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丹
1
前几天逛空间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帖子,大概内容是说:一个平时在空间爱秀恩爱的学弟分手后,引来了一些好友莫名其妙的责骂和讥讽,本就为分手伤神的他还得面对别人莫名其妙的责骂,情绪低落,发帖者告诫大家,爱情里面对错难辨,闲人莫论是非,不了解情况盲目跟风责骂与讥讽,是一种网络暴力。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当你做了什么错事,甚至不是错事,第一个人表明立场,第二个人啪叽啪叽评判一通,第三个人顶一下,第四个、第五个……
批评、责骂、甚者是侮辱,然后一堆唾沫星子横飞,有的人就是萍水相逢的路人甲,有的人都不了解情况,却批评得“绘声绘色”,就像当事人一样,然后这样恶性循环,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关键是有些看似义正言辞的批评实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口舌之快。对发表意见的人来说,这就只是一个看法,或者是茶余饭后的娱乐;可是对当事人来说,这是活生生的血淋淋的事实,现实与情感的冲突与撞裂。正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但凭什么要让一个人平白无故的遭受你的批评和指责,而且还是“无心”的批评和指责呢?
不要再把心直口快当成冠冕堂皇的借口,每个人都没有资格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向他人“落井下石”,你无心的一句话,可能刚好戳到他人的痛处,给他人造成致命的伤害。
每个人都有嘴,每个人都可以说出像毒瘤一般的恶语,我们不是艺术家,不能像艺术节那样说出具有艺术性的语言,但是,我们每个人可不可以对自己的言语内容负责,无论是批评或是赞美?
如果你和那个人没有那么深的“交际”与“情分”,你也不想去考究故事中主人公的背景与经历,那么可不可以要求自己“谨慎勿言”,那么可不可以给自己积点口德,可不可以不要盲目跟风?
不对别人品头论足,不对他人妄下定论,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自身修养的体现。
逞一时口舌之快谁都会,也最简单,但是,学会“守口”和“适时适地说适当的话”却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世界变暴躁吗?因为多了恶语伤人,少了温柔以待2
从小到大,其实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听到过一些冷漠的、不友善的话语,有人可能是无心之失,也有人是恶意为之。
同时呢,我们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意或者无意地嘲笑过别人或者被别人有意或者无意地嘲笑过。
有的人喜欢人身攻击,讥讽,喜欢拿着别人的缺陷或者家里面的情况说事,喜欢随意给别人贴各种各样不好的标签,喜欢对与己无关的事大谈特谈,之后还不忘大肆宣扬,以显示自己的观察力是多么敏锐,语言的总结能力还如此高强。
这些嘲笑咋一看没什么,可能有些人就是开玩笑,但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冷言冷语,恶语中伤,就像一条毒蛇的毒液会一点点将一个柔软、敏感、脆弱的心灵吞噬。
比如说我,也有过很多被别人有意无意嘲笑的经历:小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父母外出打工,我寄留在祖母家,被很多同学嘲笑是没有父母的野孩子,更有甚者,抢我的零食、文具,或者是半路堵截不让我回家,强迫我去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情。当时啊,我总是忍气吞声,父母不在身边也不敢惹事,祖母总让我懂事些,那个时候,为了躲避他们我还逃过课。
后来的后来,熊孩子长大了,我也长大了,我们还成为能聊天的朋友,可是,曾经的那些无心的伤害,却在我的心里留下了阴影,或许无形之中也造成了我性格里的懦弱、胆小怕事。
初中的时候,家里和隔壁邻居闹矛盾,我每次回家时不时都会听到邻居说一些特别难听、肮脏、恶毒的话,这些话从前我从未听到过,之后我希望我再也别听见。
高中的时候,由于英语发音不准,常常闹笑话,同学们虽然是无心的,但那些哄堂大笑,让我觉得刺耳,也让我在英语学习上总是不自信……
当然,我也有意无意的嘲笑过别人,比如说,小的时候总以为成绩好就了不起,对那些所谓的学渣总有几分轻视;也有当同学问题时有口无心说的“这个题那么简单都不会啊”,没有趾高气扬却依旧无形伤害了一个人的自尊……
我们常常为安慰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又有多少人可以真正做到不在意别人的目光,毕竟,我们生活在形形色色的人际关系里。
这些问题的存在,似乎不可避免,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第一次活在世上,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可不可以慢慢积累自己的语言素养,不说大方得体,至少让人舒服?
世界变暴躁吗?因为多了恶语伤人,少了温柔以待3
记得前段时间,和朋友一起去看了《悲伤逆流成河》,作为杂食动物的我,一般不会对电影评头论足,只是默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自己需要的成分。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有一个场景我哭了,就是易遥跑到河提自杀,哭着责问众人的时候:
“你们没杀过人吧
你们永远不会承认自己做过的事情有多恶毒
你们动手的没动手的都一样
都不是什么好人
你们巴不得世界上多死一个人
因为你们的生活有多无聊”
在影剧中,易遥一开始就是一个悲剧的角色,生活落魄,没有父爱,母亲总说她是赔钱货,她常常被指责、被邻里唾弃,甚至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带香味的卫生巾,她的世界一直都是摇摇欲坠的吧,脆弱得让人心疼。
生活在阳光下的齐铭,美好得一尘不染的顾森厢,乐观的骑士顾森西,他们的陪伴与出现的确给了易遥些许温暖与快乐,但是,并没有改变易遥生活在一个泥沼里的事实。
随后,以唐小米为中心的一群同学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嘲笑、欺负易遥:生了妇科病被同学们嘲笑生活不检点,被塞粉笔头,被打火机烧头发等等一系列的恶作剧,顾森厢被害死后,又被同学一口一口叫着杀人犯,就连给自己心里温暖光亮的朋友奇铭、顾森西也犹疑。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悲剧,充斥着恶性语言的悲剧,发生在美好青春中的一个苍白得没半点彩色的悲剧。
“当受害者变成施暴者,当看客变成助推,在这一场名为'玩笑'的闹剧中,没有旁观者,只有施暴者……”
世界变暴躁吗?因为多了恶语伤人,少了温柔以待4
语言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可以使天地变色风起云涌,可以不动声色化腐朽为神奇,也可以顷刻之间杀人于无形;可以鼓励人化悲愤为力量,可以给人以温暖,也可以给人心灵以重创。
大到国际关系,社会和谐,小到个人的人际交往,我们都离不开语言,都离不开表达。我们的生活由形形色色的关系构成,而语言在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以说我们从出生到死亡,都生活在一个语言环境里,瓜咚落地的时候父母会在我们的耳边呢喃,牙牙学语后我们开始尝试那些新奇的自我表达,之后漫长的岁月里,我们一直在学怎么说话。
会说话有多重要?
“会说话,好好说话,它关乎你的幸福,乃至你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这句话出自《好好说话》这本书的序言,以说话为生的攀登老师。
那什么是会说话呢?用2013年“星辩”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冠军邱晨的话来说:兼具“耐思”,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的智慧;“耐撕”,处理观点交锋和利益冲突能力;“nice”,与人为善追求达成共识,才是这个时代所需要求的“好好说话”。
世界变暴躁吗?因为多了恶语伤人,少了温柔以待愿我们每个人都不要做语言暴力的传播者,每个人都能谨言慎行,对自己的言语负责。
愿所有的青春,都可以被温语以待。
愿我们今后的人生中,多一些“好好说话”,少一些冷言冷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