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说到伦敦,总会说:“ 如果你厌倦了伦敦,那么你就厌倦了生活!” 那么巴黎呢?那便是:“ 巴黎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城市!“
二月底,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巴黎。传说中的浪漫之都,时尚之都,艺术之都。这里有神秘的蒙娜丽莎;有被法国男人称为“永远的挚爱” 的苏菲玛索;有女人们趋之若鹜(这里是中性词)的香街...... 太多太多的经典,不胜枚举。
那么你爱巴黎吗?我的答案是,我爱它的艺术气息,但是我也看到了它浮华的另一面。
晚上9点左右的飞机达到巴黎,刚出机场,寒风凛冽,冻的我不停的打寒颤。打开手机,看了一下气温,零下2摄氏度,体感温度零下11摄氏度。没有想到,纬度比伦敦还低的巴黎,比伦敦还要冷。
“冷” 是我对巴黎的第一印象。
卢浮宫第二天, 约上Lucy, 一起去卢浮宫。Lucy是我在伦敦办申根签证的时候遇上的,我们两很有缘份,在办签证的时候,一聊发现在巴黎的行程重叠了,于是就提前约好了。
Lucy 的先生Peter, 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在艺术行业工作了一辈子,对于艺术非常痴迷。所以此次逛卢浮宫,全程都是他在讲解。他很喜欢给我们讲解,甚至在讲解的时候拽着我们,不让我们走。和他一起逛博物馆,真的是非常有意思。
在我看来,大英博物馆已经是非常大了,然而卢浮宫更大,里面的藏品更多,有很多闻名世界的艺术品, 比如被称为卢浮宫三宝的《蒙娜丽莎的微笑》,《米洛斯的维纳斯》,《胜利女神像》。
胜利女神像连Peter 都说,英国人不得不承认,法国人对于博物馆的管理和投入比英国做的好。
我们逛了差不多5个小时,仍然没有逛完,最后累到不行,Peter 请我们喝咖啡,吃甜点。我们坐在洒满阳光的咖啡厅角落,聊着天,享受着法国甜品,愉快的结束了卢浮宫之行。
卢浮宫是一个值得任何人花上一天时间好好逛的博物馆,包括它的咖啡厅。
出了卢浮宫,经过了杜乐丽花园,协和广场,穿过了塞纳河,我们一路步行至埃菲尔铁塔。很明显能感觉到,无论是街道还是整体布局,巴黎都比伦敦更开阔和大气一些,或许这和巴黎处在欧洲大陆上有一定的关系吧。从远处看埃菲尔铁塔,并不觉得高;真正到达埃菲尔铁塔底下,才能感受到它的高大和雄伟。
参观完埃菲尔铁塔,我和Lucy一家告别后,伴着落日和夕阳,沿着塞纳河畔走回酒店。夕阳下的塞纳河畔很美,时而还有几只鸽子盘旋在河面上空,但是大风刮的人睁不开眼睛,所以浪漫这件事情,暂时没有感受到。只想快点回到酒店,洗个热水澡,躺在床上。
埃菲尔铁塔
在巴黎的第二天,没有感受到浪漫之都的浪漫,更多的是与好友相聚的开心;还有2月份里,巴黎让人想逃脱的“冷” 。
第三天,早上一起来,便只身前往蒙马特高地,开着谷歌导航,开始一个人探索这个城市。有时候,我很享受一个人用走路的方式,去探索一个陌生的城市。因为这样,你可以完全按照你自己的节奏,边走边思考,感受属于这个城市的烟火气息,并能发现一些别人关注不到的细节。
出门走在街上已经是早上10点多,这里的店铺基本都是关着的,冷冷清清的市中心都让你怀疑你是否真的走在一个国际大都市上,看来都说欧洲人慵懒,不是没有道理的。
圣心大教堂走了许久,终于到达蒙马特高地顶端。我买了一杯热酒,坐在台阶上,开始俯瞰整个巴黎。此刻阳光正好照到了台阶上,台阶中央,有人开始演奏法国竖琴,弹着 《我心永恒》《玫瑰人生》,Rivers flow in you, Time to say goodbye.
我听着清亮悠扬的竖琴,背后是雄伟的圣心大教堂,前面是阳光下的巴黎。我沉醉于其中,忘记了时间,一坐下来就是一个上午。
蒙马特高地以及演奏竖琴的人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蒙马特高地,赶往橘园看莫奈的《睡莲》展,怕错过时间,于是放弃步行,选择坐地铁。地铁到达concorde站,下车后,四处寻找地铁的出口在哪里,巴黎和伦敦的地铁线路都很复杂,也很绕,有时候在地铁站内想找个出口找半天也找不到。
正在焦急之际,似乎听到了交响乐,气势恢宏,非常的好听,于是寻着声音过去,看到一个乐队,正欢快的演奏着,然后再一看旁边的指示,这不正是出口的标识吗。但是我并没有出去,而是和很多人一样,站在那里听他们演奏,直到一首曲子演奏完毕。
concorde地铁站的乐队
出了地铁站后,经过塞纳河,看到一个人坐在河堤上,一边喂着鸽子,一边写生。 此刻的巴黎,就像缓缓向前的塞纳河水,慵懒的,柔和的。我想,这才是巴黎嘛。
到达橘园,莫奈的《睡莲》在椭圆形的展厅里,在墙上铺开,这样的摆设把他的《睡莲》很全面的展现给了观众。作为一个绘画门外汉,我无法从专业的角度去欣赏,但是我喜欢他对色彩的应用,整个背景为蓝色系,然后星星点点几多粉色的荷花,非常有意境。
展厅了除了莫奈的画,还有一些其他印象派画家的画,我注意到有一幅画,画的是几个人走在田野上,但是那几人只有大概的轮廓,没有五官,但是整体的画面看起来非常有味道。我发现,直白的艺术或者文字,尽管冲击力强,但是仍抓取不到我的眼球;但是对于朦胧有意境的东西,我会很本能的被吸引。
作者与莫奈的《睡莲》在巴黎的第三天,我渐渐的感受到了巴黎的浪漫。
第四天早上,我退了酒店,背上行囊,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回伦敦的路。我一边走,一边想:等我有空了,我还要来巴黎,再仔细的在这个城市走一走,发现更多美好的细节。
就在此刻,我听到前面 “哐” 的一声,我顿时回过神来。原来,走在我前面的一个小伙子,踢倒了路边乞讨者讨钱用的杯子,杯子里的硬币散落一地。如果之前只是身体上感受到巴黎的 “冷”,接下来的事情,让我真正从心里感受到巴黎的“冷”。
那个小伙子竟然若无其事的一直往前走,没有道歉,也没有帮乞丐把硬币捡回去,他甚至连头都没有低一下!旁边几个女生看到了,只是大声叫着 “ wow!” ,表示她们对他行为的惊讶和不满,但是也没有要帮乞讨者把钱捡起来的意思。
我停下来了,犹豫要不要帮他捡一下,这时候,从我后面走过来一个人,从我身上擦过,还责怪我挡了他的路。
我看着硬币,犹豫了几秒还是走开了,没有帮乞讨者捡起来。但是,从离开那里以后,我的内心就一直愧疚着,一直责怪自己为什么没有帮他把硬币捡起来。带着愧疚之心,我坐上了去机场的火车。
在火车上,我的脑海里一直回放着刚才的画面:在寒冷的冬天里,卷缩在角落里的乞讨者,还有那些散落的几分几分的硬币。这些画面压在我心里,让我呼吸沉重。
此刻火车上有人拉起了小提琴,琴声很美,但是我感受到一丝悲凉,我来了这个城市,却也为这个城市制造了一丝“寒意”,我和他们没有什么区别。巴黎的冷,我也参与了。
在飞机起飞前,巴黎下起了雪,希望那个乞讨者一切安好!
我的愧疚,跟着我回到了伦敦。希望以后,伦敦的“冷”,没有我的参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