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散文亲子教育
孩子学习的误区在哪里?

孩子学习的误区在哪里?

作者: 我是秀一 | 来源:发表于2020-12-19 10:33 被阅读0次

大家晚上好,非常感谢王春雨的妈妈做今天晚上的主持人。

课前小题问:
养育中,曾犯过哪些错?

我看到了很多的小伙伴们参与了今天的课前小提问,这样做非常的棒啊,我们要为自己点赞。

因为我们只有通过回答问题才会不断地去思考,我看到了家长们说会翻旧帐、会唠叨、会大吼大叫等等,

那么大家是不是很好奇说如果我不这么做的话,孩子又表现得很差强人意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能够做的呢其实就是

少用情绪沟通,多做内容沟通。

像我们表现出来的给孩子贴标签啊,是属于我们的主观评定,那么比如说爱唠叨呀到唠叨不绝,或者总是对着孩子翻旧账,然后大吼到这呢这里面呢?主要都是我们在宣泄情绪。

这个其实就会追溯到我们的原生家庭,我们来回想一下,过往我们的家长,我们家长朋友们的父母是不是也是这样对待我们的呢?

可是不同的是,这个时代在进步了,那么我们还用老一套的方法来面对新时代的孩子,那么我们的教养方式是不是落伍了呢?

我经常会问家长朋友们一个问题,就是

孩子是为谁养的?

如果我们是为自己养的孩子,希望孩子成为我们想的那样,那么在未来孩子拥有的也只有你;

那么如果我们认为孩子是属于未来的,我们是在为未来育儿,那么孩子在自己的未来中看到的更多是他自己;

如果我们为这个世界来养育孩子,那么结果就是孩子是属于这个世界的,而当世界拥有了你的孩子,他的人生就与世界联系在了一起,这样他们才可能站到世界的舞台上、人生的高地上。

从世界看自己,从自己看世界。

在开始今天的学习误区之前呢,我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这本书呢适合我们所有的小伙伴,也适合您家中的孩子。

特别是在寒假马上来临的时刻,可以把这本书送给你的孩子,让孩子相信我们只有改变自己就一定会改变世界。

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周恩来周总理,对不对?他被认为世界上非常杰出的政治人,领导家,社会学家等等。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那么我的问题是,他是因为成了总理他这句话才出名的,还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志向,所以他才成为了一个伟大的人呢?

我们对于孩子在追求未来的梦想或者是目标的时候,这个孩子是先有的兴趣还是先有的能力呢?

大家有没有发现?不论是我们自己,还是身边的小朋友。一定是特别感兴趣的,都是他们擅长的,他们擅长的都通常都是他们感兴趣的。

所以呢能力和兴趣这个问题呢就像是鸡生蛋,蛋生鸡一样,它是个循环体,所以没有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错误。

面对兴趣和能力,我们家长能做的是什么呢?

我们能做的是要引导孩子将自己的兴趣变为自己的特长。

一个孩子如果可以将自己的兴趣变成自己赖以生存的特长或者说技能,那么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呢是一件快乐的事儿,他也会有更多的内动力去追求和持之以恒的发掘自己的美好。这样的话这个孩子就会更容易成功。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要培养孩子这种软实力。

今天具体的方法之前呢,我想给大家先定个基调,为什么这么说呢?凡事呀都是要道术结合的,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很好的道理,或者说内心的一个基调,就开始去盲目的学习一些技巧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会沦为技巧的俘虏,只是去照猫画虎的去使用那些技巧,并没有真的从孩子的角度或者说孩子的现状出发,这样呢一定是不会成功的。

想要给大家定的基调是什么呢?

就是希望所有的家长啊,把孩子的成长呢看做是一件非常非常长远的事情。

有的孩子呢一开始可能跑得快,可是跑着跑着就失去了动力。而有的孩子呢一开始跑得很慢,可是他一直一直都在跑。还有的孩子呢或许一开始他并不想跑,突然他那么有一天呀他开始后发实力,反而走得特别的快。

孩子不可能是按照你想的,时刻绽放他自己的光芒,他一定有他自己需要的契机和机遇。

我们一定要抱着贡献世界的大格局来看待养育孩子的这个家庭问题。

我们来想一下,如果我们每天和孩子讲啊,你学习就是为了赚到钱,学习就是为了买房子,学习就为了找一份呃吃喝不愁的工作,那么听上去是不是就很没有意思了?

那么我们应该跟孩子传递的观念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想象一下:

当你用自己的工作改变了世界,不仅世界会变得更美好,你也会变得更优秀、更强大,这样的人生才更有格局。

我们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格局,让孩子找到自己的自我定位。他们不仅仅是某一个家庭的孩子,他不仅仅属于他自己,也不仅仅属于爸爸妈妈,他属于未来,它属于世界,这个世界是需要我们去改变的。就像习近平呢会不断地提出的“少年强则中国强”,就是这样的道理。

我们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的使命感和梦想感,这样的孩子呢才会源源不断地找到自己内心的那份动力,并且持之以恒的前进。

此刻我们面对青春期或者说是学习阶段的孩子,他此刻一定面临很多的困难或者误区,我们要如何来帮助孩子呢?

我们具体到生活中呢,其实面对主要占据孩子生活的部分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学习。

我们如何才能真正地了解您的孩子目前到底是在哪个阶段呢?我们在上一节课的时候呢,我们提到了从动力和能力,还有认知类型的三个维度来判断孩子的能力。

看到大家的作业啊都已经写了非常的棒,可以再好一点的话呢,就是我们是否可以列一个表格,把孩子每一个不同的科目,以及他的特长、兴趣、爱好,还有闲暇时光做的事情都来做一个评估。越具体到各项事件上呢,我们的评估呢才越有意义,希望大家不妨去试一下。

了解了孩子的学习状态,以及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之后呢此刻呢我们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进行内容沟通对吗?

那么什么是内容沟通呢?

内容沟通就是我们要找到三种力量,这三种力量呢呃清楚地说,就是我们要找到孩子他此刻的困难,或者说他此刻一些呃需要他人帮助的地方到底在哪里?

其实像看病啊,如果我们找不到病灶,那么我们盲目的吃药和打针、输液都是没有用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刨根挖底的去寻找到最真实、最根本的原因。

在孩子的状态背后,他的情绪和他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从位置上呢可以分为三个地方

1. 学校- 校园环境和老师-知识的力量
2. 家庭-家庭环境和父母-亲情的力量
3. 自身-学生素养和学习态度-内驱力

当孩子的发生了一些变化的时候呢,我们可以来发现或者了解一下他目前的困难到底是发生在学校里面还是家里面,还是他自己的问题。

同时呢?我们还可以来分析孩子目前的问题到底是发生在哪儿,是发生在孩子的身上,还是父母的身上,又或者其他人的身上。

我们从这两个大的方块,一个是地域位置,一个是问题的根本。或者说导火索人是谁,我们从地域和人的两个方面来考虑啊。

校园

如果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呃成绩特别的差,或者说突然的忽高忽低,这个时候呢我们就要来考虑呃第一个就是他在校园里的生活还好吗?孩子在校园里通常会做哪些事情呢?

是不是会结交新的朋友?还会去参与很多的兴趣爱好课程,他们有课下时间课上时间。嗯他们需要参加一些活动。

更重要的是,在学校里我们其实是为了什么去上学呢?我们是为了获得知识的力量。

知识的力量主要来源于学校的培养和老师的努力,以及和自己身边的朋友们的共同探讨中和实践中来获得。

那么如果孩子的学习发生了问题啊,这个时候呢我们要先从学校下手,我们可以去找孩子的班主任聊一聊,也可以和孩子自己聊一聊,我们要知道他的问题到底是出在哪里。

比如说呃是学习的难度,他接受不了呢,还是说孩子自身呢有偏科的情况,或者说孩子不愿意见哪个老师,或者孩子不愿意学哪一门课程等等。

所以我们要走进校园里去找到孩子是否能跟得上进度,是否愿意和老师在一起学习,如果不愿意和老师、同学在一起学习,那么问题在哪里?

还有就是这个学校的教育和这个孩子是否是匹配的?我们在中国大部分孩子在家中都是独生子女,我们会给孩子各种各样的爱,可是到了校园之后呢,它其实是一个什么生活呢?它是一个团体生活,它是一个小社会型的生活。

那么一样的教育模式,为什么有的孩子就学得好,而有的孩子就学得不好呢?

最大的问题啊,并不是说老师和校园的差距,最大的差距是在于这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方式是否和这个学校契合。

所以说我们在给孩子选择学校的时候呢,并不是一定要选择名校,而是要选择适合这个孩子的学校,当孩子进入校园之后呢,发生了不适的时候呢,我们要积极的鼓励和赞美,帮助这个孩子去适应校园生活。

父母

我们做父母呢并不是生来就非常懂得自己的孩子,孩子的生命尽管是我们给的,但他们的思想呢并不受我们的禁锢和左右。

我们要承认我们并不是那么懂自己的孩子,可是我们愿意和孩子一起去成长。

我们不会发表太多的情绪,因为那样子的话你和小孩子又有什么区别呢?看上去就像两个不成熟的小孩子在吵架,而并不是父母和孩子在沟通。

家庭生活呢是这个孩子一生中很重要的环境。我们常常说,如果原生家庭不够好的话,有的人用一生在弥补自己的童年,而有的人童年生活很幸福呢,他就会一生都过得很顺遂

如果想让孩子的未来越来越好,那么家庭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父母。

我们的父母需要什么呢?

需要培养一双睿智的眼睛,还有容纳孩子的。大胸怀,还有就是要不断尽可能地参与孩子的成长,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愿意和和我们的父母在一起沟通,并且互相理解、包容,孩子也会懂得感恩。

让我们来具体的来说一说家庭。

当孩子的学习成绩发生了问题的时候呢,我们首先要考虑这个问题到底是发生在哪里?如果是家庭环境还是父母的影响呢,我前段时间看了一本书。书上举了一个例子,说是有一个孩子呢他小时候特别爱学外语,可是呢这个家里的父母特别忙,妈妈呢每天要忙着工作,而爸爸呢工作之余是一个爱打游戏的大男孩儿,就是自己也还没有长大。

双方父母呢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呢,他们就把孩子交给了他们在小学当数学老师的奶奶来代为抚养。

因为父母认为奶奶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小学老师,那么一定非常擅长教育孩子,所以他们觉得奶奶一定带的会比他们好。

可是结果是什么呢?经过多年的培养之后呢,这个孩子啊他不仅没有像小时候那么爱学英语,而且还在奶奶的强制的要求下呢不断的去上那种尖子班,全科学校呀,最终呢他并没有考上高中,而是选择了职业学校。那么这里的问题在哪里呢?

这里的问题是在于我们父母首先不能偷懒,我们尽可能的要自己养育孩子,如果要代为老人养育呢,我们要和老人做好沟通。沟通的方式呢并不是。就是说老人一定要听我们的,也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听老人的,

我们不论是爷爷奶奶还是什么长辈,又或者是父母本身,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尊重孩子的灵性。

我这样说是不是有点抽象啊?我们来举个例子啊,所有的小婴儿呃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也没有发现,我们怎么看呀,都觉得这个孩子好可爱呀,哪里都很好。所以说明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与生俱来就是什么呢?本自具足的,对不对?

那么为什么什么随着呃养育的过程,孩子变得让我们觉得有那么一丢丢的讨厌呢?

比如说我们经常说七岁八岁惹人嫌啊,青春期的孩子总是爱顶嘴啊等等等等。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尊重孩子的灵性,我们没有允许孩子成为他们自己。

一个好的父母呃最大的智慧呢就是要学会放手,并且相信孩子能朝着好的方向成为他自己的样子。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呢,我们要注意的事情是我们要拒绝什么呢?

第一,拒绝横向比较,就是我们不要去和他人别人的孩子比较,我们要和谁比较呢?

我们可以帮助孩子进行,比如说这一学期的考试成绩和上一学期的考试成绩的比较,我们要进行纵向的自我评估,而不是和他人进行没完没了的比较。同时呢我们在做比较的时候呢,也不能太过于的好高骛远。比如说孩子上一次考试不及格,这次考了七十分,我们却让他和班里的前三名比较,那样是不是让孩子更不想学习了呢?

不论这个孩子是考了十分、五十分还是一百分,我们。不能永远都盯着他没有考到的分数,而应该跟孩子真诚的祝福说,孩子呀,你真不容易,这都是你一分一分儿考的呀,你太厉害了,你既然考了这么多分,

第二,冷数据改成温度词语。

什么叫冷数据呢?就是我们中国的教育制度中呢我们会给孩子评分儿,对不对?比如说呃六十分、四十分、五十分、八十分、九十分、一百分,可是当我们跟孩子盯着这个数据的时候呢,嗯就会让孩子有点不舒服。呃我们可以做的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做的是要把这些分数啊在心里把它评估变成比如说

优秀、良好、满意、不满意

如果我们和一个孩子说,呃我对你的成绩呢还是很满还是满意的,和我说你的成绩是七。区分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这个孩子呢他没有厌学啊,并且乐观积极的在学习,那么他现在考了几分啊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我们需要做的是什么呢?我们需要做的是培养这个孩子的自我评估系统。

最近呢随着这种网络学习在各大群体的兴盛啊,大家是不是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叫做复盘,那么大家是如何理解复盘这件事情的呢?

复盘听上去很高级啊,其实就是我们小时候父母会跟我们说,

这个事儿做完了,我们来总结一下吧。

所以考试和评估呢对我们来说也是这样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阶段性的校园测试等来评估孩子。

分数是每个孩子都躲不过的事情,对吧?它是一个冷数。可是它有它的优点,就是它更加的直观的来对与错的判断,所以呢它变成了一个相对公平的评判评判工具。

孩子呢基本上从三岁到十六七岁呢都在接受这样的评判,这个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家长呢不要仅仅盯着分数,而是要去关注这个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第三,学生的素养和学生的态度学习态度。

他主要考察孩子的几个方面呢,我们作为家长呢我们要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内容化的沟通,而不仅仅是评判孩子。

我们对孩子的这个评估是怎么评估呢?也是要分为优秀、良好、满意、需要帮助才能完成需要。

学习态度来说呢,也可以分为是需要被关注呢,还是需要立即被关注,或者说优秀、良好、满意。

什么样的孩子才需要被关注呢?就是他所有的能力,在满意的以下的评判的过程中才需要。

那么这个学生素养的评价和这个学习态度的评价呢,我们可以请老师来帮我们完成叫做老师的评价,还有我们做家长的可以写评价,还有邀请孩子的同学来写评价。

最重要的是要邀请你的孩子自己给自己做一份评价。

我们只有真的非常了解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我们才能知道自己下一步做什么才是最正确的。

特别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进行科目的评估的时候呢,我们还需要评估什么呢?

一定不要忘记了孩子在闲暇时间里的学习内容。

比如说他喜欢看什么类型的小说,他擅长哪些运动,是喜欢收集还是喜欢画画等等,这些都要列在孩子的评估标准里面。

我们要知道,其实呢学霸型的孩子呢分数总是会为他们锦上添花,可是我们大多数孩子呀他们都是普通人,你想啊,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会考上清华、北大,有多少人会去哈佛啊常春藤,对不对?

我们的孩子呢首先我们要让学会接受,大部分人都是平凡人,可是平凡和平庸是不一样的,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勇者就是当我们看尽了这个世界的那些不尽如人意,可是我们依然热爱,这才是勇于生活和面对生活的人。我们的孩子就要培养成这样的人。

与其看重孩子学习的结果,分数的高低,不如更多地去关注这个孩子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一定要换成成长型的思维啊,因为分分数是什么呢?分数是已经考完的一个结果,对不对?

可是我们如果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关注的不是一个无法改变的分数结果。

如果关注兴趣呢,就是类似于关注了孩子的源头,引导孩子讲将兴趣发展成特长;

如果我们关注了孩子的学习习惯,就是关注了孩子的学习过程。我们一定要过多的参与成长的过程,而不是总是在那里等着,像一个旁观者一样等着结果的发生;

当我们开始投入关注这个孩子能力的变化,其实我们关注的就是孩子是否有坚持、反复、刻意练习的能力。

只要我们把孩子的习惯养好,能力呢就一定会增强,能力增强了呢,分数当然也就上去了。

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呢,孩子们一定会很焦虑,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如果也焦虑的话,是不是就会变成一场情绪大战呢?

我们应该立即和孩子一起来构建一个计划。

比如说我们对一个写作文拿低分的孩子来说,我们可以做一个阅读计划。呃如果大量的。阅读呢远远比上一个写作班更有效果。呃我们要投入自己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干嘛呢?做每日阅读,一起讨论阅读感想、一起做词汇游戏、尝试,一起记日记啊、一起讨论写作大纲啊等等等等,我们的父母如果真的可以耐下心来关注带来改变的过程,孩子呢才能更加积极地为下一次拼杀做好准备。

通常学校里的孩子都是班主任教哪科哪一科的学习成绩就会相对更好一些。这个其实体现的就是关注和被看见的力量,因为班主任老师经常在经常关注他们,所以他们就会学得更好。所以在家中也是,如果我们总是从负面的情绪出发,那么孩子怎么会成长呢?

我们一定要从积极的方向去引导孩子,让孩子看到更多的可能性,这样我们才可以。

我们就要像一束光一样陪伴着孩子,告诉孩子我们一直都在,我们一直都关注着你,我们一直都看得到你。

们家长们为什么会忍不住的唠叨啊、翻旧帐啊,和孩子吵架呀,其实是因为我们太在乎这个孩子了,所以我们就会焦虑。

那么这份焦虑的爱其实是有问题的啊。为什么这么说?大多来自对孩子学习的一份苛刻要求,因为我们总是只允许孩子有一个目标、一个方案、一个结果,或者一种成功。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行行出状元,对不对?

我们首先要尊重孩子的灵性,把选择权和决定权、掌控权呢都还给孩子。

只有这样呀,我们的孩子才会愿意和我们沟通。如果我们总是。想让孩子成为你想要的样子,那么对于孩子来说,那并不是他自己,而是你在复制一段你想要成功的人生。

而且我们一定要相信是什么呢?就是办法永远都比问题多,所以说目标呢我们一定要让孩子自己来定,那么学习方案呢也要孩子自己来挑,那当然结果和成功也是属于孩子的。

我们父母能做的呢就是孩子们看到的,他们能看到的呢,这是未来他们会尝试去做的。

所以说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爱上阅读,首先你要是一个爱阅读的父母,并且将这种阅读的意义传递给你的孩子。如果我们每天想刷个抖音,不允许孩子玩手机,它本身就是不现实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四,我们还需要帮助孩子培养一个延展家庭。

延展家庭这个词是不是有点陌生啊?那么什么是孩子的延展家庭呢?

一个是要接纳所有爱这个孩子的人,二是我们要找到孩子的伙伴家庭。


嗯我们经常在家庭教育中会发生矛盾,比如说爸爸和妈妈的观念不一致啊,嗯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和父母的观念不一致啊等等,我们经常会发生冲突,对不对?那么其实呃我们家庭的氛围对孩子来说呢,比我们的教养方式要更加的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感恩所有给予这个孩子爱护的人。

那么面对不同的教养方式,我们到底应该怎么选呢?答案其实非常的明确,那就是要听从听从孩子的灵性。就像我们一直在强调的,孩子才是他自己人生的掌舵者。所以说我们要还给这个孩子。会发现当我们和孩子直面沟通的时候,孩子他自己是有能力和父母沟通,同时也和爷爷奶奶沟通,和身边的每一个爱他们的人沟通,他会去寻求和要求,以他喜欢的方式和大家形成链接的。

我曾经有一个同学,他家有两个宝贝,呃一个女孩儿,一个男孩儿。嗯然后她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呢,因为她一个人照顾不来,所以就请了婆婆来家里一起帮忙。嗯可是随着孩子们开始上学呢,家庭的矛盾呢就会逐渐的加深。嗯比如说一回到家里呢,呃孩子可能要写作业,奶奶就会跑去一直问说要不要吃饭呀,饿不饿、渴不渴呀,因为它是对孩子的疼爱,可是孩子们呢就会觉得哎奶奶好烦呀,老打扰我,这个时候做妈妈的呢他就觉得哎呀这个孩子怎么不尊重老人呢?

可是他也同时觉得这个老人老去打扰孩子,会不会影响?让孩子学习的专注力呢,嗯所以妈妈呢就在这种焦躁中呢,情绪变得很糟糕,他就会忍不住,动不动就和孩子生气呀,啊不想好好跟婆婆说话呀等等。嗯然后这个家长来找我聊天的时候呢,跟我诉说了很多,嗯就觉得整个家庭生活的很困难啊,因为他的先生也不理解呃他和他的孩子还有也经常鸡飞狗跳。

呃而且她婆婆总是会在他呃斥责孩子的时候呢跳出来做孩子的保护伞等等等等。呃其实当时呢我和今天聊的是一样的,我只问了他一个问题,就是每件事情发生的根本问题区到底是在哪里?呃就像我刚才说的,呃孩子回到家里呢去写作业,这个时候老人去打扰是谁的问题呢?

是老人和孩子之间的问题。所以说呃如果孩子愿意被爷爷奶奶打扰,那么。和我们是没有关系的,如果孩子不愿意被爷爷奶奶打扰,和和我们也没有关系,因为孩子会自己提出要求,他一定会和爷爷奶奶说什么呢?嗯能不能等我写完了再吃呀,或者说啊你不要再来喊啦,我我写完作业就会去的等等。

通过这样的交流呢,爷爷奶奶就会明白哦,孩子可能是要先写完作业才会过来。呃正如我们不愿意别人横插,在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别人其实也是不愿意的。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尊重别人、感恩他人的付出,就是要经过这样的过程。

如果我们自己都做不到,我们如何才能让孩子做得到呢?其实大家不用太纠结,这个孩子的班主任好不好呀?他的同班同学呃有很多就是不太好的孩子呀啊甚至有的家长都会嫌弃,比如说单亲家庭呀,或者是在。一样,又或者是隔代教育的鸿沟啊等等,其实这些都不是问题。

因为这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呢,他一定会认识各种各样的人,相遇各种各样的状况,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如果小时候呢我们就给孩子画了一个圈儿,让孩子生活在那个圈儿里,那么就像唐三藏一样,妖怪来的时候它是无法辨别的。

如果你想让这个孩子有很好的适应能力,我们一定要扩大这个孩子的舒适圈,让他懂得和不同性格的人、不同生活习惯的人去交往,在这个过程中呢,他自己就会有辨别力和识别力,他才会更好的适应这个世界的变化。

为了帮助孩子形成这样的呃能力呢,除了要接纳所有爱他的人之外呢我们还做的第二件事就是要找一个延展家庭。

延展家庭其实就是伙伴家庭

伙伴家庭是什么呢?就是同学家长,我们身边其实很多家长们已经在做这样的事情了。比如说我在九中的时候呢,很多爸爸妈妈他们是互相认识的,如果爸爸妈妈是互相认识的呢,孩子们我们也可以建议让他们去更深入的交流,我们可以让甲的孩子去乙的家庭里过生活,也可以让乙的孩子去甲的家庭里生活,或者给两个孩子报一个训练营,然后我们的家长呢轮流接送,这样的方式呢不仅减轻了家长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学会了和他人有距离的相处啊。

我们要知道,其实我们在别人家的时候,总不会像在自己家里那么多散漫自由,对不对?

我们都会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行为举止啊啊自己的表现。好。不好啊,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美,对不对?

如果我们让我们的孩子经常去别人家,比如说吃个饭呀、一起洗个作业呀,和别人的家长一起看个电影啊,出去旅个游啊,这个孩子会有什么好处呢?

就是这个孩子第一他会学会和父母之外的大人打交道,第二呢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律,因为我们在别人家里就会自己管理自己。第三呀是学会观察和尊重他人,我们还可以养成和自己的异性的、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相处等等。

听上去这个好像和学习没有关系,对不对?其实呢这对孩子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这个孩子如果学会了与父母之外的大人打交道呢,这就意味着这个孩子的沟通能力。是从小就得到了培养,那么每当孩子学遇到学习上的问题呢,他就会更加主动地向老师提问,当别的同学有不敢和老师讲的时候呢,他也会去帮忙找老师沟通。

一个人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呢,他就会有会在过程中呢不断地培养到这个孩子的自信,还有就是他的逻辑力和分析力以及理解力,因为他如果想和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他一定要有缜密的逻辑和丰富的分析能力,这样他才能和他人进行无障碍的沟通,对不对?

所以呢让孩子学会与父母之外的大大人打交道呢,就是在培养这个孩子的沟通能力,还有就是解决问题是自己的自信心。那么自律我就不用说太多了吧?只有有自律的孩子呢他才会对自己负责,对不对?

他去了别人家之后呢,他就会自动地去收敛自己的行为,用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能管好自己的孩子。

当他养成了这样自己可以管好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心理暗示,他就会认为他自己可以管理自己,那当然他也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

孩子去了别人家里,还会学会观察和尊重。我们来想象一下,孩子在自己家里的时候,是不是会肆意妄为一些些。

去了别人家里呢,我们通常就会观察他还没有动筷子,我也不能动筷子,我在别人家呢,我要多尊重人家的父母或者人家的哥哥姐姐,我也要像他一样去爱护别人的弟弟妹妹等等。

通过这样的过程呢,孩子就会锻炼自己的观察力、洞察力,同时懂得经常去呃感恩和表达感谢。

最终学会了什么呢?学会了尊重。

所以从今天开始呢,我们可以为孩子找一个亲密家庭,可以是父母信任的朋友,或者是孩子同学的家长。

周末的时候呢,咱们大家一起去串个门儿啦,轮流由一方家长带带教双方的孩子半天或者几个小时,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呢学习与小朋友的家长或成人相处,这也会为孩子带来许多好处。

我有个同学,他有个女儿七岁了,比我女儿大一岁。我会发现,每当周末他带他的孩子来我家玩的时候呢,我们两个大人啊就会变得特别轻松,因为他女儿会特别爱护我女儿,因为她觉得我女儿是妹妹,他们俩会自己玩很久很久,然后我们两个大人反而变得无所事事了。可是如果我只有我一个人带孩子的话,就会特别的繁忙,这也是让家长偷懒的一个好方法。

还有个优点就是孩子呢会去观察别人家孩子的行为举止,好的方面呢他可能会模仿或者学习欠缺的方面呢,他可能会意识到原来那样是错的,以后自己需要避免。

有没有发现自己做错的事通常发现不了,但是别人做错事我们一眼就看出来了,所以我们通过看到他人身上的不足呢来警醒自己,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永远要明白养育是一件渐行渐远的爱的别离,所以我们这样也是在适当的、逐渐的减少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在他与他人的交往中呢学会了照顾自己,还要体谅他人。

身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我一直在强调的一句话,就是百分之百的尊重、百分之百的相信。

孩子自身

还记得我们昨天的问题吗?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学习的目的是读。可以对不对?独立呢其实我们说了不仅有物质上的独立,还有精神上的独立。那么想要做一个独立的人,首先就是要做一个自律的人,因为只有自律的人,家长才会相信他,他才可以拥有独立的空间。

是不是?那么自律呢包括哪两种呢?自律包括了

习惯上的自律和情绪上的自律。

什么是习惯自律呢?

习惯自律就是说这个孩子比如说写作业的时候呢,不拖沓,自己有自己的这个良好的作业习惯,或者是计划的习惯,呃或者是时间管理,或者是他有自己掌控自己的行为的能力。

什么叫情绪的自律呢?

就是一个人。有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嗯我们为什么会反反复复的强调情绪呢?

就是如果一个人心情情绪比较好的时候呢,它会分泌很多的什么呢多巴胺,对不对?他这个时候呢他就会更加的兴奋,大脑就会运转的很快,人就是一定要很高兴的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才会做得更好。如果他情绪很糟糕的,或者说他对被负面情绪笼罩的时候,它是没有办法做得好的。

所以呢我们要帮助孩子去干嘛呢?去调整自己的情绪。其次呢我们就要研究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他自己的问题是到底是在哪里说学习难度超过了自己的负荷,还是说他自己有一些行为习惯上的问题需要家长帮忙一起去纠正?又或者说这个孩子他是一个没有目标感的孩子,他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努力,索性他就不努力了。

孩子是有灵性的,所以我们要去发现,呃如果我们不去呵护和体察和挖掘,孩子就会像一个风筝,飞得再高呢它也会快速的跌落,最后落得无法收拾的境地。我们其实真正的起点呢,是我们父母在看待孩子时的态度里。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啦,希望在周一的时候呢,我可以给你们带来帮助孩子成长和学习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如何让孩子有兴趣的学习啊,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如何培养孩子的目标感,当然也包括了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啊。

所以呢希望大家在这个周末呢都积极地分享自己的孩子,这样我们周一的学习才会更有意义啊。

相关文章

  • 孩子学习的误区在哪里?

    大家晚上好,非常感谢王春雨的妈妈做今天晚上的主持人。 课前小题问:养育中,曾犯过哪些错? 我看到了很多的小伙伴们参...

  • 有关孩子生长发育的误区

    昨晚在UDHI春季助长高实践营,学习了关于孩子生长发育的五个误区。 误区一:关注孩子的身高,却不了解孩子生长发育的...

  • 少儿时间管理五大误区,您知道吗?

    误区1:任务安排太满 误区2:忽略孩子的意愿 误区3:时间管理的范围,就是学习时间 误区4:时间管理的主体,可以不...

  • 《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笔记

    为什么我们学习英语总是没有进步?问题出在哪里?国内的教育水平占了多少因素?作者在书中讲述了我们学习英语的几大误区。...

  •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弥补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

    教育孩子的八大误区 误区一:孩子是我的! 误区二:听话才是好孩子! 误区三:都是孩子的错! 误区四:孩子还小不懂事...

  • 谈“房价透支”买房误区

    今天在网上社区看到一篇谈买房误区的文章,对其中的“房价透支”买房误区很有感触。 “买房误区七:哪里哪里透支未来。其...

  • 孩子练琴,家长的误区在哪里?

    近期举办100天练琴习惯养成,不仅对所有孩子练琴是个促进,宝贝们想要得积分,让老师指点,及时改正,也想要弹奏的更完...

  • 孩子学习英语的误区

    语言的学习要先听说后读写 想想我们学习英语的过程,是一上来就开始学习字母,也就是文字。文字代表的是读写,阅读和写作...

  • 孩子学习英语的误区

    小朋友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为什么终究是平平?家长们快来看看是不是踩了这些雷区。 一 频繁换教材 现在几...

  • 家长如何辅导初中学生?避免4大误区……

    误区1:不教孩子学习方法 误区中最严重的一项就是家长只重视如何让孩子把握知识,但却轻视了教他们学会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学习的误区在哪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iq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