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圈哲思想法
深挖文本,强大自己

深挖文本,强大自己

作者: 垦读者 | 来源:发表于2019-12-17 22:25 被阅读0次

    Day 136 

    昨天深入反思以后,决定抛开观念的束缚,还是从扎实课堂开始深耕。

    下午外出教研,到英语学科骨干基地参加培训。本次研讨的主题是”基于学生学情的文本解读和作业设计“,并观摩了由龙柏中学的曹伊盈老师执教的Reading: Good diets and bad diets。这种借他山之石的学习方式,的确要远远大于闭门造车。

    基地主持人柴老师说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我们的阵地在讲台,会上课,会听课,会评课是根本。这不恰恰印证了郝老师的那句“在教室里做出成效”的诊断吗?

    梳理起来,有几点收获:

    1. 善假专家之力,拓展自身课堂

      柴老师提出,应该学习专家评课的思路、方式及术语,并运用到自己日常评课当中去。在接受培训之前有相当长的时间,我的听课、评课几乎没有聚焦点,而是抓到一点是一点,因此显得非常琐碎和零散,而今日教研员老师的评课,紧紧围绕着“文本解读”展开,从单元目标、作业、资源整合、教师示范等方式一一展开,展现了一个朴实的真理:与其花时间寻找视频等花把式,不如把时间花在研究如何推进课堂上。哪怕不用PPT,不用视频,也能上一节好课,但自问我自己,我敢吗?恐怕我仍然有严重依赖课件的症状,也常常把时间花在如何让课堂更加热闹和活泼上,但对知识、能力的聚焦,往往停留在表层上。教研员的评课也让我打开了新的视野,但要学习这种评课方式,仍然需要一次次的刻意练习和揣摩。

    2. 深挖文本,使知识创生

      一直以来,我都有个误区,我认为提及文本,应该指的是语文学科那种长的、完整的、丰富的文本,而对于作为第二外语的英语,其课本上的文本,尤其是我所执教的六年级,过于短小而非连续,几乎难以称得上文本,因此,我总以为语文常常要涉及到的“深挖文本”,在英语学科里,几乎称不上。然而通过今天赵尚华老师的讲座,通过对话课教学思路的研讨、对阅读篇章的精心解读,才发现并不是文本的长短和类型,而是思维束缚了教师的解读文本的深度。要给学生一桶水,那么教师需要装下一个海洋。Open Day的对话虽短,却可以涉及到对开放日活动安排的评价、标准设定和自主设计。深入之后,才有所谓浅出,也只有基于文本的深入解读,教师才有可能搭建知识完整的框架,也才能让学生在精心设计的活动中,体验到知识的创生。深挖文本之后的课堂,将不再局限于学习firstly, next, then, after that, finally等时间副词,而可以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为自己的学校设计一个真实而合理的开放日活动。

    3. 知识的背后,应当是思维

    这次培训再次强化了一点认识:在知识、文本的背后,最核心的是思维。无论是文莱中学的国际融合课程,还是杜威的《我们怎样思维》,无论是大大小小的公开展示课,还是自己每日三餐般的日常教学,我们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去培养的,不只是知识表象本身,而是背后的思维。

    以今天的公开课为例,曹老师在备课时,显然精心地学习和运用了单元设计的框架理念,因此本课在整个单元中、在本课中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如果只停留于学生掌握了alittle, plenty of , some以及food pyramid的表层概念,那么学生在课堂后获得的只是知识的碎片和机械累积。如果没有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那么学生将无法将这节课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于讲述自己,联结生活当中,因此在课堂活动中,用语言来讨论老师和学生的饮食习惯,模拟在餐馆点餐的角色扮演,把作业设计为给调查父母的饮食并给出建议,执教的曹老师关注到了思维,合理地拓展了语用功能,这当中就涉及到了思维迁移的思维能力。对于教师而言,在备课中研究文本背后的思维,在上课中研究学生的思维,在反思中研究自己的思维,显得尤其重要。

    深挖文本,强大自己,这是每个成熟教师的必经之路。我,仍在路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挖文本,强大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woenctx.html