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屈原居然不姓屈

作者: 醉后长亭 | 来源:发表于2018-06-17 12:54 被阅读22次
    屈原

    又是一年端午节,人们很自然会想起屈原。那么问题来了,屈原姓什么?

    这个问题还不简单,屈原当然是姓屈了,这种问题也好意思……等等,还有“屈”这个姓?

    按照现代人的说法,真有“屈姓”。

    但是,准确来说,屈原不姓屈。“屈”是屈原的“氏”。

    姓氏的区分

    我们现在常常把“姓氏”连在一起使用,并且不作区分。但是在屈原的那个时代(战国),姓和氏有着严格的区分:

    • 先秦的姓与氏有严格区分。
    • 先秦时代的男性,姓、名不能连称,只能氏、名连称。
    • 姓与氏产生的时间和条件不同,其社会职能也不一样:
      • 姓是决定能否通婚的依据,即同姓不能结婚。
      • 氏则是用来区别贵贱的,即平民无氏,只有贵族才有氏。

    我们可以将上面的内容简化为一句话:男子称氏不称姓,女子称姓不称氏。

    然后,我们来回答最初的那个问题:屈原姓什么?

    屈原,姓芈(mǐ)。

    没错,就是芈月的那个芈。

    芈月

    看过电视剧《芈月传》的朋友,对于芈这个姓想必已经不陌生了。芈月是楚国人,芈月当上太后前,人称芈八子。芈是楚国的国姓,芈月是楚国宗室出身。女子称姓不称氏,所谓芈月叫做“芈月”。

    回到屈原的问题上来,屈原是楚国公族,他和楚国国君同姓,姓芈。

    屈原完整的信息是:

    屈原,芈姓,屈氏,名平(正则),字原(灵均)。

    姓,氏,名,字,古代贵族该有的,屈原一个也没落下。只不过,对于屈原的名和字,人们还有一些争议,括号里的就是另一种说法。屈原名和字的争议非常复杂,至今还没个定论,我们暂不讨论。

    我们要探讨的是屈原的姓氏。

    先从“姓”开始。

    我们常说”百姓“”百家姓“,可”姓“究竟是什么呢?

    《说文解字》是这么说的: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曰天子。从女,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

    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给《诗经》做注解,对“姓”有一个更漂亮的解释:女生曰姓。

    “姓”最初的含义,就是女人生小孩。后来为了把自家小孩和别家小孩区分开来,就有了表明亲族关系的“姓”。

    其实,原始的人类是没有姓这个概念的。姓是图腾时代的产物。

    人类社会的早期形态是母系氏族,凡在一个氏族名下(即同一图腾)的全体成员,都出自一个母系祖先,有着密切的亲族关系。

    随着社会的演变与进步,氏族图腾逐步转化为族姓,而姓正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氏族称号,因为是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种血缘关系是由女性来确立的,所谓“女生曰姓”所以早期的姓,几乎带有“女”字。

    顾炎武 《日知录》卷二十三考《春秋》,共考查出来二十二姓:妫,姒、姬、姜、妘、嬴、姞,子、己、风、任、祁、、曹、董、偃、归、曼、熊、漆、隗、允。

    你看看前面那些姓,妫,姒、姬、姜、妘、嬴、姞,都带有“女”字。

    姓说明白了,我们接着说氏。

    氏出现较晚,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是姓衍生的分支。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为多支,分散各地,每支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个用以区别子孙的分支的标志就是氏。也就是说,“氏”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

    总结一下:

    上古时期,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姓是就旧有的族号,氏是后起的族号。姓和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芈姓的起源

    芈姓历史悠久,起源很早。

    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黄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爲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吴回爲重黎後,復居火正,爲祝融。

    吴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坼剖而産焉。其長一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會人;五曰曹姓;六曰季連,芈姓,楚其後也。昆吾氏,夏之時嘗爲侯伯,桀之時湯滅之。彭祖氏,殷之時嘗爲侯伯,殷之末世滅彭祖氏。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後中微,或在中國,或在蠻夷,弗能紀其世。
    《史記•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

    熊繹當周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陽。
    《史記•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中華書局,1982年11月,第2版,第1691-1692頁。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正義】屈、景、昭皆楚之族。王逸云:“楚王始都是,生子瑕,受屈爲卿,因以爲氏。”
    《史記•卷八十四 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

    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与盟。(《国语·晋语八》)

    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左传》昭公十二年)

    综合上面几则材料,我们可以知道:

    楚国的始祖熊繹是颛顼之后,西周成王时,把熊绎封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熊氏。

    这个时候,楚国国君的地位是很低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楚国是末等。别的封地的君主都是叫XX公,XX侯,比如姜太公(姜子牙,齐国国君),晉武侯,曹太伯……楚国的国君,则是叫楚熊繹,楚熊艾,楚熊黵……

    诸侯会盟的时候,楚国国君更惨,都没有参与的资格,只能跟鲜卑一块举着茅草吆喝。

    到了春秋时期,楚国实力壮大起来,这才有了跟各大诸侯国叫板的资格,还出现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不过,楚国实力虽强,但是地位一直得不到正统的承认,所以其他国家的国君都是XX公,楚国的国君就很奇葩,叫XX王,比如楚武王,楚文王,楚庄王……

    话说楚国发展到了楚武王熊通,生子暇,暇受封于屈,于是就以封地屈为氏,也就有了屈氏。屈原就是暇的后代。所以,屈原和当时楚国的国君,可是宗亲,屈原和楚国国君是一个姓,都姓芈。不过他们的氏不同,熊氏是芈姓正统,屈氏是芈姓分支。

    对于先秦时代的贵族来说,这个讲究是很严格的。清代的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氏”注解说:姓者,统于上者也,氏者,别于下者也。以芈,熊,屈为例,“芈”就是“姓”,“统于上”;熊,屈就是“氏”,“别于下”,是“芈”的不同分支。

    现在提问:为什么“芈月”不叫“熊月”,“屈原”不叫“芈原”?

    还记得那条关于姓氏的原则吗?

    男子称氏不称姓,女子称姓不称氏。

    屈原是男人,所以称氏,所以叫屈原。

    芈月是女人,所以称姓,所以叫芈月。

    《芈月传》热播的时候,曾经有人说,“芈月”这个姓名是不准确的。芈月出自楚国宗室,为熊氏。准确的叫法,应该是“熊月”。显然,这位仁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芈月的原型是芈八子,就是秦昭王的母亲宣太后。《史记》上说,芈八子“其先楚人”,故姓芈。而女子是要称姓的,所以“芈月”是对的。

    你如果翻开先秦的著作,比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武姜”,“武”表示郑武公;“姜”,是姓。类似的例子很多,先秦时候,凡是称女子的,都是用姓。

    为什么女子要用姓呢?

    “姓”的作用是“别婚姻”。也就是说,姓是用来判断能不能婚姻的依据。按照周代的制度,同姓的人是不能通婚的,先秦(周)时代的人,注重礼法,尤其重视婚姻,对女子的“姓”是特别重视的,娶女子必须知道她的姓,所以女子要称姓,她们的姓比名更加重要。有时候,为了区别同姓的待嫁女子,会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孟和伯都是表示老大,仲表示老二,以此类推。所以,哭倒长城的孟姜女不姓孟,姓姜。

    为什么男子要用氏呢?

    “氏”的作用是“明贵贱”。也就是说,氏是用来表明地位,区别贵贱的。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周代的姓氏制度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有密切联系。自从大名鼎鼎的周公开发出了那套宗法制,中国就特别讲究一个宗族关系。因为宗族关系就是社会地位。男子的社会地位很重要,所有男子称氏不称姓。

    所以,按照先秦时期的规则,屈原只能叫“屈原”,其中屈是氏。

    姓和氏的合并

    我们现在称呼一个人,不论男女,用的都是“姓名”。“姓氏”我们已经不作区分。姓氏合一这件事情 ,其实从战国以后就开始了。

    战国以后,也就是秦汉时期,人们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比如,秦为嬴姓,但是到了秦始皇,已经可以称之为嬴政了。在先秦时期是不可能叫的。到了汉代,姓氏就统一称为“姓”,并且,从天子到庶民,都可以有姓。

    司马迁的《史记》,常常有“姓X氏”的说法,比如说高祖“姓刘氏”,比如说熊绎“姓芈氏”,可见,西汉时期,姓氏已经混为一谈了。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今天。

    正因为我们现在不区分姓和氏,统一称姓,所以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屈原姓“屈”。以今人的眼光来看,说屈原姓屈,似乎也没错。

    但是,屈原是先秦时期的人,在先秦那样一个姓氏分明的年代,把姓氏混用是不对的。

    所以,在对待姓氏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当以秦汉为界。对于先秦时期的人物,姓氏要作区分,秦汉以后的人物,就不需要区分姓氏了。

    那么,问题来了:屈原姓什么?

    答案:屈原姓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什么?屈原居然不姓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lw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