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723621/46042e25aaa6866c.jpg)
夏衍说: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练。
种子不会因土壤好坏放弃成长,人也不会因苦难而丧失生活的信心。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前行中一定会遇到苦难挫折,最终磨炼成长。当你面对难熬的境遇时,请读一读朱成玉的新书《人生没有多余的疼》,它对于命运多舛的人生有极强的治愈力。
这本书是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打造出版的散文精选集,书中从多个角度告诉读者: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有多么崎岖不平,只要走的方向正确,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不管前路怎样迷茫,永远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漫漫人生路。
苦难是生活中另类的光
在《以苦酿甜》这篇文章中,作者着重描写自己早年的贫苦生活。谈起自己赶集卖货的经历时,他说:“本以为自己会是第一个赶往集市的人,却看到在我之前,雪地上早已印了其他人的脚印,我很苦很累,但有人,比我更苦更累。”
坐火车回家时都是逃票。他说:“我们在夜里起来,抱着孩子一路狂奔几里路。因为害怕晚了进不去站,上不去车,会顶着星星早早的躲进站台的旮旯里,像两只惶惶不安的老鼠……”
读到这篇文章时,我的心似波澜翻腾,不是这些苦难让我伤心,而是我们有类似贫苦的过往。虽然各有各的难处,但苦的实质没有变。幸好,我们在这些苦难中尝到了甜的滋味,懂得了快乐幸福的难得,更珍惜当下的生活。
贝多芬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
一生顺遂固然美好,但相比之下,苦难更能让人品出生活的甜。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23621/f8ada6ff0ba3b698.jpg)
理想是茫茫人生路上的光
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人生最有意义的事,莫过于有理想,并朝着这个信念大步向前走。
作者在《有理想的蜗牛》中说过:“有理想的蜗牛,就如同有着美丽翅膀的蝴蝶,在缓慢地飞。”
面对理想,每个人的看法及成功速度都不一样。
大人物的理想可以是位卑未敢忘忧国,而小人物的理想可以是安心过好每一天。如果成为不了大人物,那我们就从小人物的理想开始,认真地度过生活中的每分每秒。细细观察一朵花的开放,认真感受一阵风的抚摸,领略日出日落的美丽,不辜负每一天,才能对得起流逝的时光。
如作者所说,“命运从来不曾对任何人温柔,没有人会为了你的未来买单,你要么努力向上爬,要么烂在社会最底层的泥沼里。”
像蜗牛一样慢慢爬行,最终也会实现理想,即使发出微弱的光,也会如点点星星闪亮整个夜空。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23621/236dedae92b00266.jpg)
倔强是坚持走下去的光
生而为人,总有许多不得已。
面对生存现实,不得已外出打工;面对社会的刁难,不得已屈服;面对残酷的环境,不得已忍受……
可是,这些不得已并不是每个人的选择,还是有人会做出不一样的抉择。
在《卑微的江河》中,作者记录了很多生活在社会底层中的人们。这些人“不想被世俗磨平他们的棱角,不想被劳苦泯灭灵性。他们一边承受苦难,一边为苦难写着震撼人心的诗篇。”
他们是卑微的,生活没有给他们好生活,却给了他们一颗想改变的心。正如陈喜年说,再卑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他们是倔强的,在卑微的身躯里面藏着一颗倔强的灵魂,这灵魂足以让他们照亮自己的苦难生活;他们是高尚的,在他们的身体中总是时刻保有不被苦难打倒的信念,一边艰难过活,一边又选择诗意的生活,鼓励着每个失意的人。
朱成玉说,“写作不仅要有制造光亮的能力,还要有一颗接纳光亮的心,这是一种心灵的修炼。”
文字可利己,更可利他。
愿大家在这些温暖治愈的灵性文字中,击碎迷茫,汲取生活的力量,做自己的光,一路披荆斩棘找到幸福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