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后感
读《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有感

读《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有感

作者: Kiko安溥 | 来源:发表于2018-04-10 16:07 被阅读90次

文|安溥

昔日我最爱 《牡丹亭》,爱杜丽娘与柳梦梅的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也爱《西厢记》,爱崔莺莺与张君瑞的一见钟情厮守终生;今日捧得一本《桃花扇》,不得不说,我更欣赏《桃花扇》。

读《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有感

同样是反封建的作品,三者侧重面不同。《桃花扇》以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为主线,他们的爱情也随着大明王朝局势的动荡而几经波折。对比《牡丹亭》中对杜丽娘相思之态的细致描写,《西厢记》中对张珙相思之苦的刻画,《桃花扇》却几乎没有这样的儿女情长之笔。侯方域与李香君一见钟情,他们的爱情也受到了来自家长的认可。不比杜柳、崔张,恋情一显露,就受到了来自封建家长的万般阻拦。而真正阻碍李侯的,是大明王朝的衰落。国家岌岌可危,让处于乱世中的儿女,根本顾不得儿女情长。从这个方面讲,《桃花扇》高于《牡丹亭》、《西厢记》。

同样是表达反封建的思想,三者又有不同。汤显祖通过《牡丹亭》讴歌人性,同时也用另一种独特的方式来抨击当时大行其道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王实甫通过改编作成《西厢记》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而孔尚任通过《桃花扇》一方面表现了侯李的爱情,另一方面展现了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此外也揭露了弘光政权衰亡的原因,歌颂了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百姓,展现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从这个方面来讲,《桃花扇》多了一份家国情怀。

《桃花扇》高于《牡丹亭》和《西厢记》之处,还体现在:《牡丹亭》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掘人物内心幽微细密的情感,使之形神毕露。《西厢记》剧本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莺莺、张珙、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性。 《桃花扇》中塑造了几个社会下层人物的形象,人物形象众多,但大都人各一面,性格不一,即便是同一类人也不雷同,更具有鲜明的色彩。

读《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有感

同样是写封建社会男女的爱情,三者有相似之处。对于一份爱情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男女之间的惺惺相惜,互露好感,还需要——媒人,我们可以把这类人称为男女之间爱情的贵人。杜丽娘与柳梦梅之间有道姑相助,崔莺莺与张生之间有红娘相助,李香君与侯方域之间有杨龙友相助。有人相信冥冥之中的缘分早已注定,我却认为,这些媒人,直接推动着男女主人公爱情的开花结果,毕竟通信不方便的年代,鸿雁传书不太现实,只能靠身边的亲信传信。

同样是写男女之间的爱情,三者还有相似之处。无论是杜丽娘,崔莺莺,还是李香君,她们不仅有出众的外貌,最重要的是,她们都饱读诗书,气质出众,都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难以忘怀的。而男方柳梦梅,张君瑞,侯方域,更是才华横溢,相貌堂堂。才子配佳人,自古以来都是如此。三部作品都不可避免地把男主人公套上了男主的光环。他们或是名门之后,或是寒门崛起,最后匹配了佳人。可以说,张生、柳梦梅若是没有仕途高升,他们也很难实现自己的抱得美人归的梦想。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三部作品的女主人公,都是处在反抗与妥协的矛盾之中。杜丽娘、崔莺莺和李香君不顾世俗看法,选择了自己的如意郎君,等到谈婚论嫁之时,也避免不了明媒正娶,下聘礼之俗。例如,张生急不可耐地要娶崔莺莺,莺莺却要张生按礼仪来娶她。

因此,我认为,《桃花扇》是对前代剧作反封建思想的进一步升华,它在思想上是高于《牡丹亭》和《西厢记》的。

岁月之情无情地流淌,几百年前的爱情在当时就引起了轰动,也深深感动着这个时代的我们。我们用或同情或艳羡的目光看着几百年前的爱情,看着他们的悲欢离合。

我们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女性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的重要性。其实在今天,我们中国的女性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她们一方面见识了从外国传入的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思想,渴望着婚姻自由、恋爱自由,人格独立,另一方面她们也被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所束缚。我认为,既然不能完全的开放,倒不如做一个相对保守的人。做每一个阶段该做的事,完成每一阶段该完成的任务。

读《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有感

相关文章

  • 读《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有感

    文|安溥 昔日我最爱 《牡丹亭》,爱杜丽娘与柳梦梅的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也爱《西厢记》,爱崔莺莺与张君...

  • 古典戏剧阅读——《桃花扇》(一)

    话题一:阅读《桃花扇》相比《西厢记》和《牡丹亭》或者《长生殿》有什么不一样的阅读感受?你如何理解《桃花扇》“借离合...

  • 贴近社会生活的元代杂剧

    提起元代杂剧,很容易想起《西厢记》、《窦娥冤》、《桃花扇》、《牡丹亭》这些经典剧目。对元代的普通大众来说,杂剧应该...

  • 传统戏剧

    1.昆剧:江苏,被称为百戏之祖,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牡丹亭》、《西厢记》、《长生殿》、《桃花扇》...

  • 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底送南朝

    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清代洪昇的《长生殿》以及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

  • 学习笔记--人文常识

    四大古典戏剧: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四大名楼:湖北武汉的黄鹤楼,...

  • 2018-01-21

    让黛玉读西厢记,又读牡丹亭 这不是要让她送死 论一个有心事的人 是如何有心事 心中的负担增加 就会这样

  • 宝钗劝诫黛玉的话,就是她的雍容

    《红楼梦》中,一个片段,令人印象深刻。 黛玉读《禁书》,《西厢记》《牡丹亭》顺嘴说了出来。宝钗的做法,令人啧啧称赞...

  • 【笔记】挑灯闲看《牡丹亭》

    古典文学中有两大爱情剧作:《西厢记》与《牡丹亭》。论名气,似乎《西厢记》更大一些,这可能是《西厢记》更贴近生活,或...

  • 听蒋勋讲中国文学30:明代喜剧大家汤显祖

    《牡丹亭》是汤显祖最得意的作品,没有之一。 《牡丹亭》、《西厢记》这些作品都只曾在中学的课本里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vzg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