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阳明心学如一说生活是一场修行想法
王阳明《传习录》知行合一解读

王阳明《传习录》知行合一解读

作者: y如一 | 来源:发表于2023-11-27 17:55 被阅读0次

    爱曰:“古人说知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

    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地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维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比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一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揣摩影响,所以比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弱知得宗旨时,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本文解读王阳明先生最重要的论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四个字分开读“知·行·合·一”。四个字分开读,便更能体会先生本来的含义。知即是我们的良知,也是那个不生不灭的本来面目;行是知的用;合,即是知行原本就合,佛家术语即是体用不二;一,知行是一,不是二,没有行,不能感受到知。

    电影《达摩祖师传》里,达摩的侄子鞭打僧人,让僧人解释,何为佛性。那个僧人言:“在眼为看,在耳为听,在鼻为嗅,在舌为味”。这些都是佛性之用,正是这些用,能够返回找到本来面目。本来即是反观,返闻闻自性。没有用,就体会不到本体。知行从来不曾分开,犹如,浪花与大海从未分开。所谓知与行二者分开是因为未能把握本体,未能了解知的本来宗旨,因此在意识上认为知行二者有距离。

    在意识层面的知,往往是意识对概念的记忆和播放。比如,心里知道应该怎样怎样做,但是做不到。这不是真知,只是意解,实质属于念的演绎播放。但是如果在念的演绎播放时,能够反观,知念有,知念无,知与念是一体的,无念体会不到知,念与知是合一的,也即知行合一。先生所言,有行一定有知,有知了一定代表有行。没有行,知处于寂灭状态,也体会不到知。当把握知的宗旨时,行便是知的妙用,妙有;如果没有把握知的实质的时候,即使说知行合一也是说说而已,仅是闲话而已。

    先生提出知行合一是对当时知与行是二件事学说的更正,是立于先天的角度对知行做了解释。但即使怎么解释,他的弟子徐爱依旧不是太明白,与其余弟子反复辩论,因此先生对知行合一重新做了解释。我们懂得是能够懂得,一些未经历的,即使别人怎么说,也是无法体会其真义,脑子也是无法很好理解真义。因此才有实修一说,亲自印证。没有自己印证的东西都不是自己的东西,即使脑子里记得很多也依然是记忆,而非心领神会的东西。

    就如我写这些东西,写前自己不知自己会写什么,但是写着写着自有东西从键盘留露,写后发出去,能懂的是已经懂得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最受益的是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传习录》知行合一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tt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