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魔鬼训练营的第二天。
芸芸发布了第二项淘汰赛:
第二项淘汰计划我要怎么样才能找到同桌呢?要怎么样才能吸引他人成为我的同桌呢?
思考再三,决定发圈招募。
然后把朋友圈照片截图,扔到了合伙人群,云夕老师提醒我要聚焦。
这个问题我确实考虑过,小小新在邀请我的时候我就担心精力顾不过来。但是后来还是选择参加,以此锤炼自己。
合伙人群没有反应,我又去好声音能量站问有没有小伙伴愿意做我的同桌。很快吸引到了婷婷(英语教育工作者)。
不过,我忘了游戏规则是邀请联创,所以我又开始思考该邀请谁该怎样去邀请。(当然,婷婷我也会一起分享)
想到了一起在小学生家长营做过助教的悦阅。于是就去私聊她。
第一步:开门见山,言简意赅说明来意。
第二步:提问+描述魔鬼营赛况引起期待。
第三步:分享干货,分享昨天群里和今天中午开营仪式上自己学到了什么。
第四步:答疑解惑。
其实在一开始,我并没有想好要怎么说,一切都是顺其自然随意说的。但是当我做成了这件事之后,就特别想要拆解下自己是怎么做到的。
在第四步,我这两天学到的都派上了用场——改变思维,学会提问。
悦悦有个烦恼,她问我能不能同时做2个人的同桌。
我的第一反应是去问芸芸,因为芸芸是魔鬼训练营的班班,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第二反应是:不行,会被打,要自己思考。芸芸的初衷是什么,是帮扶,让团队成长起来。所以最好是一对一。
第三反应是:为什么我不问问悦阅自己的想法呢?昨天群里就在教学会提问,我为什么不用起来呢?
当我问悦悦:你是怎么想的呢?我很好奇你的想法和考虑。
悦悦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一下释然了。我们本来就是因为同频才在一起,为什么要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呢。在一起,舒服地成长就好。哪有什么条条框框,哪有什么标准答案。最后的结局是个happy ending,我们几个一起抱团成长。就像芸芸说的,以结果为导向,以终为始,我们组建魔鬼训练营的目标是让大家快速成长起来,细节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今天这样一场交流/一场邀约给了我很大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原来,我拥有帮别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原来,我也会用提问深挖需求。
原来,不是我不行,不是我不可以,只是内驱力还不够。
原来,能力的成长可以通过游戏获得。
原来,和人自如交流的感觉是这样美妙。
原来,我的限制是对权威、对规则的遵守和敬重。
原来,我可以不那么让人压抑,我平时对自己对孩子要求都太严格了。
进一步思考和行动:
1. 我将如何进一步突破束缚,如何拥有游戏力,如何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成长,如何不在交流中给人带来压力?
2. 按照书单看书,在书里找答案,用提问的方式找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