提是能自由地产生问题意识,要有超强的学习能力。这种人少见。
大多数人还是需要读书,在阅读中激发问题意识,与现实观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普通人的出路。
是的,即使我们现在能快速自由地找到各种问题的答案,但是会发现,如果我们随意搜索或是问题不够精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在巨量的无效信息之中,不能快速的辨别有效或是直接能解决问题的信息;如果不会提问,上网搜索解决之道,效率往往是最低的,机会成本不比从读书中习得的提问问题和独立思考能力不。
所以,纵使我们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如果没有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提不出有效问题,那我们会很快被吸入信息黑洞中,无法脱离。这个时候,真正会读书、把读书当做日常就显得更为珍贵了。
Q5:读书需要什么?
一谈到读书,我们总觉得有很多需要准备,比如需要一块专门的时间、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需要这个设备、那个设备…
其实,没有那么多需要,王烁先生说了两个需要:
我读的各种书,读到后来,都摸到同一个天花板。数学非常行,结果非常痛苦。忠告各位读书人,如果还在大学,其他课看情况,一门英语,一门高等数学,要拿优。
学好英语也就意味着你有能力阅读英文书了,学好数学,我想是读书需要逻辑思维能力,带着问题去学习,有思辨思维和能力,便能读好书了。
Q6:读书跟做人有什么关系?
在读书中我们与历史血脉相连。试以儒家而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的一条主线。天命在我,则是儒家的另一条主线。前者刚健后者骄妄;前者君子儒,后者小人儒,两者之分,惟危惟微。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
王烁先生是告诉我们做为一个读书人,要做一个刚健的君子,而不做小人,就像他自己的生活方式一样:学习不走捷径,读书不求名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快乐并有所得就可以。
今天分享出来,与各位读书人共勉!
[16/100]
本文属于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简书,作者:陈sir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