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理解你的孩子吗?

你理解你的孩子吗?

作者: 军花日耕 | 来源:发表于2023-11-24 21:58 被阅读0次

以前,我们没有进行岗前培训就做了父母,稀里糊涂就把孩子抓养大了。

现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了,最近我在分享有关亲子教育类的书籍。

对于那些欠缺教育能力的父母来说,《如何做一个理解孩子的人》这本书无疑是一本良好的教育补充读物。在加强自身教育能力的同时,还能够从中获得许多关于儿童教育的启发。

本书的作者是德国的彼德·包理希教授。作为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包理希教授对儿童教育工作情有独钟。他在多年来的教育实践中掌握了良好教育的秘密,并将自己对于教育的独特见解毫无保留地记录下来,希望能增强父母的教育能力,鼓励更多的父母采用积极正面的教育理念来培养孩子。

这本书就关爱孩子的身体、智力和精神成长,和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为目标,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教育的本质。

书中概括了父母在儿童教育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并罗列了大量的教育案例,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述了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正确理念。

只有站在理解的角度上教育孩子,我们才有可能发现孩子成长中的闪光点。

教育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尝试着理解孩子才是首要的任务。那些不理解孩子的父母,时常会因为孩子的言行而感到手足无措;而不被父母理解的孩子,也经常因缺少理解而发起对抗。

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时,他们的孤独与伤痛就会减少,他们的自信才会由内而外地散发。所以,如果父母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与关爱,将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和发掘孩子的个性特点作为教育基础的话。那么,教育的问题与困惑就会迎刃而解。

首先,我们们要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洞察孩子的情感变化。

受到思想和阅历的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总是会出现理解误区。如果父母能够坦然承认自己对孩子的理解的局限性,并试着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与孩子相处的话,就能更好地理解孩子,更加亲密地陪伴孩子走过童年和青少年的美好时光。

其次,使用个性化教育手段,培养与众不同的孩子。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德国哲学大师马丁·布伯说过这样一句话:“种类相同,人各有异,这是一个奇迹。”是的,尽管所有的孩子都属于人类这一个物种,但是,每个孩子的外表、性格、特长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每个孩子都需要特殊的、个性化的教育模式。有条件的父母,不妨按照每个孩子的特点,从孩子的成长条件与外部环境两方面出发,为他们量身打造一套符合孩子潜能和特长的教育体系。

从遗传学上说,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隐藏着“宝藏”-天赋,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培养。

除了一些天资过人的孩子,小小年纪就会显露出自己的天赋以外,大部分孩子的天赋都是隐形的,很难被人们发现。

因此,父母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及兴趣变化,耐心、细致地和孩子交流、玩耍。这样才能找到孩子身上的隐性天赋,并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培养,帮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即使父母没有发现孩子的天赋,那也没关系。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先从孩子的个人喜好开始,通过满足孩子的真正需求,尽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培养特长的外部环境。

比如我们家孩子小的时候,喜欢画画,我们给他买了绘画工具,他自己就背着画板坐地铁去西直门的少年宫学画画。喜欢踢球的孩子,父母送给他的应当是足球或者一双舒适的运动鞋,而不是一套绘画用具或者三个月的英语课。

如果父母不顾及孩子的喜好所在,执意按照自己的意愿培养孩子的话。那么,他们所提供给孩子的成长环境,可能反而会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成长条件与外部环境本身就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孩子的天赋会对外部环境产生影响,而外部环境反过来也影响着天赋的发展。

如果我们把父母比喻成园丁的话,那么孩子就是花园里不同品种的植物。有的植物喜爱阳光,有的植物需要阴凉;有的植物喜欢充足的水分,有的植物习惯长期干旱;有的植物需要肥沃的土地,有的植物却能在沙地里生长。

每一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生长特点,园丁只有采用适当的培育方法,才能让它们焕发出勃勃生机。养育孩子也一样,父母只有给予孩子恰如其分的养分,才能让孩子茁壮成长。

然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懂得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有些父母甚至会通过严厉的管教,来约束和改变孩子的个性。他们并不知道,这种愚蠢的做法就好像给一棵正在生长的小树苗,捆上了一道道的绳索。尽管控制了树枝生长歪曲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压抑了小树的自由生长。

除了家庭的约束以外,当孩子们进入学校以后,学校里的各种规章制度,也几乎完全不考虑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和学习能力。孩子们必须无条件地适应这些规则和制度,不允许出现任何一点偏离轨道的行为。那些清规戒律如同一个个坚硬的模子,无情地打磨了孩子们的个性棱角,将他们压制成一模一样的人。

如果将学校的教育比喻为孩子身体需要的养分的话,孩子得到的养分符合他的身体需要,自然会健康成长。但假如孩子得到的养分不能满足他的身体需要,那么,他就会发育不良。

最后,通过相互信任的原则,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基石。

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什么比相互信任更加珍贵。信任能给孩子带来足够的自信心和安全感,能给予孩子最有益的支持和鼓励。但是,信任也是需要维护的。如果父母不细心呵护这份宝贵的信任,它很快就会消失殆尽。

相关文章

  • 你理解你孩子的痛苦吗?

    我闺女已经在半年之前就学会自主排便了,从那之后再也没有弄脏过裤子。但是前阵子连续四次把便便拉在裤子里。第一天的时候...

  • 机会与梦想,旧的与新的

    你理解机会的含义吗? 你理解梦想的含义吗? 你真的理解机会的含义吗? 你真的理解梦想的含义吗? 梦想是抽象的, 令...

  • 你真的理解孩子吗?

    “你真的理解孩子吗?”当我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重新审视自己处理孩子情绪及各种“不良”行为时的反应和表现,不得不...

  • 你理解孩子的世界吗?

    听了太多不吼不叫也能做好父母的书,就和听过许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如出一辙。 经常忍不住就对着儿子又吼又叫,当时...

  • 你理解孩子的倔吗?

    今天我们带着两个孩子回爷爷奶奶家。小宝身上的棉裤烂了个窟窿,而我今天正好买个新棉裤在车上。 于是我就把新棉裤给小宝...

  • 理解

    亲爱的,你理解过你自己吗? 你理解过你为什么会这么愤怒吗? 你理解过你为什么会这么害怕吗? 你理解过你为什么会这么...

  • 嗯,我觉得你肯定还不理解

    你理解“理解”了吗? 上课时候,我们最常说的二句话是:孩子们,你听懂了吗?你理解吗? 当学生回答“懂了”,“ 理解...

  •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02

    第二天:理解你的叛逆孩子 家长都是爱自己孩子的,但是你理解自己的孩子吗? 相信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大部分...

  • 为什么读了很多绘本,孩子还是在低效阅读呢?

    你家有亲子阅读习惯么?你的孩子能真正理解故事吗?你知道孩子的阅读也分为泛读和精读吗?你以为增加阅读量就能提高阅读力...

  • 说说而已(12.2)

    我能理解你的男友对你的不理解,但是不能理解你对你男友不理解的不理解。哎,要约饭你没有朋友吗?说无聊,你不用上班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理解你的孩子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umn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