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智慧悟语历史读书
《资治通鉴》01|管理者必读——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资治通鉴》01|管理者必读——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作者: 彼岸悟语 | 来源:发表于2017-01-21 22:21 被阅读928次

关键词: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亏了,亏大了。

原来总是遗憾家里没有人当领导,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引路人,遇到难以抉择的问题,不知道去咨询谁,只能是瞎碰瞎撞,走了很多弯路,浪费了很多机会。

最近才发现,其实,人人都可以拥有管理方面的“引路人”,这个“引路人”就是《资治通鉴》。

可惜,等自己回过味儿来,已经诺大岁数了,现在只能算是亡羊补牢,聊胜于无。

如果你是一个有想法的年轻人,你一定要好好研究研究《资治通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你一定要好好研究研究《资治通鉴》。

一、我为什么要啃《资治通鉴》

1、个人成长需要

我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困难、困惑、抉择,这时候就特别希望有人能够指点指点自己,特别希望有人能帮自己解惑,特别希望有人能帮自己分析分析成败得失,特别希望自己有一个“引路人”,但是,家里没有从事管理工作的人,都帮不上忙,为此,内心还是有点小遗憾。

最近在重读《资治通鉴》时才发现,自己需要东西,在《资治通鉴》里面全都有。在这套书中,有成功的例子,有失败的例子,有用人的智慧,有沟通的智慧,堪称是管理者的入门教程

所以,我决定,非常认真地、透彻地从头研读一遍《资治通鉴》,即使现在自己用不上了,也希望将来能够对自己的子女有所帮助。我也愿意把重读过程当中的一些想法、发现、心得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一方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另一方面,也给自己施加点压力,督促自己把《资治通鉴》读通、读透。

如果你不想当领导,或者觉得自己年龄大了,没有进步的心思了,你也可以读一读这本书,将来可以指导你的子女当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让你的子女少走弯路

2、传承中华文明

我一直认为,中国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巨大财富之一。各类史书是记录中国历史的载体,《资治通鉴》是所有史书中,很特殊的一本,是历代君王作为教科书来使用一本史书,具体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司马光

司马光以“为君亲政,贤明之道”为出发点,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录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6朝1362年的历史,历时19年才编撰完成。

全书以政治军事方面的史实为主线,列举了这些朝代的君臣治乱、是非成败、前因后果,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是名副其实的史学鸿篇,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两人并称为“史学两司马”。

显然,这本书也是咱们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学习、推广这本书,也是在传承中华文明推广中华传统文化

通过学习、分享这本书的心得,让更多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能够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对自己的工作、生活有所助益,从而喜欢上中国的传统文化,一代一代把中华文化传承下去,并指导实践发扬光大

以上两条就是我啃《资治通鉴》的主要目的。

二、这么牛的一本书,为什么现在才开始读呢?

1、年龄特点

年轻的时候,读书更多是一种心理需要,获得一种心理满足,这种满足更倾向于感观刺激。在读书时,更喜欢读那些人物鲜明、情节跌宕、情爱交加的书籍。显然,《资治通鉴》不符合当时的口味,自然就把《资治通鉴》排除在外了。

2、阅读习惯

原来看书挺多,各种书都看,故事书、杂志、武侠、科幻、玄幻、架空穿越,什么书都看,还经常到租书亭租书看,为了省钱,看书就特别快,一目十行,对于不太重要的情节,一扫而过。后来,在看《资治通鉴》的时候,也是一目十行,结果肯定是所获寥寥。就是说,用错误的方式去看《资治通鉴》,结果自然不乐观。

3、阅读障碍

虽说,《资治通鉴》由司马光一人精心定稿,统一修辞,全书文字优美,叙事生动,且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但是,毕竟使用的是文言文,属于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和白话文有很大的区别,再加上文中的经常出现的生僻字,造成了阅读的障碍,对于习惯了看白话文的现代人来说,阅读起来,还是有点吃力的。

4、历史知识欠缺

读懂史书,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国家的关系、家庭的传承、人物的血缘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准确理解书中的含义。

比如,前五卷的《周纪》部分,需要对周朝的管理制度、分封制、诸侯、爵位、封国、国君、卿大夫、士、庶民、姓、氏、诸侯国之前的关系等,都要有一定的认识,才能完全看懂文章的内容。

我个人主要是由于以上4种原因,才对如此巨大的财富视而不见,希望后来者引以为戒

三、为什么要老扯“当领导”?

总说当领导,俗不俗?难道非要当领导吗?

这个社会的组织结构天然就呈现一种金字塔结构,一个团队、一个组织、一个单位、一个国家肯定会有少数人成为领导者,而大多数人会成为被领导者。

你不当领导,自然会有人当领导你不当领导,那就只能被领导

这个领导不单是政府机关的领导,也可以是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小组的领导。

你可能会说,我不想当领导。但是,你的孩子呢?

中国人的传统,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比自己过得好,比自己有出息,比自己上进。即便是不进政府机关,在企业单位,如果能当个部门经理,能够多增加一些收入,又有谁会拒绝呢?

所以,当领导只是切入点,就是为了引起年轻人的兴趣,诱惑年轻人来钻研这本书,唉,用心良苦啊。

再说了,功利也是一种动力嘛。

从一个功利的起点出发,经历一个升华的过程,到达一个崇高的终点。

二十四,扫房子。干点啥,你懂得。

匆匆而就,难免疏漏,多多包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JamFF:最近刚开始在读
  • 97876552d9ca:资治通鉴分为很多类,作者钟情的是哪个出版社的?
  • 功不唐捐:推荐个版本呗,还没看过呢
    彼岸悟语: @相逢一醉是前缘 随便一个能看懂的版本。主要是从中感悟管理智慧、成功经验。
  • 隐月C白草:世人都知道这本书好,已经不用继续夸赞它有多好了,不用推书了。我想看干货
    彼岸悟语: @隐月C白草 嗯,是这样的,基本知识已经梳理的差不多了,正在逐步进入正文。
  • 文颖117:《资治通鉴》具体有哪些对管理工作有帮助和借鉴的地方呢?能否再写一篇长文分享一下?
    彼岸悟语: @文颖117 正在慢慢捋,一边学,一边写。
  • 恰恰的晴空:很好,可以分享??
    彼岸悟语: @浅若夏沫的你 分享,当然,求之不得。让更多人从中受益,就是我的目的呀。
  • 爱佛僧:我也说几点哈。首先,读古文书就得读原文,不要读任何带翻译和评价的古文书。这点在买书的时候就要注意。再者,资治通鉴不是司马光一个人搞定的,这个毋庸置疑,他是总编辑总策划这个没错。
    还有,读书改变不了命运,读书改变命运就是个伪命题。在中国,改变命运的是考试。读书,改变的是人的胸怀和格局以及思维和认识。
    另,不要读玄幻穿越之类的,他们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是绝对太浪费时间。加上这类书动不动几百万上千万的字,选择困难,耗时太巨。
    爱佛僧:@大马刺必胜 嗯嗯。
    1c46a3249580: @爱佛僧 深有同感
    彼岸悟语: @爱佛僧 同感。
  • 谷离子:好书,必须读:smiley::smiley:
    彼岸悟语: @谷离子 确实。
    谷离子:@彼岸悟语 而且也不难读,不用翻译白话就能看。
    彼岸悟语: @谷离子 是呀,我明白的太晚了。
  • 智之卉:没看过,大部头的要好多耐心😂
    彼岸悟语: @智之卉 我写了心得,你可以参考呀。
  • 周洪健:一边扫房子一边儿写,日更就是紧张。买的书还是看电子书啊!
    彼岸悟语: @周洪健 都有。
  • 9e65b3ce26b9:额,资治通鉴啊,好多年没读过了
    彼岸悟语: @可可爱吃巧克力 对,我没好意思那么说,原来确实是为了这个。现在不是了,是觉得确实有用才读。
    9e65b3ce26b9: @彼岸悟语 我就单纯为了吹牛逼而读
    彼岸悟语: @可可爱吃巧克力 原来是为读而读,现在是为了“发现”而读
  • 曹婴:以史为鉴,知兴衰
    彼岸悟语: @曹婴 赞同。
  • 白发渔樵江渚:话说,我还没读过~😂
    彼岸悟语: @白发渔樵江渚 我也刚刚开始读,边读边写。一举两得,嘿嘿。

本文标题:《资治通鉴》01|管理者必读——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uyn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