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与你在一个更大的时间和空间尺度里,探讨一个人类的终极问题:我们为何而生?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一个禁忌话题开始,那就是“死亡”。
- 1 -
文化共通的“死亡禁忌”
无论在任何民族、任何文化,都有 “死亡禁忌”。
日常交谈中,我们不能提“死”,因为不吉利;手机号码和车牌号码尾数不能有四,因为不好听;宾馆的楼层没有第十四层,房间没有四号,因为客人不愿意去住。
这种对死亡的忌讳,鲁迅在《立论》这篇杂文中很生动地抓住了。
他描写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说,一家人生了一个男孩,在孩子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一个客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一个客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图:鲁迅作品
但是有一个傻子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只有这个傻子说了一句真话,但是他得到的,是一顿合力的痛打。
人为什么会死?一句话来概括原因,那就是,大自然只对我们是否能繁殖后代进行了选择,而没有对我们是否能永生进行选择。
这句话的意思可能不好理解,我来详细为你解释一下。
你知道,我们人的基因当中是含有致病基因的,这些致病基因,会在不同的年龄段开始表达、在人体上发挥作用。你可能认为,自然选择会慢慢把这些致病基因都淘汰掉。
但事实是,只要这些致病基因不影响繁衍后代,那么自然选择并不会把这种基因淘汰。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有一种有害的基因,会削弱女性的免疫系统。
如果这个基因,会在女性20岁时被激活、发挥作用,那么这个女性会在20岁左右的年纪患病甚至死亡,大概率这会发生在她结婚生子之前。也就是说,这个女性不会有后代,她的这种致病基因也就无法延续、传递,这种基因就被大自然选择出来淘汰了。
但是,如果这个致病基因,要等到女性50岁时才得以激活,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虽然这个女性仍然会因此得病甚至死亡,但是这个致病的基因早就在这个女性年轻的时候,通过生育繁衍而传递到下一代了。
所以说,自然选择只能对繁殖活动进行选择,而一旦我们结束了繁殖活动,自然选择的力量就微乎其微了。这个时候,逃过自然选择的有害基因就会使得我们衰老、患病,甚至死亡。
- 2 -
基因多效性:基因是一把双刃剑
你可能要问了,自然界为什么产生出有害的基因?
其实呢,并没有纯粹的坏基因。基因的坏,主要是因为基因的多效性所导致的,所谓“多效性”,指的是一个基因同时拥有两种或多种效应。
比如说,有一种促进男性雄性激素分泌的基因,它能让男性在青年期有更高的繁殖力,有更强的攻击性,从而在和其他男性的竞争中获胜,取得更大的成功。
但是,雄性激素的增加,会在男性的老年期表现出有害的一面,它会使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增大。
回到我常用的汽车与乘客的类比,你就明白了。
我们个体就像是汽车,而基因就像是乘客。乘客所关心的是如何更快更好地到达目的地,而不是汽车是不是出现了磨损。
只要能到目的地,汽车究竟是破损了甚至还是报废了,这不是乘客关心的问题。
为什么男性比女性死得早?
基因的多效性,可以解释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男性比女性死得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人口组织的统计,全世界男性寿命平均比女性短5到10年。在中国,这个差别是5年。
男性的寿命之所以比女性短,是因为男性的繁殖活动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有更强的竞争性。
一个男性的后代可能达到数十个之多,也有可能一个后代都没有。
所以,大自然就必须特别选择,那些让男性在年轻时的繁殖竞争中,能获得成功的基因,而不管这些基因究竟会对男性的老年期带来什么样的损害。
也就是说,男性的高繁殖力,是以他们的早逝为代价的。
所以,我们之所以会死,是因为大自然只对我们的繁殖能力进行了选择,而没有对我们的寿命长短进行选择。
更糟糕的是,为了更好地繁殖后代,大自然让我们透支生命,以我们老年时期的早逝为代价而提升我们在年轻时的生育力。
这些代价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积累,导致我们的所有身体部位几乎同时开始退化,于是身体的衰老和死亡,就不可避免了。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广告词,叫做“一切皆有可能”,其实在这后面应该再补上一句,“除了永生之外”。
- 3 -
死亡恐惧:人类的终极恐惧
所以,无论圣人皇帝,还是贩夫走卒,终难逃一死。按理说,我们应该习惯死亡,把死亡当成是与吃饭和睡觉一样,成为生活中寻常的一部分。
但是我们都知道,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最大的恐惧。
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在面临死亡威胁时,都会表现出反抗、逃避或者是装死的本能反应。
但是,人和其他哺乳动物不同的是,即使我们离死亡还很远,坐在宽大的书桌前,躺在舒适的席梦思上,我们也会因为意识到死亡的不可避免性,而产生深度焦虑和恐惧。
佛经有云,“生死间有大恐怖”。那死亡最让我们恐惧的,具体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恐惧的是损失。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损失厌恶”。损失厌恶,指的是当你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我们认为损失更令我们难以忍受。
损失100元的心理感受强度,不是等同于收获100元的心理感受强度,而是相当于收获250元时的心理感受强度。
死亡对于我们每个个体而言,是100%的损失加上0%的收益。你可以想象这是何等强烈的损失厌恶。
其次,我们恐惧的是,“自我”相对于物质世界的毁灭,这让我们有发自灵魂深处的战栗。
作者 l 李文 编辑 l 方木 来源:21世纪研究所海德格尔说过这样一句话,很生动地描述了这种毁灭,他说“死在,我就不在;我在,死就不在”。
总结
在这一篇文章中,我主要和你分享了两个核心问题,人为什么会死,以及为什么自然界会产出致病、致死的坏基因。
自然选择,选择的是与繁衍后代相关的基因,而不是与长寿相关的基因。
所谓的坏基因,往往是具有多效性的基因,在增强人繁殖竞争力的同时,会造成中老年时期患病。
其实,自从人类文明发出第一丝曙光以来,人类就一直在思考着生与死的问题。
海德格尔就提倡要“提前到死中去”。 我们需要面向死亡来筹划选择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到生命垂危的时候,才叹息我这一辈子过得真不值,如果让我再重新来一遍,我一定不会过得这么浑浑噩噩、平平庸庸。
我很认同村上春树的一句话,分享给你,那就是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只有我们认识了死亡、接纳了死亡,我们才能向死而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