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掠影

作者: 王剑平旅行记 | 来源:发表于2022-08-21 05:04 被阅读0次

    德里是古老传统与现代化相互结合的一座城市。1911年英国殖民统治者驻印度总督将首府从加尔各答迁至德里,在旧城以南3公里处兴建新德里。1931年起新德里开始成为首府,1947年印度独立后宣布为首都。现在德里(包括新、老德里)人口超过2500万,仅次于日本东京,位居世界第二。

    新德里和老德里中间隔着一座地标性建筑——印度门,印度门以南为新德里,以北为老德里。印度门有点像巴黎的凯旋门,高48米,宽21米,巍峨雄壮。它是为纪念一战中英国和印度的 7万名阵亡战士而建的。

    新德里的中心是建立在山丘之上的总统府。总统府建于1929年,原名维多利亚宫,印度独立后,改为总统府。总统府为宫殿式建筑,坐西向东,采用红砂石建造,半球形圆顶反映出莫卧儿王朝的遗风。

    总统府内有一处依照莫卧儿王朝时代的格调而建的“莫卧儿花园”。内有成千上万的名花异草。每年一月份花园对外开放。

    正对总统府正门的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国家大道”,直通印度门。两侧是大片的草地,其间点缀着几个面积不小的水池。

    总统府的左侧是国会大厦,采用的是圆盘形状,主体四周围以白色大理石巨型圆柱,为典型的中亚细亚式建筑,外表雕饰则纯为印度艺术。

    国家大道两侧草坪之外是外交部、国防部等各部大楼,这一带楼群大都是用红砂石所建,各建筑之间搭配默契,浑然一体。

    总统府周围还有一些白色的低层建筑,据说这些是国家为各党派领导人提供的官邸,各党派领导人在位时才能享用。

    在总统府周围,我们看见了一座群像雕塑,表现的是印度国父圣雄甘地带领男女民众跋涉前进,艰难探索民族独立道路的情景。

    后来,我们去参观甘地陵。

    甘地陵的陵园占地面积不小,但陵园设施很简朴。陵园呈凹形,我们从北面通过长长的小道,走上了凹形的顶部去瞻仰。

    我们看见,在陵园正中,静卧着一座黑色大理石陵墓,它是一个普通的长方形平台。墓的后方有盏长明灯,昼夜不熄灭,这是印度争取民族独立精神的象征。

    甘地陵只是一个象征性陵墓,里面并没有埋葬甘地的遗体。按印度教风俗,死者必须在死后 24 小时内火化,然后把骨灰撒入圣河。甘地于1948年1月30日被暗杀后,就在这里火化,他的骨灰分别撒在恒河和印度最南端科摩林角附近的印度洋、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三个海水会合的洋面上。

    甘地陵的南面有一个大门,通往大门的道路上装有喷水池,它是一条更为庄严隆重的谒拜路线。凡是到印度访问的外国领导人,都要来谒拜甘地陵,献上花圈。

    来此瞻仰的人多起来了,他们当中大多数是印度人,有些是穿着民族传统服装的妙龄女子,还有些是穿着校服的小学生们。

    在稚气的小学生人群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听说她是老校长。老人一辈子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我们这些外国人对她也满怀尊敬的心情。

    接着,我们去参观胡马雍陵。胡马雍陵建于1556年,是莫卧儿王朝第二代皇帝胡马雍的陵墓,也是伊斯兰教与印度教建筑风格的典型结合。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胡马雍陵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来胡马雍陵参观的印度女中小学生很多,她们穿着民族传统服装格调的校服,许多人扎着两条长辫子,仿佛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女中小学生的发型,显得天真而纯朴。

    陵墓主体建筑由红色砂岩构筑,陵体呈方形。陵体四周有四座大门,门楣上方呈圆弧形,线条柔和;四壁是分上下两层排列整齐的小拱门,陵墓顶部中央有优雅的半球形白色大理石圆顶。胡马雍和皇后的墓冢在寝宫正中,两侧宫室有莫卧儿王朝五个帝王的墓冢。

    陵园内景色优美,棕榈、丝柏纵横成行,芳草如茵,喷泉四溅,实际上是一个布局讲究的大花园。

    从红砂石精细的镂花、花园式的内景到四周墙壁上的拱形大门,这一切构成典型的莫卧儿风格。整个陵墓给人一种威严、宏伟而又端庄明丽的感觉,为印度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精品。据说胡马雍陵是阿格拉的泰姬陵的主要参考模板。

    与学生们的互动是很有意思的,我们这些在当地尚属罕见的黄种人也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当镜头对准他们的时候,所有的学生都表现出了高兴和友善的情绪。

    老德里还有许多宗教建筑物,因为行程安排时间紧,我们只去贾玛清真寺和莲花庙参观。但路上也拍摄到了锡克教的寺庙外观照片。

    贾玛清真寺是印度最大的清真寺,也是与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大清真寺、埃及开罗的爱资哈尔大清真寺齐名的世界三大清真寺之一。它于1650年开始建造,使用了5000名工匠,历时6年时间建成。

    地面到大门的30多节宽阔平坦的石阶,以红砂石打造。

    清真寺共有3座宏伟气派的大门,其中东门为帝王专用,修建的壮观华丽。寺顶的3个白色大理石穹形圆顶上,以镀金圆钉和黑色的大理石条带做点缀,圆顶中央的尖塔则为铜质。

    清真寺两侧的各建有一座以红砂石和白色大理石堆叠而成的叫拜塔。叫拜塔各3层,每层都有阳台和大厅,大厅中还有宽敞的壁龛,为作礼拜时教长所站立的位置。塔内的130级台阶通向塔顶,在顶部的白色八角凉亭里眺望远方,老德里的景象尽收眼底。

    贾玛清真寺可谓是建筑学中的奇迹,整个建筑完全没有使用木料,地面、顶棚和墙壁都使用精磨细雕的石材,以铅水灌缝,坚固而不可摧。

    清真寺的中庭可容纳25000名信众。

    莲花庙位于德里的东南部,是一座风格别致的建筑,它既不同于印度教庙,也不同于伊斯兰教清真寺,甚至与印度其他比较大的教派的寺庙也无相像之处。它建成于1986年,是崇尚人类同源、世界同一的大同教的教庙。

    莲花庙的外貌酷似一朵盛开的莲花,故称“莲花庙”。它高34米,底座直径74米,由三层花瓣组成,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建造。底座边上有9个连环的清水池,拱托着这巨大的“莲花”。

    莲花庙的内部设置十分简单,只是一个高大空阔的圣殿,既无神像,也无雕刻、壁画等装饰性物件。惟有光滑的地板上安放着一排排白色大理石长椅。白色是该庙最主要的色调。进庙的教徒以及参观者也不需进行什么特殊的仪式,只要脱鞋进殿,走到大理石椅上就座,然后沉思默祷就行。

    莲花庙的周围是一大片碧绿碧绿的草坪,其间点缀着一簇簇花木。

    作为德里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莲花庙早已成为印度人的骄傲。

    德里既是一面历史的镜子,保存着许多重要古迹;它又是一座里程碑,记录着印度现代化的象征。其主要产业为IT、电信、餐饮住宿服务、金融、媒体和旅游业,也产生了一大批中产阶级。我们有机会逛了一下德里最大的购物中心(Ambience Mall),感受了一下印度中高阶层的购物环境。

    购物中心装潢豪华,高档商品琳琅满目。

    家用品商场的器皿也显得高端雅致。

    受美式快餐文化全球化的影响,这里也开设有麦当劳和星巴克店,只是里面不卖牛肉汉堡包。

    在这个购物中心里,看得出德里的现代生活与世界是接轨的,虽然它只是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

    入夜,上班族开始下班回家。无数辆小汽车将道路堵得水泄不通。虽然见惯了国内的堵车现象,我们还是被眼前的场景惊得目瞪口呆。我们终于感受到了世界第二大人口城市的活力、张力和排山倒海的人流冲击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德里掠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unp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