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华严经》般若译(四至四十卷)为底本,实叉难陀译(六十二至八十卷)
序幕、幸会文殊大圣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有大智慧和大神通力的菩萨,曾经是七位如来之师。他把教化众生、利益众生作为自己的天职,走到哪里就把适合每个人的智慧传到哪里。人称文殊师利,文殊师利童子(法王子)。
这一天,文殊菩萨告诉众位比丘(僧人)说:“如果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利益众生的大乘法,没有懈怠厌足心,就能速疾深入如来最高目的地,何况菩萨地。”
劝比丘发无上智慧利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后,文殊菩萨逐步向南走,来到福城,住在城东娑罗林中,过去诸佛如来曾住过的大塔庙处,也是世尊毗卢遮那(是释迦牟尼佛法身的称号)过去修菩萨利人行时,能舍无量难舍的地方。所以,此林又叫普闻无量佛土,常受天、龙八部(即三界天神,及龙、夜叉鬼、阿修罗、金翅鸟迦楼罗、奏乐神乾闼婆、歌神紧那罗、大蟒乐神摩睺罗伽等,似人非人的护法大力神),人非人等恭敬供养。这时,文殊菩萨与众眷属,到林中坐狮子座,说《普照法界圆满光明经》,包含无量经义。
福城人听说大智文殊菩萨住大塔庙处,都出城来拜见。有男居士(优婆塞)大慧与眷属五百人,女居士(优婆夷)大慧与眷属五百人,童子善财与眷属五百人,童女妙贤与眷属五百人,大众恭敬顶礼,右绕三圈,各自退坐一面。
文殊菩萨观福城人全都来到,就以神通力现自在身,以慈悲力令大众清凉快乐,以广大辩才将说甚深善法,以大智力令大众开悟。
简介一、深种善根
又在这时,文殊菩萨观到善财取名因缘。原来此童子初入胎时,家里自然出现七宝楼阁,楼阁下面伏藏七宝金银、琉璃等,自然生芽。善财童子处胎十月诞生,形体端正;七种伏藏也自己开现,光明照耀,让内外家族喜看不厌。又在家中,自然而有五百宝器:金刚器中盛满众香,美玉器中盛满饮食,香木器中盛种种衣,珍珠器中盛满杂宝,黄金器中盛满银粟,白银器中盛满金粟,金银器中盛满琉璃,琉璃器中盛满珠宝,玻璃器中盛满砗磲,砗磲器中盛满玻璃,玛瑙器中盛满赤珠,赤珠器中盛满玛瑙,星幢珠器中盛满水精珠,水精珠器中盛满星幢珠。又在家中,遍降种种珍宝财物及生活用具,充满所有仓库。因为这些事,父母亲属,及会看相的相师,都叫此儿善财。
文殊菩萨又知此童子善良谦恭、诚信好学,喜欢广泛请教善知识;勇猛精进求智慧,立志身心利众生;做事、说话和意念都无过失,心行清净犹如虚空。
文殊菩萨观察善财童子殊胜相貌后,欢喜微笑,给童子安慰开示,演说一切善法:如积集法、相续法、次第深入法、众会清净法、法轮化导法、色身相好清净法、法身普遍成就法、无碍辩才法、圆满庄严法、平等无二法等。
文殊菩萨为善财童子及大众说完此法,又以种种善巧法深情劝导,使大众明白并生大欢喜,发心利人。又再次为福城人众显现神通,按所应度的法广为说法,然后离去。
简介二、善财请法
善财童子听完这些教导后,立志追随文殊菩萨,利众度人,一心瞻恋,合掌谛观而说偈言:
一切种智圆满因 一切佛德无不成
祈求大圣常宣说 能令时时勤修学
这时,大智文殊菩萨回头看善财,说:“好啊!善男子,你已能发无上智慧利众心,立下利众志;又要亲近众善知识,问利众规律,利众行持。所谓善知识,就是德才兼备又能教人得益的师友。善男子,亲近供养众善知识是积集一切智慧的最初因缘,因为亲近善知识,能很快得满一切智,所以对此,不要懈怠和厌倦。”
善财回答:“圣者,唯愿您慈悲宣说,我为利益大众,应怎样学习和修行?从何处起,如何深入?怎样增广,乃至速得圆满? ”
文殊菩萨说:
好啊童子来我所 誓修利众清净行
此中无量诸众生 闻你大愿都欢喜
文殊菩萨又告善财童子说:“善男子,能发利众心,这事很难;发心后又勤求利众法,就加倍难了。善男子,你今既已发心,就应当勤求真善知识。善男子,求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对善知识所有教诲,当念随顺,不应违逆;对善知识随机应变的善巧法,都应恭敬,勿见过失。
“善男子,南方胜乐国的妙峰山,有个僧人叫德云,你可以去参访,问他:‘应当怎样修学利人行,怎样增广乃至速得圆满?’善男子,那个善知识会满你愿的。”
善财童子听完,心生欢喜,踊跃无量,对德云比丘非常渴望和敬仰。善财面对文殊菩萨,深情恋慕,顶礼双足,绕无数圈,悲泣流泪,辞退而去。
一、参访德云比丘
善财童子一步一步向南走,到胜乐国,登妙峰山。在山上,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到处寻访,没能找见;但善财勤求善知识甘舍身命,所以能正念察找,心安不退,也不觉饥渴。过了七日,终于看见德云比丘,在别的山上缓步行走,修炼“经行”。善财立即前去顶礼双足,右绕三圈,恭敬合掌说:“圣者,我已发无上智慧利众心,还不知如何学利众行、修利众行,从何处起,怎样速得圆满。我听说圣者能循循善诱,唯愿慈悲为我宣说!”
德云比丘告善财说:“善男子,你已能发利众心,这事很难;又能请问利众法,是难中之难。善男子,我得无碍智慧普见法,慧眼遍观一切境界,善巧方便离一切障碍。以清净身,遍及十方一切国土,恭敬供养一切诸佛;以信解力,常念十方一切诸佛;以总持(陀罗尼,又名真言)力,受持十方一切善法;以智慧眼,常见十方一切诸佛。
“善男子,我唯得此无碍智慧普见法。如有菩萨具足无量智慧,圆满修行无量念佛法:如修学智慧普照差别及无差别境界念佛门,入不可见极微细处念佛门,安住种种增上意乐念佛门、自在心念佛门,住种种劫、住一切世、一切境、一切法,如此等无量无数念佛门,我怎能了知他们所有功德的边际?
“善男子,南方海门国有个海云比丘,你去问:‘应如何学习、如何修行?’海云比丘善于开发善根因缘,会给你说发利众心的起因,会教你种种辅助法;教你起广大慈悲力、教你入广大修行海、教你满广大誓愿、教你成广大善根力、教你得广大智慧。”
善财礼拜德云比丘,绕无数圈,敬慕不舍,依依而退。
二、参访海云比丘
善财童子一边走,一边忆持善知识教导,通达所有智慧光明法、甚深解脱法、自在定境(三昧)法;敬奉所有清净教诲、观察所见诸佛威德、欣乐所见诸佛住处、解了所见诸佛轨则、安住所见诸佛境界。
善财童子步步走向海门国,到海云比丘住所,顶礼双足,绕无数圈。胸前合掌说:“圣者,我已发无上智慧利众心,想入甚深最上智慧海。但不知如何具备利众行,长养此心种;如何能舍凡夫家,生到如来家;如何能断生死流,入佛净行流;如何能灭魔境界,显示佛境界;如何能竭爱欲海,增长大悲海;如何能闭三途八难门,开人天安乐(涅槃)门;如何能出三有系缚城,入种智解脱城;如何能弃舍一切珍玩资具,饶益摄受一切众生。唯愿圣者慈悲哀愍,为我宣说!”
海云比丘告善财:“善男子,你已发无上智慧利众之心了吗?”
善财答:“是的,我已发无上智慧利众之心。”
海云告善财:“那好啊!善男子,发利人心的话听都难得听到,何况自己深心发愿!如果众生未曾修种深固善根,就不能发无上发利人之心。所以菩萨要得到普门善根,就要修真实定心,就要积集广大功德福德资粮,就要念念增长善法。首先要供养真善知识,咨问法要不生疲厌;要舍悭吝,不贪爱身命藏积财物;要离骄慢,心如大地谦下安住;要恒慈愍,随顺众生平等饶益;要处生死,不舍恶道度苦众生;要恒观察如来境界,欣求修习直到究竟;要恒发心,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这样培植善根,才能发利人之心。
“发利人心,就是发大悲心,救拔接济苦众生;发大慈心,平等福佑诸众生;发安乐心,灭尽众生苦恼因;发饶益心,息止众生不善念;发哀愍心,救护怖畏之众生;发无着心,舍离执着除法障;发广大心,遍及法界诸佛土;发无边心,等虚空界无不往;发无垢心,见一切如来妙色身;发清净心,三世法智观无尽;发大智心,普入一切甚深智。要发这些心,才叫菩萨发利人心。
“善男子,我初住此海门国十二年,以大海境界培养自己的心量。就是观察大海经常联想:大海宽广难量,深难见底;全同一味,出生众宝,吞纳众流;水色差别不可思议,容无量大身众生,受种种众生依住;承大云之雨,满容无增减。善男子,深广难量,世间其他有超过此海的吗?全同一味直到水无增减,有超过此海的吗?我这样想时,一朵由众宝生成的大莲花,忽然从大海中出现,只见金刚宝为茎、紫(阎浮檀)金为叶、黄玛瑙为须、琉璃宝为台,白栴檀沉水香为藏、随时芬芳,百万宝珠网罗其上。所有装饰无边无际,光荣四照,盖满大海。
“同时,从上往下,天、龙八部护法大力神恭敬供养:百万净居天(色界四禅天最高层)合掌作礼,百万大梵天(初禅三天最高层,在欲界之上的色界,又称梵天)王低头顶礼,百万欲界天王普降种种天宝天花、天鬘天香、天妙衣服、天幢幡盖;百万龙王起大香云降众香水,百万夜叉鬼王献种种珍奇,百万罗刹鬼王慈心合掌,百万阿修罗王躬身护大莲花茎,百万迦楼罗(金翅鸟)王衔璎珞缯带四面垂下,百万乾闼婆(奏乐神)王奏妙乐音,百万紧那罗(歌神)王歌咏赞叹,百万摩睺罗伽(大蟒乐神)王欢喜礼拜。人世间,百万转轮王以七宝庄严供养,百万人王起饶益心,百万主海神敬献妙宝,百万主火神起清净心欣乐合掌。
“善男子,这朵大莲花的所有庄严,都从如来过去积集出世的广大善根所生。莲花普现十方,令众菩萨信愿成满。当时,我见此莲花上,有如来双盘坐宝莲座,相好具足,形量高广,圆光照耀,威仪随现。
“善男子,此时如来在莲花上,伸右手摩我顶,为我演说普眼法。我读诵忆念,在那里受持一千二百岁,相续不断。善男子,那时十方一切世界,各有无量诸众生等,为听法而来我所,咨问我法。我为他们次第开演分别解说,全令欢喜心生爱乐,深信趣入、悟解成就,安住在这个光明妙行普眼法中。
“但是,我唯知此普眼法。如果众菩萨深入一切利人行,修满世间广大愿,随众生心普饶益,智慧悟入正觉法,真实具足众功德,遍一切土宣妙法。而我怎么能知能说他们的功德呢?
“善男子,从此向南二千四百里,楞伽道边有个村叫海岸。那里有比丘,名叫善住。你去问:‘菩萨怎样修学,使利人行迅速有效?’”
善财童子顶礼海云,右绕瞻仰,辞退而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