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天一色,渔舟唱晚。轻捷的小舟两边站着几只鱼鹰,拍打着水花在城边小河中穿过;城中街市上浓重的鱼腥味和鱼贩的叫卖声混杂在一起,嘈杂而亲切……这一切真象一幅昔日江南风情画,让人感到家乡自古是浸透了水的世界。“民以食为天”,水乡家乡的人民自古以来是靠水吃水,鱼和稻米作为主要出产和主要食物,使家乡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古时的家乡,境内河、港、荡、湖密布,历史上渔民以捕捞为主。直到民国时期,家乡全县有2275户渔民,共11600 多人从事捕鱼捉虾的营生。2至5吨的木船和小划子船共有2315条,还有专营太湖捕捞的20至50吨大渔船22条,大多数渔民以船为家,流动作业,散居于靠近集镇、城郊、湖荡沿岸等水域。
太湖里的大渔船太湖之中的渔船分为网船(大渔船)和老乌船两种。网船又分张网船、摇网船、抢网船和旋网船等。20吨以上的大网船,要有十七、八个渔民共同作业,船上有樯帆五、六道,平时无风不能行驶,也不能靠岸,常停在湖中,渔民出入,用小舟装运。老乌船是用鱼鹰来捕鱼。鱼鹰又名水鸦,俗名水老乌,口长而尖,羽毛黑色,形似乌鸦,体形高大,身有臭气,喜欢吃豆腐,善于捕鱼。
老乌船上约有10余只鱼鹰,立于两边。这种船头小底深,长一丈余,阔仅二、三尺,行驶轻捷。捕鱼时将鱼鹰颈部扎牢,放入水中,鱼鹰即没水寻鱼。小鱼它会吞在喉间,渔民将鹰颈一捋,鱼即从口中吐出。如鱼过大,二、三只鱼鹰会一起合捕,衔出水面,渔民把船靠过去捉住鱼。鱼因被鹰嘴咬伤过,所以死者居多,午后上市,俗称老乌鱼,价格较网捕的低廉。
老乌船 鱼鹰在家乡的俗名叫水老乌 渔民将鱼从水老乌的颈中捋出来不用船只,在河岸设网的称为扳罾。罾网为四方形,用4根竹竿为柱,网结于竹柱四端,小的网1丈见方,一人之力便可以起落。大网有二、三丈见方,则要二、三个人一起才能拉动起落,入水后七、八分钟即可起网,各种鱼类均可捕获。
扳鱼用的罾网 渔民撒网捕鱼至于用钩钓鱼,则一般不是专业渔民,城中市民或乡下农民在夏秋间喜欢到河荡边垂钓,一天所获也不少。另外还有下河摸鱼者,特别是冬季,天寒鱼类活动不灵活,容易捉到。
捕虾除打网外,多用虾簏。簏内置钓虾之饵,沉入水底,虾只能进入,不能出去,次晨收簏,一只簏里可收数十只虾。捉蟹则用蟹簖。渔民在夜间于簖边烧火,附近水中螃蟹见到火光便向亮处前行,钻进簖里,即可捕获。生活在河底的蚌蚬螺蛳等水产,可用结于竹篙的拖网沉到河底,另一手用竹耙将此类水产拉入网中,拖上船后,再行分类拣取。
捕虾用的虾簏 捉蟹则用蟹簖自清朝中期,家乡的养鱼业开始迅速发展,据家乡《县志》记载,嘉庆年间(1796-1820年)“沿溪民规河为池,僭筑鱼池,蓄鱼取利,日强月盛,溪河共池七百余座,池户占去河面六七百亩”,可见当时河塘养鱼已发展到一定规模。
家乡河埒口地名的由来,便与此有关。“河”指流经家乡西郊至太湖的梁溪河,“埒”原义指矮墙或堤坝,也可作动词用,与“筑”同义,清代沿梁溪河两岸的农民在芦苇丛生的河滩上筑埂埒地,逐渐筑成一口口方形的渔池,这一带地方也就名之为“河埒口”,河埒口在近代一直以养鱼而著名。据光绪七年(1881年)的家乡《县志》记载:“滨溪居人多为鱼池,日渐增拓,溪为所侵,其隘外殆如小水云”。
鱼池养鱼需要鱼秧,鱼秧的来源十分遥远,一般取自长江中九江、湖口两处。每年谷雨过后,小暑之前,当地渔民用网目细密的囊网在长江中捞取鱼秧,售给鱼贩。鱼贩快船急行,日夜赶运。途中要时时换水,并用熟鸭蛋的蛋黄研碎为末,随时喂食。
过去家乡鱼秧大多是浙江吴兴菱湖镇的鱼贩运来,也有购自安徽鱼贩的,品种主要有青鱼、草鱼、鲢鱼、鳊鱼等。家乡南门外也有贩运鱼秧,运回本地利用小塘发花,再转售给鱼池的少数育养鱼种的专业户。装运鱼秧要用活水船,这种船舱中凿有孔穴,用竹帘隔住,船舱中养鱼之水与船外河水随时流动交换,保持活水,而鱼秧又不会逃逸。
在长江中捞取鱼秧 鱼秧很小鱼池下了鱼秧后,最初要喂豆腐汁。长大后,草鱼喂水草,青鱼喂螺蛳,其它鱼类,可饲以菜饼、豆饼、酒糟、粥饭等。鲢鱼生长期短,当年便可出售,青草鲤鱼则要饲养两年才能上市。
结束语:现今鱼米之乡的家乡人民,已经真正实现了“年年有鱼(余)”的美好愿望。行文至此,《家乡记忆:年年有 鱼(余) 系列》就告一段落了,谢谢大家花费春节假期的宝贵时间,拨冗阅读并留言点赞。祝各位朋友新春吉祥,万事如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