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事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
问:“看书不能明白,该怎么办?”
先生:“这只是在文字表意做功,所以不明白。如果仅是意解,还不如朱子的学问。朱子学问看得多,解的也明白,但是他却终身无所得。”
问者问出了我们后人的心声,看古代的圣贤书不明白,怎么办?上学的时候学《论语》,学校的老师照文解义,他不明白,我们也不明白。因此,一度将古代圣贤书束之高阁,不知其义,偶尔读一读,犹如天书云里雾里。
先生讲,看圣贤书不明白,需要在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
有的书将此句译为:凡是不明白、行不通的地方,需要返回自己的心中去体会,自然会想得通。这是典型的意解,即使表面看没有错,但是作为实修来说,毫无用处,也无法真正体会王阳明先生的本意。
心体上用功,指的是明不得,行不去时,返回本性,即是用功,久之对义理自然通达。所以不通,是因为一直想在脑子里思索明白,可是人能想明白的都是自己懂的,自己经历过的。一些超越于思维的东西是无法真正懂的,只有自己真正的经历了,才会明白。王阳明先生未经历“石棺悟道,我心光明”,也是无法真正懂《四书》《五经》,因此才有对着竹子格物一说。石棺悟道后,王阳明先生开始了讲学,从而创立了心学。
先生讲《四书》《五经》,说的也是这心体,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