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的书:《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一本由心理学教授和科学家两个人合作的著作,受到很多人追捧的畅销书。我觉得书中的观点很有启发,并且有我觉得切实可行、坚定认可的指导方法,受益匪浅。
女儿先我看完。
兴致之余,索性放下书,去找女儿“讨论讨论”。女儿不善表达,我更主要的目的是想锻炼下女儿概括和表达能力。
“这本书你觉得怎么样?” “还可以啊。”
我意识到我的问题太开放了,让孩子没法接,给了我一个很敷衍的回答。这是问问题人的错误。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4026/743d8cec4698400b.jpg)
“说说看,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看了这本书后,你受到的最大的启发是什么?”
这样问孩子的思考就有方向了。
她说:“让我做完手头这道题吧。”她应该是给自己争取了点思考和组织语言的时间。
两分钟后。
“我觉得这本书第一点,让我更自信了,我以前以为好成绩是靠这里”她指了指她的乱蓬蓬的脑袋,”现在我知道了,好成绩还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取得,我对我自己更自信了。”
“你是说你觉得你不擅长的方面,也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去提高,这样想让你更自信了,是吗?”
我把她的话按我的理解重复了一遍。
“是的。第二点我觉得书的地六/七章很好,很多我刚开始不懂的地方,解释的我都理解了。比如心理表征。”
她从开始紧张的咽口水,现在是紧盯着我的眼睛,好像在观察我有没有听得懂,我赶紧频频点头,表示理解。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4026/40fe0695e81e85bf.jpg)
“还有,我觉得书里的一些例子举得也好,看了象棋大师、运动员的的例子,我就知道了刻意练习到底应该怎么做。还有人体舒适区的解释我也明白了。”
现在的她一边说一边夹杂着手势,竭力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她组织语言的时候会停顿一下,视线会下垂,说的时候会盯着我,捕捉我的面部表情和反应,她的语句还是有点不连贯,有些语言表达的还是有点含糊,但是,我知道她在努力,也已经进步了很多。
我对她的观点和表达表示了大大的肯定。
“我觉得你今天给我最大的改观是,你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能直视别人的眼睛了。这种改变是因为你的心里有东西,有内容,所以你表达的时候就不怯了,对吗?”
她重重的点点头,笑颜如花。
女儿一直在成长,特别是最近两个月变化很大。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4026/b677e70b3265241c.jpg)
因为我近期没有上班,没有工作的情绪带回家,全心全意的陪伴,对她又很宽容,以鼓励教育为主。所以,我们之间关系很融洽。
被爱滋养的孩子的内心也会很柔软,我悄悄的发现,不善表达的她也会自觉帮我铺好床铺,看我一副被感动的样子也会抿着嘴笑,她心里应该感受到,关心别人也是一件让自己开心的事。她变得乐于改变,床铺会整理好,换下的衣服会叠叠好放整齐,训练完器械和瑜伽垫也会重新放回原位,遇到熟人也会主动打招呼。她甚至主动去学习做一些家务,学做蛋炒饭,煮面,包饺子,削苹果。。。
孩子的性格从原来的尖锐正变的柔软,从原来一触即发的脾气渐渐变得包容,也在变的渐渐自信。
想起中午做饭的时候我们的一段对话:
“妈妈,我感觉很快乐。”
“是啊,我也感觉很幸福。”
“我喜欢用快乐这个词,我觉得是那种一直一直开开心心,很持久的感觉。。。。”
我愿意竭尽全力让你一直快乐下去。
你快乐,我就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