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晓雨Esse
我认真做人,努力工作,为的就是当站在我爱的人身边,不管他富甲一方,还是一无所有,我都可以张开双手坦然拥抱他。他富有我不用觉得自己高攀,他贫穷我们也不至于落魄。这就是女人努力上进的意义。——《离婚律师》
但在我看来,这不是全部的意义。
1
“女孩子,不要那么累”
这是最近几年里我听到最高频的一句话了。说过这句话的人分别有我的母亲、朋友、前同事,过年来串门的邻居阿姨,还有大学毕业后很久没联系,在某天深夜突然来找我唠嗑的舍友在结束语之前扔下的“闺蜜箴言“。
说真的,我特别理解她们出于怜惜和爱护的心理对我说出这句话。但关于「女孩子到底要不要把自己搞的那么累」我有不一样的观点。在诺大的都市里那些步履匆匆,御风而行,永远踩着时间鼓点在做事情的单身姑娘,无论活得多精彩,总是让看客们多了几分“心疼”。在我看来,她们并不能一概而论,这部分人群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累而不知其所累,是湮没在时代洪荒里裹着疲惫感沉溺下去的沙,没有方向,没有后路,只是为了活下去。
第二类,累而忠诚其所累,选择自己相信的,坚定自己选择的,无论外在的环境是什么样,她们都忠于内心,热烈扑向脑海中规划好的梦想之城。
第三类,累而享受其所累,在围墙外面的人觉得她水深火热,置身其中却能够以清醒的头脑和缜密的步伐,稳扎稳打,给生活圈出一片自在的空白。你觉得她过于拼,其实她只是觉得这个世界的美好事物格外可亲,忍不住想要靠近。
换句话说,最后这类人,不是为了“让更好的人来爱我才努力”,而是发自内心的喜欢着向前冲这个荆棘过程,并不局限于最终结果带来的成就感。
看古龙的小说,我最钟意的一个角色是苏樱。她的美,不在皮相,而是一股介乎于凛冽与温柔间自在而成的独立韵味,是不灼人的,亦是不轻易被击破的。
小时候说不上为什么那么喜欢她,现在才懂得,因为苏樱的独立,坚定,和与这世界相处起来的独特平衡之术,让我相信,她这个人是有骨气的、有底气的,单是“做人”的这点道行就不是普通女子可以比肩的。对于小鱼儿的爱笃定且不容置疑,对于朋友的侠义是不争夺所爱不过分关切,淡淡的,内心有所疏离,却从未与任何对立。
这是真正具备独立人格的姑娘,所散发出的魅力。
2
我刚来北京的时候,曾经受过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家人。
她们并不相信我有能力在吃人不吐骨头的帝都生活下去,还特意应允,给我交一年的房租。其实我知道我妈是在试图糖衣炮弹摧毁我的自信,或者说,她眼里的“自以为是”。刚两毕业那年我确实蛮拼的,从编辑到资深编辑再到坐在主编的位置,又从内容领域跳脱,和前辈们大刀阔斧跑去创业做社交app,走了一些弯路,却磨练出折腾不服输的性子。
曾经在冬夜没暖气的屋子里,给杂志写专栏,手冻僵了,心是暖的;
曾经为了研究一份BP,泡在知乎上翻遍了各路大神的投资案例,在用户群里每天活跃互动摸索她们的“痛点”到底在那里,虽然公司A轮都没有撑过,却锻炼了我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曾经一个月跑过七个城市做活动,从策划到执行,事无巨细,累到每次从飞机上下来都分不清自己身处何方。经常是夜里三点钟的航班,早上八点钟就拎着包去上班了。冷水拍打在脸上,看着镜子里的黑眼圈会有片刻迟疑,转眼,却还是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对有些人来说,“累”本身就是一种动力吧。
有时候我也会觉得特别辛苦,忍不住和身边朋友抱怨几句:“为什么大家都活得那么轻松,偏偏只有我好像有忙不完的事情呢”,话说出口,我自己就找到了答案——还是因为喜欢吧。
喜欢努力挖掘大脑的充实感,也喜欢在商场里一掷千金买下心头好。
喜欢看到有所进步的作品,也喜欢窝在床上刷刷刷下单给家人挑礼物。
有人说,“自由 = 能力- 欲望”,一方面你要有能够去选择的底气,一方面还要有调适自己欲望的能力。我很清楚,人可以拥有无限可能性,但不能同时。
经济独立不等于人格独立,但经济独立至少是拥有选择权的一个好途径。所谓关心则乱,“女孩子,不要那么累”这句话表面上看起来是有那么几分道理,少加一点班,少熬一些夜,腾出更多的时间精力来盛放小确幸。但仔细想来,无非是有人替你承担了更多,这个人,可能是爱人,可能是父母。
我更愿意把这句话理解做,女孩子,心思松弛一点,不要活得太紧绷。
3
很讨厌的一句话是:“这么辛苦,不如找个有钱人嫁了啊”!
说这句话的人,不仅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有钱人。
把爱情当成后路,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可悲的事情。
这些年网络上流传的很多言论让我望而生畏,什么“我负责貌美如花,你负责赚钱养家”,当着真以为养家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何况,建立在这种心理上的恋爱本质是场青春与物质的等价交换。
我有个好朋友长得特别漂亮,那种放在人群里,一眼放去就有的惊艳。身高和脸蛋都无可挑剔,当年追她的男孩子从学校里的公认校草到社会上有钱人家的矜贵少爷,个个都是大众眼里不可多得的良配,但她最后偏找了个穷小子。
谈着谈着,还结婚了。
结婚前,我们很多人出去组了个单身趴。我偷偷听到有姑娘说:“像这种没有物质根基的爱情,最多好不过两年”。当时在场的很多人还有另外一种想法,就是觉得这个姑娘太可惜了,长这么漂亮,居然没嫁给有钱人。还要辛辛苦苦的上班,多累啊!
但我明白按照她的一贯性格,选择自己喜欢的,而非大家眼里“合适的”,才是她的本性。
遵循本性生活的人,大抵难过不到哪里去。现在,这个姑娘和那个男生很幸福。
我想要的是爱,不是依赖。
用舒婷老师的《致橡树》来说,是那种“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要像木棉一样站在你身旁,阻挡这人世万里风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