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四晚上,在文字之光群里听到了简叔的声音。为简叔的勤奋所感动,也想起简书一路走过的历程。下面的内容分为三部分:简书的历史,简叔的发言概要,我的一点想法。
01
我们先看一下简书的成长历史。
简书创建于2012年9月,起初的目标是:给文字创作者提供一个良好便捷的写作环境,也是国内首款支持Markdown编辑法的笔记工具。
2012 年 12 月,团队技术人员在 Maleskine 的基础上进行内测,并将产品命名为“简书”。出乎人们意料的是,新产品大受欢迎,技术人员开始在“简书”上投入大量精力,次年4月,上线web端,简书优质的写作工具成为自身的一大亮点。
可以说,简书起步于一个非常好的创意,一出场就带着自己的基因和特色,成为国内的优质原创内容输出平台,在这个创作社区里,人人都可以进行创作、交流。虽然简书填补了行业技术缺口,但它“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的特点,使之发展受限。
第二次转变发生在2013年9月,增加了“简信”功能之后,正式将社交纳入体系。2014年7月,简书得到天使轮融资500万人民币,随即开始尝试内容产品的出版和深度开发。
之后,其理念更换为“交流故事,沟通想法”,至此,标志着简书完成了由写作工具向读写型社交平台、内容渠道向内容创作平台的转变。
两年后,简书的用户达到了1600万,文章总量500多万篇,每日新增文章约2万多篇,月打赏的流水高达50万元。
但简书的目标并不止步于此,开始尝试商业化转型,进军电子书出版、知识付费领域,在2017年4月完成B轮融资共4200万人民币。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简书平台的整体内容创作质量开始下滑。简书原本的中心化审稿模式和过于迎合大众口味的推荐算法,使平台在新用户增加缓慢的同时,也流失了不少优质用户。
简书的理念再次定位为“创作你的创作”,成为了“写作阅读+社交+出版”的综合型互联网产品。
简书在内容方面的措施有,一是对原创内容及其付费衍生品的管理运营,二是原创内容激励体系。
那时,简书是以内容为核心的企业,如何加强内容提供者与内容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是运营的重点,为此简书着重鼓励用户创造有价值的内容,通过自身的内容分享平台吸引消费者,主要项目有简书大学堂和简书出版。
激励体系上,主要有内容曝光、打赏、付费文章、开放运营权限等方式,内容不仅丰富,还有着更明显的“平等”特征,大大区别于豆瓣的“文艺范”、知乎的“精英范”,吸引了大量“草根”用户。由此,简书形成了集工具、内容、社交、出版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内容电商平台,大有与知乎、豆瓣平起平坐的势头。
地球人都知道,每个平台都有两类传播者,一类是由平台用户选出来的,表现形式是粉丝量、点赞量、评论量等用户主动参与的数据。另一类是由平台引导培育的,表现形式是平台认证和推荐。
大部分情况下,这两种类型会互相转化,形成统一,比如,对于平台上粉丝量较多的大 V,平台会给予很多荣誉,而通过官方的推荐和认证,会为优质作者提供更多涨粉机会。
简书也追随了这个玩法,简书的用户标识主要有:「签约作者」和「优质作者」
当时,简书签约作者下设两个方向,出版方向与课程方向,希望申请签约作者,需通过出版(即简书版权作者)和课程(即简书大学堂讲师)两个方向来进行申请,纯优质内容作者将不再接受申请。
不同于签约作者致力于版权及课程领域的开发合作,内容领域优质作者是从不同领域的内容维度,对于简书作者文章的认可。主要是邀请制,也可以自荐。
当时,简书在首页设置了推荐作者专栏,文章上了首页是很多简友的期待和殊荣。
第二段历程:出书和开课。
那时,简书上的热门内容可以从热门话题中看出。简书超过 100 万人关注的专题共有 15 个,依次是读书、旅行·在路上、短篇小说、青春、历史、摄影、美食、诗、谈谈情·说说爱、简书电影、社会热点、生活家、手绘、哲思等。
简书采用“中心化”的内容运营思路,用户通过“投稿”机制向专题或主页进行投稿,简书的内容运营团队和相关专题主编,通过人工筛选的方式,选出合适的稿件投放在首页。
简书首页除了人工筛选推荐的稿件外,由用户互动产生的热门内容也获得了很重要的展示位,比如新上榜、7 日热门、30 日热门等。
对内容平台来说,知识付费是平台变现的首选途径。但由于平台的“全民化”现状,简书平台整体内容质量良莠不齐,知识付费进程坎坷。
第三阶段,简书钻的出现以及变革
2018年9月26日,简书与Fountain联合发布白皮书,宣布简书加入Fountain项目,并获得5个亿的FTN。据悉,白皮书称“简书的海量活跃用户将成为区块链用户,简书用户获得理应得到的 token 奖励,简书通过 token 的激励提高了用户活跃,并且作为创始合作应用获得初始 token 的分配回报。
效果如何,大家持有不同观点,我在此不做评论。
根据简书官方数据分析,平台用户整体偏年轻,主要是年轻学生与职场新人。
简书当时的盈利模式。
据公开数据,简书用户对积分商城、简书大学堂和简书出版几项功能的使用率都不高,而这三项皆是简书的主要盈利板块。
02
简叔的发言概要
文字去光有三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文学性。
第二个特点,是这个团队有非常出色的运营能力。
第三点,是文字之光这个品牌。这个品牌通过简书平台已经立起来了,我非常看好他未来的发展。
下面我想和大家聊一下,简书的设想。
第一 一直以来简书的定位是一个优质的创作社区,是大家所有创作爱好者的一个线上的一个精神乐园。
两点价值: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简书有非常好用的一个创作编辑器,无论是在手机上还是在电脑端,都可以非常便捷地去创作。这一点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作者来简书发表自己的作品。我们给大家创造了一个以文会友文的优质社区。
第二个价值,是我们的内容价值。这很大程度上是由所有在简书上活跃的创作者共同创造出来的。
这两个价值是简书的根基,面向读者端的这些内容价值是未来加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增长引擎。
简书到底为社会创造了什么样的差异化的内容价值?说白了,就是大家来简书看什么?不是在头条看这些东西,更不是在微信里面看这些东西,而是来到简书看的这些东西。
与此同时,这些东西还具备广泛的一个群众基础,而不是曲高和寡的。
写身边的故事给老百姓看,这是未来简书最重要的一个内容价值的发展方向,这也是最有群众基础的。
另外,请大家多去关注和使用小岛。
最后,说一下简书钻。目前虽然处在一个低谷,但我认为只要大家共同努力,这些暂时性的困难都是会过去的。这同眼下中国的经济形势以及全球的经济形势有关,所有的投资产品都在贬值。
另外,简书钻这一年多的运营过程中,也吸引了一些投机者。他们本身对写作没有热情,更多的是一个投资。所以,这类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离开。
简书钻的价值,最终都是依托于简书这个平台的价值。同时也是依托于做大家共同努力创造的这个价值。所以,所以只要大家去齐心协力,齐心协力。在大面上去统一方向,共同使劲,做出各自的贡献,我相信,这个生态一定会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03
一点思考和建议
关于小岛:思路很好,但需要考虑差异化,比如:未来的重点最好是和写作分享以及写作激励相关。
具体说来,简书首先可以从媒体角度出发,思量自身具有特殊价值的亮点,吸引潜在用户,其次再从自身角度考虑,如何吸引媒体来关注自己的产品。写作小白的梦想和热情,也是简书平台一直以来保持热闹的原因,就像当年的新东方,燃烧起年轻人学英语的激情和梦想,吻合了那个时代的需求和渴望。
哪些人是简书的重点用户?怎样服务好这些忠实用户?怎样更好地激发出这些忠实用户的潜在消费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让用户层次更精细化成为颇为重要的考量。
文字之光之所以会成为一面重要的旗帜,是因为理念:找回文字的力量,让文字发光!围绕着这个理念展开活动,加上一个认真努力的团队,因此创造出不俗的成绩。
这个团队不去微信公众号和今日头条,就看出简书的特殊价值所在。
韩老师说过:“让爱好写作的人加进来,在高手和普通小白之间搭建起桥梁,真正为创作者考虑,创作者才会更愿意追随平台一起向前发展,这需要平台令人信任。对于即是读者,又是作者的简友,需要有最好的写作陪伴、关怀和引导,才能起到一个满足使用者需求的效果。”
“简书变现太难,周期太长,钻转贝再卖贝,让人听起来就很麻烦,对于普通百姓,生活节奏又这么快,很难有人有耐心陪你玩下去,所以逃离了,投资者赚不到钱也逃离了,剩下的要么是深爱纯文字的,要么就是小白书写方便的。”
既然挣到钱很难,做一个写作的黄埔军校也是不错的选择,写手们在一到两年的时间里,写作水平提升很快,这对平台和简友都是双赢的事情。
更何况,当疫情发生时,文字带给人的疗愈效果都是心理医生和各类药品无法比拟的。尤其在全民写作的的特殊时期,意义更加深远。
要想做到平台价值最大化,就要把所有热爱写作的人吸引过来,包括没有写作基础的但是心怀梦想的人。这些人,他们不会因为钻贬值就离开。
有些人会写又喜欢玩钻,便成为简书的中坚力量。金银牌会员,也是因为大家在简书有了进步,心怀感恩,所以愿意花钱成为会员。
很多类似文字之光的团队,成为这个金字塔的中间部分,最后,源源不断加入简书的写作小白,形成了简书平台的金字塔结构,整个根基就很坚固了。
最后归纳:简书最重要的事情,是想清楚自己的市场定位,看到自己的特殊优势,寻求差异化发展之路,将优秀之处做得更加出类拔萃,在钻跟内容创作之间找到平衡。
一点肤浅的思考,抛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毕竟有国才有家,简书好,写手才能好,让我们一起集思广益,为简书的未来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写完此文,望向窗外,漫山遍野的樱花正开得浩浩荡荡,展示出春天的壮观和步伐,但是具体到某一棵树却没有人认真关注,我想,如果是一枝红杏出墙来或许更能让人记住它的独特吧!你懂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