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信息共享类的会议
常见的会议:是项目例会
容易出现问题:有人会错过会议重点。
解决方案:会议快结束时,做会议确认
确认内容:1、议决定好的事;2、下一步应该做的事,明确到“谁,该在什么时间之前,做什么事”的程度。
与会议纪要不同:及时拉齐信息,也能及时发现哪些事情没有交代清楚,及时补救。
容易出现问题:家在会上失去了时间概念,漫无边际
解决方案:
话术1:确认怎样才算开完会,就能减少与会议不相关的讨论。
话术2:确认一下会议里每个议题的时长。今天的议题有点多,把会议时间分配在每个议题上,能让大家更有时间意识。我也会在每个议题时间快到时,及时提醒大家。同时启动“人肉闹钟”,也就是由一位员工在议题时间还剩不多时,及时跳出来提醒大家。
2、典型的发表观点类的会议
问题:讨论了半天,每个人都口干舌燥,脑子里却一团乱麻。最终,谁也搞不清会议到底达成了什么结论。
解决方案:1、把内容分层;2、实时记录在白板上。
内容分层图如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6539889/20ea79067d30db90.png)
白板上记录的是会议的全景图,大家基于全景图去思考,思路肯定更清晰。而且,白板记录也能让人意识到,会议目前的着眼点在哪里,有意识地就这个着眼点去提观点,而不是想到什么说什么。
一个解决问题类的会议
思维模型:解决问题的五个层次
5. 效果哪种对策效果更好?
4. 对策有哪些解决方案?
3.原因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2. 问题会存在什么具体困难与问题?
1. 情况发生了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