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我也在想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距离,究竟应该掌控怎样的分寸。在我看来,不近不远就刚刚好。太近了会触及对方的隐私,太远了会让人觉得疏离。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有自己的私密空间,谁也不想让陌生人窥探自己的一切,更不想让熟悉的人太过于了解自己,因为有的时候过于了解也是一种变相的伤害。
二十岁出头时我总是喜欢无病呻吟的高喊“孤独”,觉得自己就算是身处喧嚣也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寂寞灵魂。不论是二十出头还是现在,我都改不了对任何人推心置腹的坏毛病。“推心置腹”本质上没有错,错就错在眼拙认错了“人”。社交也没有错,因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错就错在,把握不好的分寸。我见过很多人,初次见面就标榜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她毫不遮掩的介绍着自己的“背景”“势力”为自己营造一个人设,让你站在她的面前矮人一截。
我来讲讲我参加工作之后认识的第三个室友,第一次去寝室她就营造出一种迎面而来的压抑感,宿舍拉着窗帘密不透光,她躺在床上居高临下,毫不避讳的跟我说她家的关系和背景,特意强调自己是某211大学,而不说自己是下面挂名的三本学院。人的虚荣心啊?有时候就是让我觉得可笑。她以假面示人,沉浸在自己用嘴构建的人设里。本来我从不会心怀恶意的揣测任何人,可是第一次见面,我就觉得我这个室友有种说不出的别扭。这种别扭的感觉,就像是你吃了跳跳糖,一开始含在嘴里没有什么感觉,时间越长随着糖的融化,跳动越觉得心烦意乱。有些坏人,你别说他的坏还真就随着心境浮现在脸上。
谈到社交我总觉得,有些人喜欢把自己放在很高的位置上,就像是他始终站在高处俯视别人。这种社交总让我很不舒服,不舒服在他居高临下之前到底有没有衡量过自己的自信来源。我最缺的就是自信,在一段社交关系里我总是在想这人的怎么这么自信,他说话怎么这么自信,他的自信从何而来?是不是源于无知无畏,所以一往无前。
我喜欢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感,而不是营造感。明明自己什么都不明白,还要装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明明自己花了钱心疼的要死,还不形于色的打肿脸充胖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真实”“朴素”变成了大家抵触的事物。所有人极力的在各个社交平台,营造自己的“人设”。分享渐渐变成了炫耀,而物质与虚荣却成了人人顶礼膜拜的“神”。我们不再发自内心的赞美别人,却早早的学会了阴阳怪气的说话。
生活的意义在于伸手就能触及的真实感,而不是遥不可及的做梦感。梦会醒,生活却还在继续。丰盈的灵魂不需要华丽的外表,华丽的外表撑不起虚无的内核。人贵有自知之明,而不是不自知却操心起别人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