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
我们家族有拜年的传统,这个传统在我家传承得非常好。
当年夜饭摆上桌时,父母会端端正正盘腿坐在炕桌前,我们姐弟六个刷好牙、洗完脸,排着队,等在外屋,然后一个接一个进到里屋给父母拜年。
女儿要鞠躬行礼、儿子要磕头,这是我家不成文的规矩。行礼的时候,要大声说:“爸过年好!妈过年好!”
然后,爸爸就会拿出压岁钱递给我们,我们双手接过钱,喜笑颜开,嘴丫子都快咧到耳根子去了。
那时候我们根本没有零花钱,这压岁钱就是我们唯一的个人收入。
弟弟为了多得点压岁钱,在炕沿上把头磕得当当响,爸爸见状哈哈大笑,把压岁钱递给他。弟弟不罢休,继续磕头。
妈妈很是心疼,赶紧从兜里掏出多准备的压岁钱给弟弟,弟弟像小猴子似的一个高蹿起来,还拿着钱在我们面前炫耀。
我心里很不服气,凭什么他可以多拿一份?凭什么他就那么吃香?我也想效仿弟弟去磕头。
三姐拉住我,在我耳边悄悄地说:“咱小弟是接户口本的,吃香啊,咱们都不行。”我只能悻悻作罢。
有一年,几个姐姐都大大方方地给父母拜年,轮到我时,也许是害羞,也许是紧张,我咋也开不了口,憋了半天,竟然蹲在地上哭了起来,谁劝也劝不好。
姐姐弟弟都手足无措、爸爸妈妈很生气,当晚没给我发压岁钱。
挺好的年夜饭被我给搅得了无生趣,过年给父母拜年、发压岁钱不都是图个吉利嘛,我真是搅灾呀!
初一早上虽然我给父母补拜了年,也得到了压岁钱,但是在大年夜哭终究是不吉利。
这件事儿让我内疚很久,在姐弟们面前有些抬不起头来,由此我还得了个“哭吧精”的绰号!
吃完年夜饭后,尤其是过了十二点之后,我们就不让出去了。
大人们说,这时天上的神仙都被接到人间了,我们不能出去乱跑,惊扰到他们。
大人们为了让我们信服,还绘声绘色地向我们描述,年三十后半夜基本听不到鸡鸭鹅狗的叫声,动物们也有敬畏之心呢!
听他们讲完,我们再也不敢出去野了,只能乖乖地待在屋里。
我们百无聊赖,玩一玩扑克就睡觉了。
睡前还在想着,明早上还要去邻居家拜年呢!
初一早晨,吃完妈妈煮的隔年饺子,我们就约上前后左右的小伙伴,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出门拜年了。
我们几乎挨家挨户地去拜年,熟悉的、不太熟悉的,只要认识就去。
我们叽叽喳喳地进了人家门,见到长辈就大声问好“大爷好、大娘好!”“叔叔好、婶婶好!”稚嫩的声音此起彼伏。
无论去谁家拜年,他们家都会拿出瓜子、花生、糖块招待拜年的人,不分大人还是小孩。
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是欢喜的!新的一年开始了,所有人心里都是充满希望的。
小孩子拜年方式和大人不一样。
大人们拜完年后,会坐规规矩矩坐在炕沿吃一会儿东西,彼此聊聊新年打算、家长里短,聊得差不多了,再告辞离开。
小孩子拜完年,在屋里转一圈,便狗撵兔子一般去下一家。
其实,拜年对我们来说,就是个借口,我们最喜欢的还是东家走走、西家逛逛,看看这家有啥好吃的、瞧瞧那家有啥好玩的。
最主要的是向小伙伴显摆显摆自己的新衣裳和兜里的小鞭、糖果啥的!
就这样,我们需要大半个上午,才能把南山那片的人家走完,这拜年可把我们这些小家伙累够呛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