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的公益课上,和孩子们一起复习所学诗词。读到《泊船瓜洲》时,问他们:“这首诗表达了王安石怎样的心情啊?”
“想家”。有的孩子反应很快。
“对,是想家,就是思念故乡和亲人。那么,我们还学过哪些同样主题的古诗?”
“《静夜思》、《枫桥夜泊》”。孩子们纷纷举手。
“大家想想看,诗人在什么时候最想家啊?这些诗有什么共同特点?”
”他们离开家乡的时候“,“都有月亮”,不同的声音响起来。
“是的。都离开家乡了——在家乡时当然不会想家呀。都有月亮,都是在夜晚时分。为什么呢?‘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白天忙着工作,夜晚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会格外地想念家乡和亲人。你们现在还小,体会不到,希望你们以后长大,到外地上了大学,还能记得小时候和老师一起学的这些古诗啊。”
说到这时,我都有些动容了。前排一个孩子轻声问:“老师也会想家吗?”“当然会呀,”我笑了,“因为我也离开我的家乡啦。”
晚饭后,带着孩子们出去。走到院子里,才发现月亮又圆又大——又到了农历中旬了吧,阳历从来看不出与月亮变化的关系。月亮特别亮,里面的阴影都清晰可辨。我笑道:“我看见吴刚了,他正在砍桂树呢。”不禁又想起嫦娥、玉兔的传说,于是吟起李白的诗句:“玉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孩子们也加入进来: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读完我们一起大笑。抬起头,金黄的圆月四围还有一圈青色的光晕,整个天空都因了这月色而散发出蓝荧荧的光,显得温柔而多情。此刻,最适宜“起舞弄清影”吧!或者,“花间一壶酒”,“举杯邀明月”,只是,这酒并不是孤独的、寂寞的,而是对月亮的致谢。
也许,没有哪个民族如我们这样,对月亮怀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吧。在古诗词里,随手就能找到许多关于月亮的描写。在那通讯条件极不方便的古代,心声向谁倾诉呢?当你深深地思念一个人,当天涯孤旅、辛苦困顿时,又有谁可吐露衷肠?写信,需要那么久对方才能收到,没有电话可打,也不能视频通话。白日营营,当月亮爬上树梢——咦,那不是家乡的月亮吗?那不是和爱人一起赏过的月亮吗?该卸下白天的伪装了,打开心的门,让那些最想说的话化作波涛吧。
千百年后,那些温润的文字,依然能够打动我们的心。月光如水,倾泻在身上,仿佛月亮是为我一人而明,望着它,那么多的故事、人物、诗词,都从脑海里涌出——呵,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月亮啊!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漂泊他乡的张九龄,在月下思念远方的妻子如是说;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铁汉范仲淹在忙完了一天的军务后,如是说.......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那个寓居在葫芦庙、不得志的落魄书生贾雨村如是说;
月亮,你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见证了多少人的多情与寂寞。
又是月半,月亮又圆了。恰逢西洋的圣诞节,不少人在欢欣着,但是,真的快乐,不是在每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都会有的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