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2月2日—5日 P49-88
回了趟老家,也就在车上每天零零散散的读一会,未完成既定的读书任务。虽然在读,好像也没有读得很用心,能记住的内容不多,但每次安利柯父亲出场的时候,我总是对这位父亲满怀敬意,他真的算得上是一位绅士,他写给安利柯的每封信里都饱含着对孩子的谆谆教诲,既深情又富有哲理,和安利柯的同学们相处时也考虑周全,非常顾及孩子们的自尊,驼背的耐利去家里玩,他就提前把餐厅里挂的驼背人滑稽画给收起来了,在书中这样的细节很多。
比如泼来克西去安利柯家里玩,由于泼来克西家比较穷,从小没有任何玩具,对安利柯的玩具很是好奇,安利柯看到他玩得那么开心,正想把玩具送给他时,父亲递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同学对你的玩具很感兴趣,你应该怎么做",对于家境贫寒的孩子而言,多少都是有些自卑又敏感的,怎么送东西才能不伤害到孩子的心灵应该是安利柯父亲写纸条的初衷,所以当他们送玩具时,说的是因为泼来克西获得了二等奖,安利柯想要送礼物祝贺他,泼来克西接受了这个礼物,同时也不忘告诉安利柯,叫他下周去他父亲的铁匠铺,他会送一枚钉子给他,这算不算是"礼轻情义重"最完美的诠释,即便家境再贫寒,也懂得礼尚往来。
书中选取的每月故事,讲述的都是一些少年爱国故事,甚是感人,还有安利柯母亲或父亲写给他的信或是留言,点点滴滴中都体现着本书的主题——爱的教育。
当然其中也不乏同学间、师生间的小摩擦,比如同学间的嫉妒,颇让老师们伤脑筋的弗兰蒂,以及其他一些性格各具特点的同学们,总的读下来还是以正面积极为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