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明月共光辉文学共济会人生格局的修炼
学《马恩》(28)——什么是共产主义?(12)

学《马恩》(28)——什么是共产主义?(12)

作者: 宋剑平 | 来源:发表于2018-12-02 10:39 被阅读3次

    二十二、“这种异化当然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而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另一方面,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德意志意识形态》

    ※分析:

    1.“这种异化”指的是“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注1)

    形成异化的原因是——“共同活动本身不是自愿地而是自发地形成的,因此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权利。” (注2)

    人们无法驾驭自己创造的伟大的生产力,生产力反而支配了人的意志和行为,典型的例子就是火枪的威力远远大过大刀和长矛,更能毁灭人。

    2.马克思再次声明富裕生活是共产主义“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贫穷产生罪恶,如果人缺衣少吃,“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文明、进步无从谈起。

    二十三、“只有随着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由于普遍的交往,一方面,可以发现在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事实(普遍竞争),而其中每一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变革都有依存关系;最后,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不这样,1.共产主义就只能作为某种地域性的东西而存在;2.交往的力量本身就不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它们会依然处于家庭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境地’;3.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立即’同时发生的行动才可能是经验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

    ※分析:

    一、这段文字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革命需要“同时发生”的第一次表述——“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立即’同时发生的行动才可能是经验的”。

    共产主义需要“同时发生”的原因是:

    1.“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

    2.“每一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变革都有依存关系”。

    二、恩格斯在以后的《共产主义原理》中进一步明确。

    “第十九个问题:这种革命能不能单独在某个国家内发生呢?

    答:不能。

    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的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致使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着另一国家的事变的影响。此外,大工业使所有文明国家的社会发展得不相上下,以致无论在什么地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成了社会上两个起决定作用的阶级,它们之间的斗争成了我们这一时代的主要斗争。

    因此,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

    在这些国家的每一个国家中,共产主义革命发展得较快或较慢,要看这个国家是否工业较发达,财富积累较多,以及生产力较高而定。因此,在德国实现共产主义革命最慢最困难,在英国最快最容易。”(注3)

    1.恩格斯指的“这种革命”,就是废除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的革命。

    恩格斯在回答第18个问题中同时讲到了废除私有制后要实现“公有”和“共有”两种形式

    “把全部资本、全部农业、全部工业、全部运输业和整个交换都愈来愈多地集中到国家手里。”(注4)——“公有”—— 公有的主体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财产中,国家财产所有权的主体就是国家。

    “把全部资本、全部生产和全部交换都集中在人民手里的时候。”(注5)——“共有”——共有的主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有人,对共有的财产都享有权利。

    但是他没有明确废除私有制后到低是选择“公有”还是“共有”。

    2. 恩格斯一方面认为“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 

    另一方面又认为德国和英国不是同时发生——“在德国实现共产主义革命最慢最困难,在英国最快最容易”。

    这样的表述令人颇为困惑和不解!

    三、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的表述发生了变化。

    “无产阶级的统治将更加快它们消逝。联合的努力,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努力,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注6)

    从明确的“同时发生”转变为“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努力”。

    三、列宁对“同时发生”的修订。

    “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注7)

    列宁说的是社会主义不是共产主义,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有区别的:

    共产主义是一种政治信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社会学思想——“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有组织的社会所有制,改造为国有制。”(注8)

    ※小结:

    前辈们对共产主义的认识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1.马克思恩格斯侧重于无产阶级信仰的实现。

    因为,世界市场“把全球各国的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致使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着另一国家的事变的影响”。

    所以,只要存在现实的国与国之间的不平等和压迫,就说明人的意识当中仍然存在不平等和压迫,与之相应的在国内肯定会存在不平等和压迫,那么共产主义的目标——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就无法实现。

    2.列宁侧重于无产阶级政权的实现。

    “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既然剥夺了资本家并在本国组织了社会主义生产,就会奋起同其余的资本主义世界抗衡,把其他国家的被压迫阶级吸引到自己方面来,在这些国家中发动反对资本家的起义。”(注9)

    注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1960年版,第38页。

    注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1960年版,第39页。

    注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1958年版,第368页。

    注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1958年版,第368页。

    注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1958年版,第368页。

    注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1958年版,第488页。

    注7:《列宁全集》第2版,第26卷,第367页。

    注8:《社会主义》,(奥地利)米瑟斯著,王建民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8页。

    注9:《列宁全集》第2版,第26卷,第367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马恩》(28)——什么是共产主义?(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qj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