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城往事(8)

作者: 从心丛新 | 来源:发表于2022-05-31 19:01 被阅读0次

义务劳动

上小学时,我们的学习压力并不大。书包非常轻,里面只有教科书、练习册和作业本。

老师课上传授知识,课下从来不会留过多的作业,我们的作业一般一个小时内都能完成。

然后就是满世界地疯玩,直到天色放黑才作罢。

在学习之余,学校还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我们的综合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中有两次义务劳动让我印象最为深刻。

第一次义务劳动是在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全校学生到山上砍柴,做为冬天教室取暖的生火木柴。

我得知这个消息后心里乐开了花,山脚下长大的我最喜欢上山了,山里面有太多的宝藏和无穷的乐趣。

砍柴那天,每个班级的学生由本班老师带领,体委在最前面打旗,我们排着队跟在后面,一路唱着歌,向生产沟方向进发。

那天天气特别好,天空一碧如洗,天边的几朵白云在悠闲地散步,还时不时俯身观望一路高歌的我们。

在山下,我们被分成几个小组,分别由任教老师带队,以防止我们在山里走散。

我被分到了体育老师那组,体育老师三十多岁,中等身材,体格健硕。

体育老师就是与众不同,他先是组织大家分小组进行登山比赛,我们小组第一个登上了山顶。

我们站在山顶,对着正在登山的同学使劲儿地挥手呼喊,别提有多神气了。

体育老师有一身的力气,他挥动着斧头砍小杆,不长时间小杆便堆了一地。

他给我们下达的第二个任务是我们小组一定要继续争当下山的排头兵,下山要加快速度,不许边走边玩,下山后到指定地点集合。

任务下达完毕,他随手拿起一个小杆,轻轻颠一颠,就放在我们的肩上,让我们扛下山去。

他放在我肩上的那根小杆对身体强壮的他来说很轻,而对于只有九岁的我,却很沉很沉。

我不敢吱声,硬着头皮,晃晃荡荡往下走。我感觉肩上的小杆越来越沉,我的腰被压得越来越弯。

但我不敢把小杆放下歇一会儿,既怕放下小杆无法再扛起来,又怕影响我们小组的成绩。

我开始气喘吁吁、肩膀被压得生疼、眼泪在眼睛里直打转,我真得快挺不住了。

就在这时,我听见了四姐的声音,她和几个同学从另一边树林里出来,看见了摇摇欲坠的我。

她三步并两步地过来,从我肩上接过来了小杆,我的眼泪哗地流了出来。

四姐大声说:“这小杆我扛着都沉,你傻呀!”说归说,姐姐还是姐姐,她把她的小杆放在我的肩上,那小杆的重量不及我的一半儿。

姐姐瞅着我怜爱地嘟哝着:“让你扛你就扛,你倒是跟老师实话实说呀!”

她边说边扛起我那根小杆,脚步明显不再轻盈。

她手一挥,没好气地说:“小傻子,快走吧!”

这回,我一下子直起了腰板,我扛着小杆,哼着小曲,蹦蹦跶跶地下山了。

我是我们组第一个下山的,后到的同学都夸我厉害。

我心虚地不敢吱声,心中却暗自窃喜——我的四姐、我的盖世英雄救了我!

我坐在路边等其他人。远远地,我看见四姐扛着小杆走下山,身子有些摇晃......

第二次义务劳动是学校组织学生帮助生产队捡粪。

寒假前,学校要求每名学生捡两筐粪,上交给生产队,生产队检查合格后发放粪票,开学时学校收粪票,要求大家必须完成此项任务。

这个任务可是重大而又艰难的,说它重大是因为学校三令五申必须圆满完成任务,未完成任务的学生既要给班级扣分,还要在全校大会被点名批评。

说它艰难是因为那时的粪实在太难捡了,自家茅房的粪是各种蔬菜的肥料,这些粪做肥料根本不够用。

爸爸为了多攒点粪,经常到山下公厕去掏粪。

他还在我家园子边上,面向小路盖了个茅房,既方便路人使用,又可以额外多攒点肥料。

我们都知道家里的情况,所以绝对不会拿家里的粪去交差,我们会自己想办法。

这办法就是到外面捡粪,到外面捡粪有两个去处,一个是野地里,野地里有狗粪、偶尔也有人粪。

但这样捡到的粪数量不多,而且野地里雪很厚,有时候一脚踩下去,半天拔不出来脚,厚厚的雪还会钻进棉兀拉鞋里,可难受呢!

另一个去处就是山上运煤的大道,那里有拉煤的马车、牛车,那个地方是非常理想的捡粪场所。

于是,我们拉着小爬犁向运煤大道出发了。

外面北风刺骨,我们戴的套帽护住了脖子和额头,只露出嘴巴、鼻子和眼睛,嘴里鼻子呼出的哈气很快就让眉毛和嘴巴边上结了霜,我们一个个都变成了白胡子、白眉毛爷爷。

我们一路嘻嘻哈哈,很快就到了大道。

大道上的马粪、牛粪并不多,小伙伴常常为这堆牛粪、那块马粪是谁最先发现的而争执不休。

我们走了一路,也吵闹了一路,回家时每个人只捡了一筐底的粪。

后来,大家都不再相邀同去,都藏着小心眼,各捡各的粪。

我选择下午一点多出发,那时候阳光正好,温度也高些。

我沿着梯田中间的小路往上走,双眼时不时左右逡巡一番。

一旦发现一两堆狗粪或人粪,便如发现金子一般冲过去,用小锹把它们铲出来,找一个地方用雪埋好,等回来时再取。

到了大道,我会跟着马车、牛车的车辙走,走着走着就会捡到牛粪。

有一次,我跟在一辆牛车后面走,那老牛突然狠狠地拉了一大坨粪,冒着热乎乎的气儿直接摔在路上。

我兴奋至极,顾不上牛粪的难闻气味,赶紧用小锹把它铲到路边,生怕拉煤车把它压扁或者被别人看见据为己有。

我站在路边,在雪地上一边画小人,一边等牛粪上冻。我冻得瑟瑟发抖,但心里却美滋滋的,这一大推牛粪,能有一小筐底了!

就这样,我今天捡点、明天捡点,一个寒假,我捡了满满两大筐粪,圆满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任务。

当生产队阿姨把粪票交到我手里时,我既为给生产队做贡献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又从心底觉得劳动真光荣。

以后,每到寒假,我便隔三差五出去捡粪,把它当成寒假的一大乐事,而且还为家里积攒了不少的肥料。

相关文章

  • 煤城往事(8)

    义务劳动 上小学时,我们的学习压力并不大。书包非常轻,里面只有教科书、练习册和作业本。 老师课上传授知识,课下从来...

  • 煤城往事 (1)

    我的爷爷 1960年,我爷爷跟随爸爸妈妈来到了偏远的煤城,至此,他...

  • 煤城往事——楔子

    在东北边陲,有这样一座小城,确切地说,它是个小镇。 小镇的四周是层层叠叠的山峦,总是望不到头;小镇的空气是浑浊的,...

  • 煤城往事(2)

    盖新房 我家搬到南山后,住在只花155块钱买的旧房子里,这旧房子早已年久失修、破烂不堪,被我们亲切地称为小破房。 ...

  • 煤城往事(3)

    童年的二亩小园 我们举家搬到南山后,爸爸开始一锄一镐地开荒。 据爸爸说,当时自建房的周边全是灌木和杂草,需要把它们...

  • 煤城往事(6)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有人说,好老师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一生的幸运。 我就是这样的幸运儿,因为刚入学我就...

  • 煤城往事(10)

    盼年 对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孩子来说,过年意味着有几天不用再吃干巴巴的、剌嗓子的大饼子和总也吃不完的咸菜了,而是能吃...

  • 煤城往事(7)

    四张奖状 小时候,我努力学习的动力除了来自老师的鼓励之外,还来自于我父母的言传身教。 爸爸毕业于海龙师范,这样的学...

  • 煤城往事(11)

    拜年 我们家族有拜年的传统,这个传统在我家传承得非常好。 当年夜饭摆上桌时,父母会端端正正盘腿坐在炕桌前,我们姐弟...

  • 煤城往事(12)

    璀璨除夕夜 煤城是美丽的,无论春夏还是秋冬,但是最美莫过于除夕夜了。 那天夜里,家家户户都升起了红灯笼。 南山的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煤城往事(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vaz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