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做了二十几年的川菜厨师,土生土长的四川人,从苍蝇馆子小厨到大酒店行政总厨都干过,文化不高,不擅言辞。跟他直接就川菜的探讨很少,很多时候想要是互联网泡沫破了,是不可以考虑转行去做厨师,然后看到他老人家不屑于教我的样子,还是老老实实做PM吧。
现场观摩过很多次他做菜,当然大部分时间我只能负责吃...作为资深川菜爱好者,从小吃到大,本习以为常。直到近几年在外面生活多,各菜系都有所尝辄后,愈发对川菜有所偏赖,想了一想这背后的原因,可能这个菜系有意思外,还有其他的东西在吸引着自己。
【型】
一名川菜学徒,一开始要从刀工练起,切菜,每天切,大量切。练到能切出稳定均匀的丝纤细,粒饱满,片薄适的程度,才算基本刀工过关。
切菜的过程,也是熟悉食材特点的过程,材型直接影响烹饪难度、品貌摆盘和最终的口感。底子没打好,整体品质便失了先机。
早年的川菜厨师还必学雕花,每一道菜都得有恰当的雕搭点缀,或简单或隆重,不可少。现在的食客追求味道、环境、格调,重视菜品造型的餐厅倒却少了。
【色】
火候是做菜的关键大家都知道,在熟悉食材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烹饪温度环境,掌握油温和各种调料对食材的色貌影响,再配上一个气质相符的餐具,菜品才有一个高颜值。色正,食欲更佳。(这个看脸的世界...)
【味】
这是大家对川菜印象最深刻的方面,尤其辣味,其实,辣只占其中一部分,四百多年前的川菜中是没有辣椒的。川菜使用的调料多,往往还有二次加工,对「味道」成效有极致的追求。
香水有前中后调,川菜有异曲同工之处。
「前味」是香,菜未至、香先到。不同菜品有不同的香,菜还没吃,香味先来打个招呼,沉寂的舌胃瞬间来了精神。
「中味」则是菜品的正味,复杂的烹饪程序和调料下来,一菜一味,甚至一材一味,但都统一和谐的归服于一。
「后味」是川菜留给郷食者的余兴,辣爽、麻畅、鲜盈…
一道菜从选材、烹饪、调味到摆盘上桌,每一个步骤都得精心对待,少哪一面都觉得不够地道。每每吃到打着川菜招牌、最后菜品型色味都不够的菜时,便会很失望。我一直以为,在吃这件事上,认真对待菜品的每一面,赋予它更好的呈现,除了是品尝行为的认真追求,也是对被人类吃掉的生物们一种尊重吧。
厨艺,不叫厨技,有个「艺」在里面。它是厨师的艺术,是把食物变成「艺术品」一般的创作过程。赏心悦目、口舌生花。
中华饮食文化丰富,一方菜系,一方特色,有自己的拥趸,不分魁首。
人们在他乡对家乡菜的寻觅,一有口味上的偏好,二可能还有一层情感联系在其中。吃一口熟悉味道,是客居生活中为数不多的接触家乡感觉的途径之一。更让人感动在,有些味道,能把人带回从前,想到高三紧张课余,贪恋的路边小吃;在离家上学最后一顿,妈妈炖的汤...
很多从小吃到大的菜,几近与自己前几十年的生活融为一体。锅包肉之于东北人,牛肉面之于甘肃人,侉炖鱼之于山东人,白切鸡之于两广人,醉虾之于浙江人,火锅之于川渝人...几十年生於斯吃於斯的交情,形成对家乡菜的味觉依恋,走到哪儿,想到哪儿。
比起东挪西凑下来依然不多的回家假期,食物成了乡愁最好的慰藉。
题图来自pixabay.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