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293:
为期两个多月的线上教学结束了,其中有苦也有乐。
这种教学形态具有现代教学意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强制推行,伴随着种种的不适应、种种的困惑,现代教学的早产儿已经确确实实的诞生了。我想走过这段教学时光,我们再也回不到原来的状态了。
线上教学的最大缺陷是互动交流不够深入充分。特定的网上交流渠道,屏蔽了诸如面对面的表情、动作、态势、语气等信息,丧失了班集体气场。交流互动的信息被屏蔽了一多半,教学效果不佳。教育教学归根结底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和互动。
不能与学生面对面,特别是一些作业变差的学生,好像比线下教学多了。
但反过来想一想,这种作业变差学生增多的现象,也有另外一种原因。因为线上教学屏蔽了大部分信息,呈现在老师面前的只有学生的作业情况。和平时相比,作业反馈在老师面前的次数更多了,所以老师会感到有些学生做作业的情况很差。
实际上,在平时的教学中,个别学生作业很差的现象并不比线上教学好到什么地方去。
从这一点来说,线上教学不应为学生作业情况差,完全背锅。
线上教学有许多的优势,令人不舍。
第一点,资源丰富,教学高效。比如看电视直播课,这些老师对知识点琢磨的比较透,准确性比较高,感觉确实是比平时的教学效果要好一些。
第二点,移动同步课堂很方便。一些功能非常强大,比如说做完以后直接得分,有详细的错题解析,有订正功能,有错误率统计。错误率的统计特别有用,可以帮助老师准确的找到重点和难点,以便精准的查漏补缺。如果能很方便的导出做题成绩,有长期的做题情况统计就更好了。
平时也经常做练习册,做完以后手动批改,错题要一个一个讲解,有的时候可能讲解的不到位,还要催促学生进行更正。效率确实不如网上。
复学后,讲了几天练习册,又开始怀念同步课堂的好。
第三个方面,每日交作业小程序呈现出学习的大数据。他把学生的作业信息直接呈现在老师的面前。特别是其中一些作业统计信息特别有用,一段时间内学生的交作业的数量、得A的次数、平均分数,那一天的作业没有交,都可以清晰的呈现出来。
这种数据的积累,就是大数据,非常准确的把学生的学习状态描述了出来。对于分析学生的进步或退步的原因,提供了直接的有力数据。也可以让学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不至于陷入到那种迷信的不可捉摸的神秘原因中去。
但也有不如意的地方。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出来的一些好学生,在平常我并不觉得这些学生很好。平时上课我感觉各方面很好的学生,在作业统计上表现的却并不好。
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线上教学屏蔽了很多其他信息,比如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等等。对一些学生平时觉得特别好的原因,可能是这些同学的互动能力特别强,有很多学习以外的其他因素影响了老师的判断。
另外因为在平时教学中,老师对作业的批改,与学生的互动可能更为深入细致,线上作业因为信息传递的限制无法深入细致的批改,统计出来的好学生可能是自觉性比较好,但是在其他方面可能不是特别优秀。
比如,一些线上经常不交作业的学生,到校以后做起作业,依然还算可以。
总之这种大数据的统计评价,要优于平时夹杂着许多其他感受的评价。但它只是作为学习过程的评价,并不能严格的作为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价。
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平时学习越认真越严格越努力,一般情况下成绩越好。还是这种作业大数据对学生学习的判断更为客观准确一些。
线上教学的许多优势,经过两个多月的实践,已牢固地印在了头脑中。
特殊情况下分为线上和线下,当进入实际的学习状态中,无所谓线上和线下,就是各种学习形式的组合。什么形式效率高,效果好,就用什么形式。
最理想的教学形式应是这样。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教学,而不是仅仅上几个图片,做一个PPT。同步课堂所采用的作业自动批改,自动出示出题解析和错误率统计,确实是精准高效的一种训练形态,而教学中有一半的任务就在训练上。一定有一种最佳的训练形式,在平时教学中也能够长期使用。每日交作业小程序作为学习的日常记录,其中大数据的积累,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评判,确实是非常有用的,完全可以继续使用。这一切都离不开现代信息设备,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圆满解决。应该有一种价格低廉功能齐全的学生机供学生学习使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会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但是要清醒地认识到,也很容易导致对学生学习状态判断的失误。
农民种地需要不断的进行技术革新,采用新的工具和组织形式,种地这种劳动,才能越来越高效。教学也是这样,有优势的工具和组织形式会被自然选择,而且自然壮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