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行为学习理论如何应用于实践?

行为学习理论如何应用于实践?

作者: 谢胜兰Athena | 来源:发表于2018-12-28 09:09 被阅读10次
    图片来自网络

    行为学习理论中的很多研究成果都对教学有很大的启发,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理论如何应用到实践中:

    1.     结果的及时性原理:

    结果的及时性原理,是指结果在行为之后立即出现远比延迟一段时间再出现更能影响行为。

    研究人员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老鼠关在一个笼子里,当老鼠学会按压杠杆之后,它便可以得到一粒食丸。如果在按压杠杆之后,老鼠并不能立即得到食丸,那么它可能很难建立按压杠杆和获得食丸之间的关系。

    此外,研究也发现,立即给予的小强化物比延迟给予的大强化物通常有更强的效力。

    对应到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做出好的行为或表现时,给予及时的表扬就比课后再表扬更能鼓励学生好的行为。而当学生做出不好的行为或表现时,立即指出就比下课后再指出更能规范学生的行为。而这一点特别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学生,也适合家长培养孩子的正确行为。

    2.     塑造:

    在行为学习理论中,塑造是指,通过强化学习者逐步趋近预期目标的每一步来教授新技能或新行为。

    例如,当父母在教孩子系鞋带时,当孩子能打出第一个节时就给予强化,能打出两个节时再给予强化,如此强化实现最终目标的每一步,直到他们能完成整个任务。

    这里体现出的方法就是,首先将学生需要习得的技能进行步骤分解,并且每一步都是学生努力之后能够做到的,并在学生做到每个步骤后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直至完成实现目标所需的每个步骤。这跟日常提到的分步骤教学其实是一样的。

    这就像做平板支撑,教练不会让学员直接坚持1分钟,而是在45s时提示,然后在55s时提示,从而逐步完成这个过程。

    3.     消退:

    消退是指,取消强化物时,行为将会逐渐减弱,直至最终消失。但是消退并不是一个稳步减弱的过程,强化物撤销之初,行为有所加强,然后快速减弱直至消失。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行为仍有可能再次恢复。

    之前有个故事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曾今有位老人,生活在清静的环境里,有一天却来了几个孩子在他屋外玩闹,打破了这份宁静。后来,这位老人拿出了部分积蓄奖励这些孩子,告诉他们,他们的到来让这里多了欢声笑语。之后,孩子们就每天过来玩,老人依旧给他们奖励,可是奖励的钱却越来越少,后来孩子们看到获得的钱越来越少,也就不再来这里玩了,老人的生活继续恢复平静。

    这个故事中的老人就运用了行为学理论中的消退原理,通过逐步撤销强化物-钱-的方式,让孩子们最终选择不到他那里去玩耍。

    当在课堂中,如果要消退学生的不适宜行为,那么可以采取忽视他的不适宜行为的方式,也就是不给予强化,直到学生能做出正确适宜的行为,再强化正确的行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式。

    4.     强化程序:

    强化对行为的影响效果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强化程序。强化程序是指给予强化物的频数、强化物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强化的预期性。

    固定比率程序,即做出一定次数的行为之后才给予一个强化物。例如,学生在做对一道题之后,就可以得到一次奖励。而当学生的能力逐步增强时,逐步提高获得强化所需的反应比率就很重要了。以这种方式降低强化频率,可以使学生在没有强化的情况下也能独立学习,并且使学习不易受消退的影响。比如,在刚开始时,每做对一道题就可以得到一次奖励,而之后,就可以逐步变为每做对5道题就可以得到一次奖励。

    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时,也可以运用这个方式来强化孩子的行为。

    可变比率程序,即为了获得强化而需要做出的行为的次数是无法预知的,尽管个体确知该行为最终会得到强化。例如,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时,老师就常常使用这种可变比率的强化。可变比率强化程序更易于产生高频且稳定的行为,而且抗消退的能力也很强。正因为这一特点,经常随机抽查作业,也有助于学生一以贯之,认真地对待作业。

    了解了行为学习的理论,我们就知道了行为是如何被强化的,又是如何消退的,以及如何根据这些原理塑造正确的行为,这对教师以及家长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为学习理论如何应用于实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aj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